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化引领推动高标准实施——苏州国裕外语学校举行“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活动
为深入领会、准确把握、生动诠释“语文主题学习”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推动”语文主题学习”常态化、可持续、高标准实施,4月9日,苏国外启迪教育集团在苏州国裕外语学校举行“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活动。苏州国裕外语学校陆军校长及集团四所学校的领导、语文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华樾教育研究院教研培训中心潘继云主任、王焱老师,华樾教育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中心崔诗萱主任,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名师、山东寿光世纪教育集团黄学慧老师进行现场指导。活动设有教学展示、专家评课、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环节,旨在从多维度、深层次为语文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强劲的动力。
徐丽平老师的精读引领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结构化任务驱动主体性学习,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解内容”到“掌握方法”的跨越,有效落实“按游览顺序写景”单元学习主题。
宦雪琪老师的组文阅读课,引导学生将精读引领课中学到的写作知识,通过“读—思—悟—评”迁移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学习—方法应用—能力养成”的完整过程,体现了“语文主题学习”反三归一的教学理念。
嵇雪杉老师执教的教读引领课《壶口瀑布》,紧扣单元要素和学习主题,通过问题链设计,层层叩击文本内核,从“读”到“思”再到“悟”,层层递进;通过朗读与提问,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在体会精准用词的同时理解文本的深意。。
周鹏老师执教的组文阅读课《娘子关上看飞泉》《黄山记》,通过任务驱动,让文字“落地生根”。课堂以“旅游指南”为情境,巧妙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赏析文中“最欣赏的句子”,提炼四字短语、拟声词等语言精华,将文字之美转化为导游词中的生动解说。
潘继云主任对小学组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两堂课的目标制定有准度,活动设计有梯度,问题引导有高度,对话交流有温度,学生活动有深度,联系生活有宽度,课堂评价有效度。
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名师
山东寿光世纪教育集团专家型教师
黄学慧老师认为,小学组两位老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导向明确,课堂结构清晰,通过递进式学习活动形成“整体感知—局部探究—写法提炼”的清晰脉络,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成效显著。
王焱老师对初中组两位老师的散文阅读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两堂课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情,给学生预留沉浸式默读时间,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引导学生潜心感悟文本内涵。课堂以质疑为引擎,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从语言细节中抽丝剥茧,体会游记散文的独特情感。课堂紧扣统编教材“文学性阅读”要求,将单元学习主题“语言品析与情感关联”贯穿始终,真正实现因文悟情,以情促思。
苏州国裕外语学校常务副校长梁勇代表学校作了题为《破茧——语文主题学习的蝶变之旅》的工作交流。梁校长从整体变革语文课堂、保障丛书阅读时间、AI助力阅读评价、优化语文教研机制、开展多样主题活动等方面,介绍了苏国外在推进“语文主题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力举措、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体现了学校对“语文主题学习”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念。梁校长的发言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画面感和感染力,为与会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潘继云主任为全体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新课标视域下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体系建构》的专题讲座。讲座从依据支撑、内容资源与策略建构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阅读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潘主任强调,阅读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要打破课内外阅读壁垒,整合教材文本、经典名著等内容,构建层次化、多元化的阅读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要通过任务驱动、主题探究、跨学科融合等方式,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要整合课内精读与课外泛读,营造家校协同阅读环境,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阅读体系,实现从“学会阅读”到“通过阅读学习”的跨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观摩研讨活动,为集团语文教师们构筑了交流互鉴、博采众长的平台,将加速语文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方式转变,对常态化、可持续、高标准实施“语文主题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