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英国顶尖大学的申请竞争中,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是展现孩子学术热情、个人特质与潜力的关键材料。2026年起,UCAS将采用新版“三问题”格式,更加聚焦学生的专业匹配度与成长经历。
“对于孩子申请大学的事情虽然担心,但总是感觉帮不上忙。”
很多家长经常会这样问,今天我们就用这篇文章来解说,作为家长,在孩子升学准备工作中,家长能做些什么?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在孩子撰写个人陈述时提供有效支持?如何帮助他们在有限的篇幅内,清晰传递自己的独特优势?
MAS升学指导将从新版格式解析、具体写作策略、常见误区规避三个维度,为您提供实用建议,助力孩子脱颖而出。
一、理解新版个人陈述:三大核心问题
2026年UCAS改革后,个人陈述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每个问题建议300-500词):
问题1:为什么想学习这个专业?
帮助孩子阐述对该学科的热情、兴趣的起源,以及未来的学习与职业目标。
问题2:你的学历和学习经历如何为这门课程做准备?
鼓励孩子将学术成绩与课程所需的技能联系起来。
问题3:你还做了哪些准备?这些经历有何帮助?
支持孩子讨论校外的相关活动(如实习、志愿活动或个人项目),并说明这些经历如何为大学学习打下基础。
MAS升学指导详细拆解:
问题1:为什么想学习这个专业?
重中之重: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还有一个前置地,更关键的问题,孩子该学什么专业?
英国本科申请一般要求集中于一个专业或者相近专业,所以学生在上高中之后就应该开始构思这个问题。
家长可做的支持:
✅分析总结孩子个人天赋,结合家族学术基因传承与个人职业经验帮助孩子头脑风暴。
✅帮助展现孩子的学术热情与长期规划。
✅引导孩子回忆“兴趣萌芽”(如一本启发性的书籍、一次实验室参观)。
✅帮助梳理未来职业目标,并关联专业选择(例如:“学习生物化学→希望研发抗癌药物”)。
✅避坑提示:避免空泛陈述(如“从小热爱科学”),需用具体事例支撑。
问题2:你的学术经历如何为这门课做准备?
核心目标:证明孩子的学术适配性。
家长可做的支持:
✅初步建议:鼓励孩子做自主拓展学习(如Coursera, MOOC课程、学术论文阅读,实验室,专业项目等)。
✅深层技巧:帮助孩子寻找潜在学术资源。
问题3:除了学术,还做了哪些准备?
核心目标:展示实践能力与个人成长。
家长可做的支持:
✅利用职业经验,借力亲朋好友的学术能力帮助学生搜寻潜在的实习经验。
✅挖掘非学术经历:积累企业实习经验、志愿活动、家庭责任。
✅帮助孩子提炼可迁移技能(社团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参考:一名工程申请者通过“维修家用电器”项目体现问题解决能力。
二、家长行动指南:从反思到落笔,如何帮孩子做好文书准备四步走
引导反思:与孩子聊聊选择该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梳理经历:协助孩子列出与计划申请的大学专业课程相关的学术和个人经历。
探讨目标:讨论孩子的职业规划,以及该课程如何助其实现目标。
强调针对性:避免空泛描述,聚焦具体经历和成就。
步骤一:启发孩子深度反思
问题清单:
“哪些时刻让你确定对这个专业的热爱?”
“你曾如何克服某个学习难点?这个过程体现了哪些心路历程?”
步骤二: 协助孩子构建“经验库”
除了学校帮每位学生准备的升学表格,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回忆值得记录的细节
分类总结:
学术经历 课外活动 个人特质
A-Level数学A* 机器人竞赛全国奖 抗压能力(兼顾学业与竞赛)
步骤三:探讨职业发展目标
"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具体工作?"
"这个专业将怎么帮助实现这个职业目标?"
步骤四:确保内容有支持
"每个观点是否有具体细节支撑?"
"所有描写是否都展现了个人成长或者可以落地的成果?"
三. 规避四大常见误区
泛泛而谈 → 改用数据与细节(如“领导化学社完成3个创新实验”)。
重复信息 → 确保每个问题贡献新内容。
过度包装 → 真诚比华丽辞藻更重要。
拖延提交 → 预留至少1个月修改时间。
四、MAS升学指导的终极建议
“顶尖大学寻找的是有故事的人,而非完美履历。家长的角色是帮孩子找到‘那条贯穿所有经历的红线’——即他们独特的学术及未来职业规划道路叙事。”
结语
个人陈述是孩子与大学对话的桥梁,父母的支持能让他们走得更稳、更远。不妨周末就与孩子聊聊"大学选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行业"。这样的交流往往能激发出最真实、最有价值的申请素材,或许改变孩子未来的机会,正在这次家庭沟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