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08:47发布于广东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性别差异就为每个人的人生涂上了不同的底色。女孩常被要求温柔乖巧,男孩则需坚强勇敢。然而,生命的魅力恰好在于它的多样性,将人限制在“男性该如何”“女性该如何”的框架中,我们不仅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也失去了认识真实自我的机会。
在佛山ASJ首届语言文化节上,由中学部人文科组策划、初高中学生共同参与的《他/她的故事》展览,通过六大板块深度诠释了性别差异不应定义人生的边界,多元叙事值得被平等倾听,在校园内引发了关于性别、身份与多元价值的思考,通过共同探索性别困境背后的社会真实,以理性思辨与人文关怀共建包容校园。
多维叙事:打破性别认知的茧房
人们常会对作为女孩或男孩的你说什么?通过收集两性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刻板印象标签,同学们将那些被社会规训淹没的个体声音汇聚起来。在 “他 / 她听”展区,面对"男生不能爱美"、"女生应该温柔、顺从"这些性别规训,前来参观的同学们不再沉默,他们勇敢地撕下标签,并用坚定而有力的笔触,写下自己内心深处对性别平等的理解与追求,写下对打破性别固化认知、拥抱多元自我的期待与渴望。
“他 / 她说” 展区中,我们可以看见更多女性和男性的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实现突破性别限制的案例。同学们对教师、长辈进行采访,也学习了历史名人对于性别的观点、自身的经历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真实故事,让性别困境问题成为了可以感受到的情感共鸣。
正如应希蓝同学所说:“从古至今,性别始终是限制人们的桎梏,由母系社会到父权社会,人们因为性别的原因,始终处在不等的位置,我们也始终无法逃避这一社会现实。但,不可逃避并不意味着不可改变,唯有当‘我’站出来,事情走向才会被改变。我们无法左右风向,但我们可以成为领航的舵手。”他们不仅在参与展览的同时汲取知识,更在构建理解——原来性别偏见的破除,始于听见每个个体被压抑的声音,始于承认“他”与“她”都值得被尊重、被理解、被赋予平等。
理性之光:在思辨中构建平等认知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性别平权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从经典文学作品到现代影像创作,无数创作者通过文字与镜头,展现了男女性在权利平等和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方面的不懈探索与深刻思考。
在观看完电影《好东西》后,罗卓韵同学在“他/她观” 展区的观后感中写道,“电影中王铁梅的形象彻底颠覆了传统单亲母亲的刻板印象。她独立、能干,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能在工作上游刃有余。这种对女性角色的重新塑造,打破了社会对单亲母亲的传统认知,展现了女性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力量。”电影以喜剧的形式将性别平权的议题以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与思考。
《好东西》
影片以都市女性的视角切入,通过细腻的叙事和幽默的表达,探讨了当代女性在家庭、职场与情感中的多重困境,以及她们如何在相互扶持中实现自我成长。
▲同学们将收集到的书籍进行分享
“他 / 她想” 的互动展区里,“女性优先是否有助于性别平等?”、“男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教育解决?” 等辩题也引发同学们的讨论,并逐渐明白性别平等不是性别对立,而是共同打破不合理的社会结构,促使大家从多角度审视性别议题,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观点。
温暖守护:从认知到行动的跨越
在展览筹备阶段,同学们通过参加圆桌讨论和实地调研等,了解到无论在什么时代,男性、女性的刻板印象均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赖靖威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女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父权主导的影响,社会地位低下,且大部分年轻女性无法接受同等的教育。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男性也在成为刻板印象的受害者,因为自己是男人就该承担大部分生活上的压力。我们要勇于去正式性别困境,去打破局限和偏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自由选择坚强与脆弱的权利,性别不应该被标签定义。”
那么如何保障男性及女性在社会上的正当权益?在 “他 / 她保护” 的调研中,同学们不仅深度探究了中国女性的觉醒之路、女字的来源与发展、佛山祖庙文建中的女性成长,还就暴力霸凌、自我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寻找性别偏见的社会原因及应对方法。
李毅韬同学在与大家讨论关于‘家庭暴力中的性别盲视’这一话题时表示,“每每谈到家庭暴力这个话题,人们可能下意识将女性视为受害者,但事实上,男性受害者也占有一定比例。男性被忽视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刻板印象所这一原因造成男性被忽视似乎占主要原因。例如,因为男性应该身强体壮、有男子气概,所以男性不会成为家暴受害者、被家暴也不能轻易求助。我认为应该打破这样的屏障,无论男女都一样。”
通过活动,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性别问题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现实挑战,也培养了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意识。
性别平等的道路漫长,但正如展览传递的理念:当每个“他”与“她”都能以独立个体的姿态自由生长,当社会学会用理性与共情理解差异,包容的校园、温暖的社会便会在点滴改变中悄然成型。这或许就是《他/她的故事》展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在看见彼此的故事里,我们终于懂得,最好的成长,是让每个生命都能挣脱标签的枷锁,在尊重与包容的土壤上,绽放独一无二的光彩。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