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培养“优秀生”的唯一方法究竟是什么?

04-02 08:35发布于北京

关注

当北京赫德学校杨玉翠校长,做客赫德家长/知名博主肖月儿访谈间。


揭秘培养“优秀生”的唯一方法究竟是什么?


截至今天,视频点赞、收藏和讨论突破2.5w+。

这一被全网热议的话题,到底揭露了哪些教育的终极秘密?

据说是朝阳区申请难度最大的国际化学校

教育的目的可不是985和211

教育的目的是人格健全,全面自由发展

这个校长是真的懂孩子

怎样才能让我妈妈看到这条视频…?

杨校带来了很多“反认知”的育儿思考,真的受益匪浅

懂自己,说得太好了!找到自己擅长热爱的事情真是个漫长的过程

太通透了!还有下集吗??

——来自留言区热评

那么,杨校独家透露的培养“优秀生”的唯一方法究竟是什么?


先说答案:看见孩子。


不过还有许多注意事项,让我们逐帧拆解。



#你不一定了解你的亲孩子

杨校现身说法,分享了自己亲孩子的例子。


杨校家女儿从小就爱学习,学习很快。唯独就是不爱复习。“明明简单复习一下就能考到100分,可我不管怎么威逼利诱,孩子就是拒不配合。”


等孩子慢慢长大,杨校心中疑惑解开。


至此,杨校才意识到自己“一厢情愿”的建议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她不是靠记忆学习,所以刷题对她用处不大。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新的“小毛病”又出现了。

“钢笔一天丢一只,水壶买了不下几十个。”

这次,杨校选择先去了解一下这个“丢三落四”的孩子。

在女儿的粗心大意背后,杨校看到了一个专心专注,充满创意的头脑。这份儿童与生俱来的宝贵能力,是迫切需要被父母看到,了解和保护的。

现在,这份充满尊重平和的目光,落在了北京赫德每一个孩子身上。

作为北京唯一打造“生命课程系统”的小学,每一个孩子都被我们细细看在心里,哪怕许多家长眼中的“小毛病”,都闪烁着不同孩子的可爱之处

面对拖拉,老师和学生深入交流,寻找底层原因,手把手一起调整;面对挫折,会引导孩子正视问题,共同完成可达成的小目标。

于是在情绪课上,孩子们正确认识不同的情绪已经合理的表达;生日课上,全班一起庆祝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

要用心去了解孩子,保护孩子,这是一切的基础。



#不要自以为是给孩子搞规划


新一代的家长,尤其是自己已经有些成就的,都想着从小就给孩子做足规划,尽力托举,得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起码也不能比父母差吧。”


于是,一场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终点则是父母期望“成才”的鸡娃托举,无可避免地产生。


可在杨校看来:这是本末倒置,祸害孩子。

盲目规划,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和方向,一味跟“别人家孩子比较”,更是会伤害原本和睦的亲子关系。

为孩子规划,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比起全方位紧张鸡娃,真正对孩子有益的托举其实并不难。

依旧是看见孩子,陪孩子找到自己的长板和热爱。

不同于传统教育体系,在赫德,我们更注重找到并发展孩子们的长板,并支持孩子顺着自己的热爱往上爬。
在趣味数学周的课堂上,G3孩子们的任务是根据平面的图纸,搭建出一个立体的房子。

起初,孩子们对于平面图纸和立体实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一些困惑,需要不断地试错和纠正。就在这时,杨校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孩子的进度居然已经过半。

这个孩子平日里的数学计算并不突出,甚至在以“分数论”的教育体系里,恐怕会被贴上“差生”和“弱科”的标签,避免不了会被安排补课和刷题。但是今天他在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上表现出的特殊的天分。却被我们惊喜地发现。

如果不是这堂课,这个孩子的天分不知道还要隐藏多久”,杨校说:“谁能说不会做题的孩子,就学不好数学?这个孩子等到将来学立体几何的时候,肯定如鱼得水。设计这堂课,哪怕只为了发现这一个孩子,也值得了。”

课堂里,赫德用反复打磨的课堂和细致精确的分层,保护着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与好奇,让每一个孩子的优势都有展现的空间;课堂外,我们为孩子开设了近200种EP课,鼓励孩子们抛开功利心,完全凭借兴趣与热爱自由尝试选择。

当孩子在依托热爱全力前行的时候,父母和学校要做的,便是坚定地站在身后护航。



#孩子不应该太听话


杨校看来:孩子不应该太听话。

尤其AI进化成为解题的利刃,我们培养的不仅是用刀的手,更重要的是决定用刀来雕刻什么的头脑。

激发孩子的生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成了教育的必修课。

-分数的计数单位为什么可以“外显?”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可以“隐藏?”

-个、十、百、千、万之后为什么没有新的了,而叫十万?

-人民币为什么只1、2、5、10元,而不是1、2、3、4、5、6....元?

-书本上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满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这个方法不好,因为大山坑坑洼洼的怎么铺?

这些赫德小学生们在数学课上提出的问题,作为成年人,你答得上来吗?

我们摒弃”同质化“”鸦雀无声“的课堂。老师权威的地位也可以被孩子们反复挑战。
“只要你坐在这个教室里,只要是经过思考的内容,都是值得大家去讨论的。”

赫德独有的QCC(问题、对话、合作)教学法是课堂的常态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发现和提出问题(question)、在讨论与对话(conversation)中分析问题,在合作(cooperation)中解决问题。

根据反馈再发现、再提出、再分析、再解决……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培养起独立思考、充满好奇、会提问题的习惯。



#家长要收起自己的贪婪

许多家长都是贪婪的,只是我们有时不愿承认。

对孩子严格要求,也应该是建立在爱孩子,懂孩子的基础上。

“90分+思维>100分“。于是,刷题省下的那些时间,孩子们可以快乐地度过。
沙漠城堡立体图形主题项目课上,G1的孩子们用五花八门的纸盒搭建出一个“又稳又高”的城堡。在总结出“立方体都是由许多面和边组成的”之后,很快又提问:球既没有面也没有边,它算是立方体吗?
数独,逻辑推理的经典数学游戏,时常出现在G2的数学课堂上。但孩子们玩得有些特别:逆向创造数独,再互相交换填写。游戏看似简单,却要小心“背锅”:当一个数独无法被完成,究竟是制作者预留已知的数字不足以完成全部推理,还是填写者粗心大意逻辑稍欠?一张橡皮擦了又擦的纸,几个简单的数字,承托起的是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思考和逻辑。

我们总能在赫德校园看到“不务正业”的孩子。他们折了大把的纸飞机丢来丢去,或者在自习课围坐一圈,旁若无人地争论着什么。

可当我们走近他们,会发现机翼配重计算簿上密密麻麻的物理公式,这是孩子们自发空气动力学的初始试验;会听到关于荒诞主义和和文学赏析的热烈辩论,无关对错,尽是思维的碰撞。

看见孩子,尊重孩子。陪他探索人生,为他保驾护航。

永远不要企图为孩子的人生做主。

杨校说:“一所学校只要不祸害孩子,那就是好学校。”

教育最终的课题,懂孩子,懂自己。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北京赫德学校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课程设置:IB,Alevel,IGCSE

学费区间:23~26万/年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