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在西浦听讲座 | 购物拯救地球!普通人这样参与可持续未来!

04-09 08:35发布于江苏

关注

你是否在超市货架前纠结过——“有机”标签可信吗?企业的“环保承诺”是真心还是作秀?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商业合作)Pavel Castka教授在最新讲座中提出:“智能监测”技术将彻底改变这一困境,让可持续选择变得透明可信,甚至触手可及。



想象一下:当你拿起一颗标榜“有机”的苹果,手机一扫,立刻显示它从种植到运输的全链条数据——农药使用量、土壤健康指数、碳排放轨迹一览无遗。Castka教授指出:“传统认证依赖人工抽查,但智能监测能减少标签错误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给你一个真正的证据,证明这是事实。”


Castka教授以一件T恤为例,说明通过分析棉花DNA,可以判断它是否产自可持续农田以及农田的位置。这种技术不仅揭露了企业的“漂绿”(greenwashing)行为,还赋予了普通消费者“透视”供应链的能力。


漂绿,又称“绿色漂白”,是指企业通过虚假、夸大宣传或表面行为,制造出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形象,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履行环保责任。


正如许多企业的ESG报告常被诟病“形式大于内容”,但智能监测通过实时数据追踪和AI分析,能将空洞承诺转化为可量化的行动。Castka教授解释说,例如,某品牌声称减少碳排放,智能监测可实时追踪其供应链中的能源使用和废弃物处理,数据公开后,消费者和投资者一目了然——这种透明化机制将倒逼企业“用行动说话”。



Castka教授强调,ESG报告中通常缺乏对企业活动真正影响的评估。“当我们更多地使用技术来分析数据,特别是关注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广泛影响时,漂绿现象将逐渐消失,因为我们将拥有切实的证据来证明企业运营的真实影响。”他预测,未来智能监测技术还将帮助消费者了解哪些产品是可持续的,例如,购买海鲜时,应用程序会提醒用户某些鱼类因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从而帮助消费者做出更负责任的选择。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6质量管理领域的专家,Castka教授特别提到,中国在推动国际标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未来技术的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持。”


当技术让“绿色谎言”无处藏身,你的每一次消费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4月10日,Castka教授将带来一场题为“可持续性与ESG:在智能监测中寻找希望”的讲座。无论你是可持续性研究者、企业管理者、环保爱好者,还是普通消费者,这场讲座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向透明、可信的可持续世界的大门。



Pavel Castka现任西浦国际商学院智能运营管理与市场系教授,并担任西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商业合作)。此前曾任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科研副院长兼MBA项目主任。其研究聚焦可持续性与供应链管理,尤其关注通过创新与技术增强的监测手段,对社会与环境声明及实践进行验证与保障。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德国多家机构的重大研究资助,推动数字化、食品系统创新与远程实践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他深度参与了ISO 26000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其成果被广泛纳入国际标准化政策。ISO、UNIDO、IUCN及国际认可论坛(IAF)等权威机构多次邀请他就合格评定与监测实践等议题发表见解。


欢迎4月10日来到讲座现场,和Pavel Castka教授一起展开关于智能监测和可持续未来的讨论!


地点:IA G08(SIP校园南区)

时间:4月10日 17:30-19:00

语言:英语

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西交利物浦大学视频号,通过线上直播加入这场讨论!


“在西浦听讲座(Professors of XJTLU Public Lecture)”系列活动由西交利物浦大学学术副校长阮周林教授领导,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汤蓓蓓教授、人力资源部门主办,各学院支持协调,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展现西浦的研究实力和独特的科研文化。系列讲座将贯穿全年,每场讲座的主讲人均为西浦新任或晋升教授。主讲人将会介绍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享特定课题的研究以及该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以通俗易懂的生动演讲来解释复杂的研究课题。系列讲座活动将在每月在西浦校内举办,向西浦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并向社会公众发出热烈邀请。



记者/ 陈晓璇

摄影/ 李乐知

新媒体/ 马雅君

  监制/ 胡秋辰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西交利物浦大学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