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2025届毕业生|黄可意Keyi:与万物和解,找到自己的节奏

04-07 08:11发布于广东

关注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成长步调。对于清澜山创校生黄可意来说,这条路上有勇敢尝试一切的自我表达;有在社区中自在恰如风,对周围人事物的热情关切;有与万物和解,找到自己节奏的一份坚定。


在清澜山的八年时间里,她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作为BRAINStitute大脑研究所社团联合创始人,她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场科普宣传和公益活动,让脑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及被更多人所了解;作为DCE追梦室内乐社团副社长,她用音乐记录生活的细微真实,并为一群更需要精神食粮的社会群体带去温暖而有力的歌声;作为Environmental Club创团成员,她帮助低年级同学了解动植物生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自在恰如风”、“张弛有度”、“感激”,是黄可意回忆自己在清澜山学校的八年成长时光时总结的三个关键词,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中,范德堡大学(2025 U.S. News Ranking #18)、香港科技大学(全额奖学金)、香港中文大学的Offer成为了她在清澜山点滴积累的有力见证。





在和黄可意敲定采访正式谋面的前一天,品宣部正在采访陈昕悦同学,从创校生陈昕悦口中我们得知:“黄可意是我在清澜山结识到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是同时来到清澜山的,她是那种像风、像水一样的「淡人」,和我的性格形成了互补。”


第二天品宣部和黄可意的采访中,整个过程她都是和风细雨式的表达,从她温柔平和的发言和清澈明亮的眼神中,能感受到她的修养与坚定,这是学校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个人天赋、自我要求等多重因素下共同发酵,培养出的一名优秀卓越的青年。


提到学校氛围,黄可意说:“我在清澜山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在。”从公立学校来到清澜山学校的黄可意,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多元的文化,包容的氛围,允许学生做独一无二的“限量版”自己,并鼓励学生尝试一切可能


胡应霞老师是清澜山学校高中部中文历史老师,胡老师曾经教过黄可意,她回忆道,在课堂上,你很难第一眼就注意到黄可意,她是一位非常安静的“小透明”,但她将知识要求都牢牢的记在脑海里了,是一位沉默的优秀学生。


“我曾经是一个非常害怕公众演讲,与人打交道都会感到胆怯的人。”黄可意在采访中告诉我们,在清澜山她最大的改变就是变得更加勇敢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是一个非常怕“麻烦”的人。我不喜欢做自己不熟悉的事,也不喜欢被新的安排打破自己现在的节奏。悠闲、安稳、游刃有余一直以来都是我偏向的生活节奏。但在清澜山学习的这几年里,校训「尝试,一切可能」和我曾经的班主任王君老师教导的「热爱生活,超越自我」的思想已经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迫使着我有意识地去做挑战自己的事情。


在王老师所带班级的语文课堂上,有一项关于“每日播报”的活动,要求学生们先创作稿件,然后录出音频或者视频在班级家群中进行播报,汇报每日的班级生活趣事,甚至需要课前上台演讲。“最开始上台发言我的双腿瑟瑟发抖,后来熟练之后就发现原来也没什么好怕的。”对黄可意来说,清澜山就是这样一个能被看见、聆听和滋养的地方。在自在友好的氛围里,她可以自在地做自己,有允许犯错和成长的空间,有丰富的探索机会和有力的支持,也有能闪耀的舞台


黄可意的妈妈常常对可意说:“当一件事情你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的时候,选择「做」。”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可意内心还是不想主动地“给自己找麻烦”,比如参加竞赛、学生项目、申请夏校等等。但从开始被动地十件事情中只选择做一个,到后来十件事情中可能主动做三个,她发现自己慢慢地比以前更会自然地选择“突破自己”,同时也证实了妈妈曾对她说的:“不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而是扩大自己的舒适圈。”


升入高中后,黄可意开始思考“何为领导力?什么样的人会成为领导者”这样的问题。于是,她尝试创建社团,和同学一起创办了BRAINStitute大脑研究所社团,最开始的初衷是想聚集一群热爱脑科学的学生,将脑科学知识科普给更多的人,后来她通过大咖活动策划、关爱自闭症儿童、组织义卖活动等社区服务,将脑科学知识与共情延伸到了实践中,并在一次次实践中获得了属于她的成长。


左:2023年组织BRAINStitute社团招新

右:2024年组织BRAINStitute社团自闭症宣传义卖活动


对于她来说,领导力或许并不意味着站在最前方,领导者的类型也不止一种,不必局限于非要成为那种魅力四射侃侃而谈者,领导的本质其实是去协调成员和资源,聚集一群人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做事,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每一份声音都能被听见,每一份努力都能被看见,这就是领导力的真正内核。


2023年在Environmental Club环境社团中

带领小学生“玩中学”

2025年DCE社团成员前往精神卫生中心义演


优秀的人一定会有某些优秀的特质,在黄可意和历届优秀学生身上,我们都看到了一种共性,她们都极具心理韧性。在人生的道路上,恰恰需要这种韧性,否则刚而易折。


高中四年,黄可意做了许多以前的自己完全不会想做的事情:从主动与学长学姐聊天,到参加夏校时鼓起勇气与维克森林的图书馆门卫畅聊一个小时,亦或是报名学校college fair的“招生官小助理”,甚至到创建自己的社团。虽然和其他同学比起来,或许她做的事情并不是最丰富的,但保持一种持续向上的趋势,即使慢慢的,都是独属于她的一种节奏。


2023年夏,参加维克森林大学GAP课程



对神经科学专业的兴趣和探索,最初是来自于什么呢?


