02-20 08:39发布于江苏
在世华学校,我们始终坚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包容、鼓励探索与创新的学习环境。我们相信,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探索者,拥有无限的潜能和独特的兴趣。通过严谨的学术课程、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个性化的升学指导,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全球视野。
本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Sophia的故事,了解她如何在世华这片沃土上,播下梦想的种子,最终收获自己的成长。
01
从世华到塔夫茨:
心理学到跨学科探索
我对认知科学的兴趣起始于心理学,随着在世华生物课的深入学习后发现对人体大脑越来越感兴趣,同时又因为我对哲学很感兴趣,所以选择了这门结合了神经科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的跨学科专业。而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则来自于世华TOK的学习。在TOK课上,老师的引导让我对于一些知识论的探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思考方式,成为我选择双专业的起点。
02
我在世华的成长与收获
我相信扎实的学术基础是探索未知的前提。优秀的学术成果离不开世华老师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我们的中文老师,他不仅帮助我精进中文文学分析能力,还在EE写作中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指导。
课外活动中,我与同学创办了读书俱乐部,在读书分享的同时讨论哲学问题,我也在后来的文书中讨论了大脑神经退行疾病和存在主义的联系。此外,我也参加并在多个生物和写作竞赛获奖,在锻炼逻辑思维的同时巩固了知识。这些经历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认知科学领域深造的决心。
此外,一次非洲旅行中,在目睹部落传统与城市文明的碰撞后,我开始研究全球化对本土认知模式的影响,并以此为主题完成了一篇论文。高二暑假的宾大科研夏校中,我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认知衰退问题,这让我对人类大脑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03
申请季反思:
避免“唯排名论”,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大学申请方面,世华也给了我很多支持。对我来说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所做的一些活动转化为文字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我发现很难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呈现在书面内容上,充分展示它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升学指导老师在这方面给了我很悉心地指导,并且也带着我一步步熟悉了文书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选校的波折也是有的,特别是当塔夫茨排名下降的时候,我也犹豫了。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一波动源于塔夫茨未向排名机构提交部分数据(如“高中前10%学生比例”),而排名改革更侧重“社会流动性”指标,导致师生比、课堂规模等传统优势被弱化。事实上,Tufts仍然是一所很有声望、值得选择的学校。
所以收到塔夫茨录取时,我反而更平静了。申请季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是剥离外部评价体系对自我价值的捆绑。在收到其他学校的拒信时,我也会不平:“三年的努力是否被一纸结果否定?” 然而,事实上无论是一封offer/拒信都不可以定义我们的价值,大家都在用不同方式诠释“优秀”。有人进入“顶尖名校”却陷入存在主义危机,也有人从“普通”学校出发,最终在学术界或产业界熠熠生辉。塔夫茨于我,不是终点,而是探索认知科学与人类可能性的起点。
04
致学弟学妹:
最好的旅程,永远在路上
听很多人都说在塔夫茨的学习氛围很愉快, 在塔夫茨,我期待有更多成长。但世华教会我的,恰是直面未知的勇气。如今回望,最珍贵的不是某次竞赛奖项或文书终稿,而是三年里那些"灵光乍现"的瞬间,这些碎片拼成的,正是一个探索者最真实的样子。
世华于我,是无数个允许试错、鼓励追问的瞬间。在这里,我学会用科学解释现象,用哲学追问本质,而未来,我将带着这份跨学科的思维武器,继续探索人类认知的星辰大海——因为最好的旅程,永远在路上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