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诗韵扬·纸鸢飞·万物春——清澜山学校小学部中文文学周活动回顾

04-16 10:53发布于广东

关注


春风展卷,纸鸢载诗,万物生长。在这个春光烂漫的季节里,清澜山学校小学部第八届中文文学周“诗韵扬·纸鸢飞·万物春”主题活动已顺利闭幕。



在文学周里,孩子们不仅品味美食、诵读诗词、趣猜诗谜、创作诗歌、手绘纸鸢、比赛书法,还展示了原创诗歌集、“万物生长”手帐本和《西游记》作品及角色扮演等。


孩子们在美妙的体验中享受了一场趣味盎然的春日文化盛宴。



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能把诗食融合得最为出色的莫过于苏东坡苏大学士了。东坡先生每到一处,都会“开发”出一份或几份独特的美食。


《荔枝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人们便品尝到了甜润可口的“荔枝冻”;《猪肉颂》中“黄州好猪肉”,人们便品尝到了鲜嫩美味的“东坡肉”;而在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的“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中,那鲜爽嫩脆的蒿笋便能使人垂涎欲滴……


清明节与中文文学周相遇之时,绵绵细雨与春日暖阳相互交替之间,清澜山学校小学部语文组与清澜餐厅联动,通过传统手作、声韵艺术与视觉美学,为师生带去了一场“诗韵扬·纸鸢飞·万物春”的春日雅宴


孩子们通过对答与诵读等互动形式,在“诗、味、境”三重体验中,了解了苏轼、王维、杜牧、李白四位诗人传奇一生途径地所关联的诗词与美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不只是在书本里,也在餐桌上,在一勺一筷之间,嚼出中国诗词文化幽幽淡淡的清香来。



AI绘图猜诗词


将古代诗词与现代科技融合,是这次小学部中文文学周的又一个亮点。老师用AI 把课本里的诗句生成图片,再把图片挂在校园里孩子们必经的路边,这样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猜诗句互动游戏。


孩子们漫步在校园里,目光被一幅幅充满诗意的AI画作吸引。这些画作有的描绘着“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夏生机,有的勾勒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山水,还有的绘出“独钓寒江雪”的静谧意境。













每一幅画都像一扇窗,透过它,孩子们既能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又能触摸到古诗词的温度。这种“以图启诗—以诗解图”的双向互动游戏,既训练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又深化了对文学的理解。这种技术赋能的互动游戏,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创造性融合,让古诗在互动游戏中真正成为思维碰撞的诗意场域。


此刻,AI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正是文化传承在现代最美的注解。


诗情画意绘纸鸢


清明节,中国自古就有放纸鸢的习俗。在小学部中文文学周之际,我们邀孩子们执笔绘诗意,在素白纸鸢上写上古诗或自己创作的儿童诗,并配上精美的图画。清明节假期,孩子们带上自己绘制的纸鸢,和爸爸妈妈一起放飞,感受“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传统习俗。


当风筝升空时,课堂的诗意、亲子的欢笑与千年文化习俗便在春风中共振。这种"诗画创作+民俗实践+体育锻炼+家校共育"的模式,让语言学习突破课堂围墙,使传统文化在亲子协作中焕发新生,让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使诗歌学习不再停留于教室内,而是化作可触摸、可放飞的文化记忆。


也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美育愿景。


吟咏春日华章


小学低年级组成功举办了一场充满诗意与活力的“诗韵扬、诵成长”朗诵比赛。一、二年级经过几轮选拔,最终13位小选手脱颖而出,他们齐聚一堂,用清澈的童声和真挚的情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比赛中,孩子们全情投入,以声传情,以诵抒怀。他们用充满感染力的朗诵,展现了汉语独特的音韵之美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描绘春日生机的《春天》,到抒发成长感悟的《我长大了》,从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到讲述巾帼英雄故事的《木兰辞》,再到充满浪漫情怀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一篇篇经典篇目在孩子们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小选手们的表现各有千秋,有的慷慨激昂,气势不凡;有的婉转悠扬,娓娓道来。他们用童真的声音,精准地诠释出每一篇经典的独特意境,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文学世界,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经过评委老师们的认真评选,比赛最终决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此次朗诵比赛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经典、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小的种子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