对于黄可意来说,一切起源可以追溯到八年级时自己对Meta Cognition(元认知)的思考,让她逐渐陷入了“我是谁?”“现实是什么?”“我为什么存在?”这类哲学问题的思考,正当她百思不得其解时,看到了一部纪录片《深入大脑》(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由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戈曼带领观众探究大脑的机制和未来。



这部纪录片内容充实严谨涉及神经学、心理学、犯罪行为学甚至哲学。涉及到的脑科学科普,它让人明白了大脑如何工作,记忆如何形成,意识如何存在。“原来大脑这么复杂,从那个时候开始对脑科学我有一种想了解更多的好奇。”


十年级时,她参加了清澜山高中科学组盖晓然老师指导的Brain Bee脑科学课程,系统的学习了与脑科学相关的知识,发现生活中各种的行为都可以用脑科学的知识来解释,在沉浸式的思考、探究和分享中,老师的关怀与课堂的启发,让她对脑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2022年参加广州先进所的实践营


得益于李文平校长为高中生打造的专属赋能项目“清翔计划”,2023-2025年,在校内外顶尖导师的指导下,她完成了神经生物学的自学课程。




清翔计划给了我一个探索的空间。很长时间,我都不确定自己未来想学什么,也不知道从何开始探索。刚刚加入S-Plan(即清翔计划)的时候,我选择的重点方向是神经科学,其原因主要源于对大脑的好奇,但是我对这个专业是一无所知的。通过与校内老师的多次沟通,才慢慢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我也不想直接定下这个方向,后来,我开始对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产生了兴趣,与校外大咖导师交流,他们帮助我更快速地了解这些学科,S-Plan是一个允许我“肆意探索”的机会。


即便在学术压力和活动众多的情况下,她仍然会保存张弛有度的生活。她会在饭后和朋友一起在校园内散步、荡秋千,参加乐团的排练、在家里雕刻闲章,都是她释放压力的方式。她是清澜山“舒展地卷”的校园氛围下,众多清澜学子中极具代表的一个缩影。


在ED截止前与朋友荡秋千

2022年参加学校交响乐团六一演出

2023年参加四重奏团专场音乐会


正如她的升学指导侯俊强老师对她的评价一样:她兼具深刻的思考力与行动导向的心态,必将在未来攀登更高的高峰。


申请季前雕刻的“上岸”印章


和清澜山很多的毕业生一样,申请季结束后,在即将毕业之际,再回首自己过去的成长经历,最难舍弃、最珍贵的记忆都来自于和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与良师思想碰撞、互相交谈的美好回忆。


2023年在美国访校与同学的合影


黄可意在采访中谈道:“虽然申请季有时候很忙,但我心中总是会突然涌起一种幸福感,在清澜山我有这么多有趣的朋友,有这么多有爱的老师,我身心健康,可以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会突然很感激这一切,感激这个世界,感激清澜山学校,感激老师和同学,活在当下的感觉,真美好。”


2025年与社团新成员的合照


原清澜山创校教师王君老师,曾经是黄可意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从她多年对学生的观察来看,黄可意的成长经历完美印证了她当初对“灵魂平静的孩子,会走得远,且获得幸福”这一说法的坚信。


黄可意的父母是学习型的家长,他们积极践行李文平校长提出的“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少说话,多做饭”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支持孩子。




我爸爸最大的口头禅就是“健康就好”,他在家总是给我做很多好吃的,给我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我的妈妈也会积极参加学校的「家长学堂」、「家庭教育论坛」等活动,还会自己去学习很多关于升学的知识,范德堡大学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我耳边也是我妈妈和我提到的。当然,她会倾听我的想法,平静地和我沟通,我很感谢他们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的信任,并给予了我足够的空间。


未来的旅途充满未知,但也充满无限可能,在采访的最后,黄可意告诉我们:“对于未来,我暂时没什么打算,我也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不管怎样,就还是持续热爱生活吧。”


或许成长对于她而言,就是在宏大叙事中保持平静与温和,在微小又确定的幸福中满怀感激,抵达心之所向



少年初长成,自在恰如风。愿黄可意同学在未来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始终以最真实的自己,迎接充满挑战的未来。清澜山的生活学习经历,将化为她自信与勇气的源泉,陪伴她继续探索万物的真谛,践行社会关怀的初心,正如她的那句Slogan一样:“与万物和解,找到自己的节奏。”



文字 Writing|Amy Gong, Keyi Huang

图片 Photos|Keyi Huang

海报 Poster|Amy Gong

编辑 Editing|Amy Gong

审核 Auditing|Jade Liu, Meng Li, Wenping Li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清澜山学校TsinglanSchool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清澜山学校

课程设置:AP,Alevel,美式,双语国际

学费区间:19-26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