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08:24发布于江苏
Edison Zhou | 世华学校DP2在校生
即将就读帝国理工大学
手绘动画、篆刻版画、布艺装置——这些充满诗意的艺术语言,与人们印象中埋头公式推导的"理工男"似乎相去甚远,却在世华学校DP2Edison身上完美交融。
作为数学物理领域的佼佼者,他获得剑桥面邀资格,手握帝国理工双专业、UIUC工程物理专业、纽约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offer,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理科学霸”。
而在最近结束的世华毕业生艺术展上,他又以一位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青年艺术创作者的身份惊艳亮相。
当理性思维与艺术情感交织,当数字的严谨与画布的肆意并存,这位少年的成长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多元发展”的无限可能。
01
科学与艺术,从来不是非此即彼
收到剑桥面试邀请和帝国理工的录取通知时,Edison表现得相当平静。彼时,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展的筹备中,包括手绘动画、手工印章以及缝纫制作的布艺装置。尽管毕业艺术展即将到来,而他做了几个月的布艺装置作品还未完成,但他依然从容不迫。在他人眼中,这种“跨界”或许令人难以置信,但对Edison而言,物理公式与艺术灵感就如同精密的齿轮,共同驱动着他的热爱与追求。
Edison的理科天赋在初中时期就已初露锋芒,那时的他沉迷于物理竞赛题中“力的舞蹈”和“光的魔术”。进入世华后,这份热爱在得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他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物理和数学,同时也选修了商管和视觉艺术。尽管“视觉艺术”与他的理科专业看似格格不入,但他认为科学需要艺术的想象力破界,艺术需要科学的逻辑性筑基。对他而言,艺术和科学是诠释世界的两种视角,密不可分。
在IB课程的学习过程中,Edison摸索出了一套“模块化时间管理法”,将每天的时间切割成几个模块,甚至用编程思维为每项任务设定“优先级算法”。这种理性与感性的切换,让他始终保持高效与创造力。正是这种能力,让他在面试中面对非常规物理难题时,迅速将其拆解为熟悉的知识模块,最终从全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01
除了学术,领导力与责任心也不可少
高二那年,Edison创立了电子控制社。他和团队一起制作遥控车时,也采用了“模块化”的分工协作方式。当这辆小车成功完成时,团队成员都欢欣鼓舞。在这个过程中,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学科知识,还锻炼了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尽管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认为IB课程中的不断钻研和解决问题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在常熟博物馆担任志愿讲解员的经历,则展现了这位"理工男"的人文情怀。最初只是作为CAS项目的一部分,但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常熟的文化底蕴。他考虑到未来大学生活可能会出国,因此希望利用这里的文化资源增加自己的底蕴,并促进学校与当地机构组织的沟通与交流。当他看到因为自己的讲解而有更多人了解常熟这座城市时,他非常高兴。同时,他还带动了身边的同学一起参与这个项目,共同融入了常熟的文化社区,在此找到归属感。
03
自由而不失严谨,挑战中勇往直前
如果说Edison的成长有什么“秘诀”,世华的自由环境和IB的挑战于他而言缺一不可。学校的自由氛围让他能够同时钻研物理,也能通过艺术自由表达情感。同时,IB课程的挑战性也促使他不断突破舒适区。TOK课程让他在互联网的浊流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地面对各方观点,探求事实真相;EE则挑战了他的学术能力,为大学的挑战做好了准备。
即将毕业,即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Edison希望在专业上能有更深入的探索,多接触通识教育,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和观点。有人担心他是否会“杂而不精”,但世华的三年早已给了他答案:学科边界本是人为划定,而世界的真相往往隐藏在交叉处。就像他最爱的物理学家费曼,既是量子力学的巨擘,也是邦戈鼓手和画家。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Edison也提醒正在学习IB的学弟学妹们,做好时间管理,不要赶deadline,要热爱自己学习的知识,主动去追求和理解。
在Edison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年如何打破标签、拥抱多元可能的成长范本。不用“理科生”或“艺术家”定义自己——他们只是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的孩子。 当学术严谨性、艺术感知力与社会责任感交融时,教育才能真正塑造“完整的人”。
就像常熟UWC与CWA联合创办人、董事会主席王嘉鹏先生所说:“我坚信,我们需要培养的年青人是能够推动世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能够汇聚更多力量为和平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当他被问到“什么样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他的回答是,能培养具幸福感和健全独立人格的教育就是理想的教育。
而世华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在致力于培养具有幸福感和健全独立人格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理想的教育环境。Edison的故事,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生动写照。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