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演预约 | 清澜小学戏剧团年度音乐剧《安妮》温暖来袭
Swipe to see the English version
纽约的寒冬里
一个红发女孩用歌声点亮了整个城市
孤儿安妮,带着对“明天”的期待
在坎坷中依然相信爱与家庭......
清澜小学戏剧团的孩子们将为您演绎她的故事
这部改编自百老汇经典的音乐剧
不仅关于成长,更关于逆境中的乐观
——正如每个孩子都需要的勇气
演出时间:
2025年5月16日
14:10-15:40 G1-G3师生
18:30-20:00 清澜山社区全体师生&家长
(入场时间:18:00-18:29 四号门)
演出地点:
清澜山学校水木艺术中心(剧场)
*在校老师和学生无需预约,可直接前往剧场观看演出。但因座位有限,也为了让演出更加顺利,我们将于18:29关闭剧场大门,请大家及时前往就座。
当清澜小学戏剧团《苏斯狂想曲》少儿版,在2024年夏季接连斩获北京国家话剧院"金画眉"展演「明星剧目」奖与上海"东方之光"国际青少年音乐剧大赛金奖后,我开始思考:
2025年,我们该为《安妮》剧组的孩子们创造怎样的体验?
是要呈现一场让孩子们可以获奖的完整精彩的演绎?
还是要引导小演员们深入角色,与虚构世界的另一个自己对话,为共同的信念发声?
亦或是,让这34名横跨小学五个年级的小演员,通过日常排练培养守时观念、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与抗压韧性?
再或是,让这群在白天经历了各种心事的孩子在黄昏的相聚中给自己的心田种上一朵灿烂的花?
这不应该仅仅是准备一场演出
应是对白中悄然发生的成长
当小学戏剧团决定将《安妮》青少版而不是儿童版作为年度大剧时,我们已经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童话风格的现实主义道路。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次表演,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小演员们用四个月的时间、30次彩排,走入1930年代纽约的大街小巷,在萧条与黑暗中寻找希望的光芒。这种光芒,最终必将通过他们的表演,化作舞台上最动人的力量。
孕育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总要经历漫长的摸索:
有刚入团听不懂全英指令而走错教室满校园找组织的;
有因为台词太多记不住而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的;
有演唱时分不清和声进入节点被反复重来的;
有跳舞时面部表情无法支撑情绪表达被一遍一遍卡掉的;
有无法自然使用道具和布景被一个一个耐心纠正动作的;
有配戏时频繁笑场被老师“NG”的……
这不是一场“完美”的演出,
而是一次关于“不完美”的勇敢尝试——
当幕布升起时,
你会看到34个小孩子,
和无数个摔倒了又爬起来的“明天”
幕后的故事同样温暖:
编舞老师Stefanny Hermias因怕赶不上进度而带病彩排,耐心且热情地一遍又一遍地示范舞蹈动作;
声乐指导Rosalina Chavez每次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带着孩子们进行专业的开嗓练习,并在休息时弹奏优美的曲子;
美术老师李宇轩领着中学舞美设计俱乐部一同设计布景和周边;
张新生医生亲手调整了所有的戏服,齐整的针脚里藏着无言的关爱;
Dr. Zhang Xinsheng & Ms. Yaffa Qiu
学校后勤团队特小发更是有求必应,吆喝一声,问题立马得以解决;
家长谢玉兵和黄雪琴在自家的节日装饰制作工厂里给我们定制了巨型楼梯布景,还安排了货运和入校安装;
家长吴蓓熬了好几天剪辑出了宣传视频,只为孩子们被更多的人看见;
品宣和IT部门的老师也总能及时地帮忙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
Mr. Jack Wu & Mr. Cary He
戏剧组的老师们,组长Gemma Kinloch, Cary He, Catherine Lu每每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给我们做最坚实的靠山;
还有很多很多人。
戏剧的魅力从来不止于舞台
台前幕后,是所有人的互相成就
戏里戏外,是每一个热爱戏剧的人的倾力奉献
感谢所有让这个虚构世界"成真"的人
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请您配合遵守以下要求:
陪同要求:幼儿园及小学阶段儿童需由成人全程陪同观影
保持安静:演出期间请勿随意走动或大声交谈
电子设备: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避免使用闪光灯拍照
环境卫生:请勿在剧场内饮食,离场时带走随身垃圾
文字 Writing|Flora Li
图片 Photos|Jack Wu, Berry Wu
编辑 Editing| Nars Wang
审核 Auditing|Jade Liu, Gemma Kinloch, Marybell Wei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课程设置:AP,Alevel,美式,双语国际
学费区间:19-2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