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08:36发布于江苏
我们每天都在呼吸,却很少停下来思考:氧气,这个看似平凡的气体,究竟在我们的身体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是生命的源泉,让我们充满活力,但你是否知道,它也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氧气进入人体后,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被还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这些能量被储存在ATP(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中,就像充电电池一样,供我们日常活动使用。
然而,这个过程并非完美无缺。
西交利物浦大学慧湖药学院执行院长傅磊教授解释道:“在氧气被还原的过程中,副反应会产生自由基,这些活跃的分子可能对细胞造成损害。”
他进一步指出,“自由基会攻击DNA、蛋白质和脂质,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甚至引发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这场与自由基的“微观战争”中,我们的身体如何应对?傅磊教授提到:“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可以帮助清除多余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科学家们不再仅仅依赖天然抗氧化剂,也开始借助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深入探索氧气的“黑暗面”,并寻找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突飞猛进,从疾病诊断到药物研发,AI正在改变传统的研究模式。“AI在药物研发的早期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傅磊教授分享道,“它可以帮助我们加速研究进程,降低研发成本,尤其是在数据分析方面,AI能够高效处理大量实验数据,减少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人为偏差。”他表示,AI的潜力不容小觑,它正在为科学家提供全新的工具,以更高效地应对氧气带来的挑战。
3月20日的科普讲座中,傅磊教授将带领我们揭开氧气的双重身份,探索它如何从生命的守护者变成潜在的威胁,以及我们如何在这场与氧气的博弈中占据上风。从自由基的微观世界到AI驱动的医学未来,这场讲座将为我们展现一场关于生命、科学与未来的奇妙旅程。
傅磊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于1984年获化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放射化学硕士学位,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三年。1993年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师从美国两院院士James P. Collman教授,开展对血色素、肌球素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1997年初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继续了一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傅磊教授于2006年初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任药物化学课题组组长。
傅磊教授于2021年初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先后担任新成立的西浦慧湖药学院教学副院长和执行院长,主要负者药学院的学科布局和课程建设等工作,获得了江苏省“双创博士”和国际型学科领军人才等资助。
他先后主持、参与过包括上海市教委、外交部、国家自然基金以及与国内外高校和药企合作等科研合作项目,至今已获得专利授权20多个,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包括Science、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Chemical Reviews、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其中,2020年4月,PNAS发表了以傅磊姓氏命名的抗衰老化合物Mito-Fu论文,在刊出5小时内,搜索量达到全球TOP5。目前他担任Bioorganic Chemistry期刊的副主编、《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及其英文版Pharmaceutical Fronts的编委、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药信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无论你是对医药发展充满好奇,还是希望在相关学科开展研究,或已经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我们都诚邀你在3月20日来到讲座现场,和傅磊教授一起展开关于生命、科学与未来的讨论!
地点:IA G08(SIP校园南校区)
时间:3月20日 17:30-19:00
语言:英语
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西交利物浦大学视频号,通过线上直播加入这场讨论!
“在西浦听讲座(Professors of XJTLU Public Lecture)”系列活动由西交利物浦大学学术副校长阮周林教授领导,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汤蓓蓓教授、人力资源部门主办,各学院支持协调,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展现西浦的研究实力和独特的科研文化。系列讲座将贯穿全年,每场讲座的主讲人均为西浦新任或晋升教授。主讲人将会介绍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享特定课题的研究以及该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以通俗易懂的生动演讲来解释复杂的研究课题。系列讲座活动将在每月在西浦校内举办,向西浦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并向社会公众发出热烈邀请。
记者/ 周子悦
新媒体/ 马雅君
监制/ 胡秋辰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