探索生命之旅


为了让孩子更加亲近自然,感受植物世界奇妙,体会生命力的神奇,三年级语文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周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根据语文课本第一、四单元语文学习目标,结合科学、数学与艺术四个学科,从“观察—探究—表达—创造”四个维度构建学习空间,引导孩子们放慢脚步,用心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发现那些常常被忽略的生命之美,旨在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提升综合能力和激发学生去热爱自然、探究自然、保护自然。



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和自然融合的过程,孩子们从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植物、寻找自己喜欢的植物到查阅资料,对植物深入的了解,然后进行植物脱色实验,植物树叶对称拼图,最后以讴歌植物及大自然的诗歌制作植物名牌,悬挂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从而唤起周边所有的人对植物的关注与爱护。



童诗织梦,爱心交响


春日暖阳斜斜穿过走廊,轻洒在孩子们手写的诗页上。咖啡厅的桌面上,四年级的原创诗集整齐摊开。立体多彩的封面创意十足,稚嫩的笔迹干净又漂亮。



“我无拘无束,天地任我游”“只要星星亮堂堂,再难的路也有希望”,这些原创的诗句满是孩童的昂扬与纯粹,干净得发亮。


学生们一边认真欣赏着彼此的作品,一边互相写着"夸夸卡"。这些卡片被传阅时,总伴随着捂嘴的笑和突然的安静——原来被认真地看见,是这样令人害羞又欢喜的事。



校园咖啡厅里,大屏幕循环播放着孩子们自制的诗歌朗诵视频,展板上挂着印有学生原创诗句的五彩帆布袋。另一边,印有学生诗句的雨伞也在火热义卖当中。孩子们用童真的诗句,撑起一把伞,撑起守护植物的一片天空。在这里,学生多维度的创造力找到了发光的地方。





这样的午后,文学不再是课本里的名词,而是笑声、夸赞声、诵读声,在校园静静流淌。


西

童绘西游,戏绎经典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西游记》作为经典名著,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人物魅力?五年级的《西游记》作品展和角色扮演活动给出了生动答案。



活动分为两大板块:作品展环节,学生通过手绘连环画、制作取经路线图、撰写人物小传等形式,展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大闹天宫"画作、精心设计的"九九八十一难"图表,既检验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激发了创新思维。角色扮演环节则让学生化身《西游记》里的人物,感受作品里人物的鲜活形象。



这种"静态展示+动态演绎"的立体化学习模式,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更培养了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在欢声笑语中,古典文学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成为可感可演的文化盛宴,真正实现了“读进去,演出来”的教学目标



以笔传情,以字育美


硬笔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书写技能的培养,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次小学部中文文学周还开展了“硬笔书法大赛”,将诗词与书法训练巧妙结合,让所有小学生都参与此项活动,使他们在规范书写中感受汉字之美,在笔墨流转间体悟诗词之韵。



比赛选取经典古诗词为书写内容,如《清明》《春晓》《卜算子·咏梅》等经典名篇。孩子们需先理解诗意,再以楷书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这一过程既检验了学生的诗词积累,又锻炼了专注力与审美能力。当工整的方块字与优美的古诗词相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完美统一。通过“以写促悟”“以赛促练”这一形式,促进学生养成“提笔练字”的好习惯。



当孩子们明白"字如其人"的道理,当横平竖直间透露出严谨态度,书法教育的育人价值便得到了充分彰显。这正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生动实践。



春风翻动诗笺,AI解码古韵,纸鸢载着童声飞越千年。当传统文脉浸润科技光影,当经典名著邂逅童心演绎,教育便不再是单向传授,而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共生共长。


孩子们在墨香与代码交织的土壤里,以诗心丈量世界,用创造接续文明——这或许就是文化传承最美的姿态:让古老智慧在稚嫩掌纹间生根,让文化自信于每一次提笔、吟诵、探索中悄然绽放,最终长成支撑生命成长的参天绿意。



文字 Writing|Teresa Tan, Jojo He, Chiara Que

图片 Photos|Jack Wu

编辑 Editing| Nars Wang

审核 Auditing|Charlene Lin, Mary Zheng, Marybell Wei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清澜山学校TsinglanSchool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清澜山学校

课程设置:AP,Alevel,美式,双语国际

学费区间:19-26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