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08:45发布于广东
“你会用怎样的一个词去形容这段DSE的学习旅程?”
“应该是充实吧”。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满足。”
这个曾站在惠州重点高中“独木桥”上的女孩,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华丽转身——她以伦敦大学学院、悉尼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和杜伦大学5所世界名校offer,交出了一份"破茧成蝶"的青春答卷。这也是我校融通高中DSE项目一个里程碑式突破,共同见证了我校DSE课程在全国的竞争力!
挥别“独木桥”
一场深思熟虑的"突围"
高二那年,黄瑾熙做出了让许多人惊讶的决定:从惠州排名第一的公办高中转入碧桂园十里银滩学校DSE课程。
"性价比高、环境好、师资强",她回忆当初的选择,但背后的考量远不止于此。
瑾熙母亲坦言:"姐姐在伦敦政经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教育可能。银滩学校的个性化教育、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相信这里能激发她的潜能。
"而瑾熙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式学习"的蜕变——DSE多元的选修课、小组研讨式教学,让曾被题海淹没的她终于触到知识的温度。
在银滩“破局”
学会“主动奔跑” 昼夜追光
转轨意味着挑战:少学一年课程的断层、从零开始的生物学科、全新的环境、不一样的课程设置......但黄瑾熙的字典里没有"退缩"。
晚修的教师办公室里,生物杨老师利用晚上时间为她补高一课程的身影成为校园一景;英语周老师严苛却充满关爱的"魔鬼训练",让她的阅读技巧突飞猛进;外教课上的高频口语模考,逐渐消融了她对雅思的畏惧。
"应对DSE课程的广度需要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她摸索出独门秘籍——稳扎稳打:上课认真听讲,用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网络、将数学刷题融入碎片时间、在食堂排队时默背生物知识点......那些被切割成碎片的时间,最终拼凑出破局的地图。
个性绽放
在自主探索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从灰暗到阳光",瑾熙母亲这样描述女儿的变化。在银滩学校,黄瑾熙不再是机械的"刷题工具"。
碧桂园十里银滩学校坚持践行“办个性化教育,做最好的自己”的理念,学生可以学自己必学,学自己能学,学自己想学。
同时,学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一生一案”2.0版,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自主选科、自由探讨发表观点”点燃了她对学习的热忱,温暖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她看见人生的更多可能。而老师们"不因成绩偏颇对待任何一个学生"的信念,更让她在包容的环境中恣意生长。
这份成长最终化作5封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从悉尼大学的医学科学到UCL的工商管理与健康专业,她的选择始终围绕"帮助更多人"的初心。"父母教我以爱心救死扶伤,而我想用医学守护人们的健康",黄瑾熙说。
家校双向奔赴
尊重是最好的“托举”
"希望她在大学真正学有所成,无论是从医、还是学习大健康,将来可以成为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成就自己的价值。人的价值不分大小,只愿她在能力范围内既能平稳生活,又能最大限度帮助他人。"
瑾熙的母亲欣慰说道:"看见她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追梦,我知道我们选对了路。"她想对更多家庭说:"教育不是模具,而是土壤。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自会找到绽放的方向。"
至此,那些曾在课本与实验室里扎根的医学理想,终将在更广阔的世界拔节生长。
瑾熙的故事,让我们看见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严谨的学术遇见人性的温度,
个体的拼搏遇见师长的托举,
追梦的少年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轨。
从银滩学校出发,
黄瑾熙走向大我、大世界。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