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4 08:52发布于江苏
当强大的量子计算机被比作一把锐不可当的“矛”,足以洞穿我们当前所有网络通信赖以存在的密码防线时,我们是否已准备好迎接一个颠覆性的信息安全新时代?
如果这把“矛”能轻易破解你的银行账户、微信支付、邮件往来,甚至危及国家级的信息安全,那么,我们又将用什么来铸造一道坚不可摧的“盾”?
当前,公钥密码体制 (PKC) 是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安全基石。它巧妙地解决了大规模网络中“你是谁”(身份认证)和“谁能听到”(信息安全)这两大关键问题。然而,随着Shor算法的出现,现有PKC(如Diffie-Hellmann、RSA和ECC)面临被强大量子计算机彻底破解的风险。
西交利物浦大学数学物理学院院长丁津泰教授介绍道,传统的密码学依赖于通信双方预先共享秘密,而公钥密码学则通过数学原理,实现了公钥和私钥的非对称加密,极大提升了通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然而,量子计算的崛起,正在挑战这些基于“数学难题”的传统PKC。丁教授将量子计算形象地比喻为“矛”,而他与团队正在研究的,正是抵御这把“矛”的“盾牌”。
他指出:“如果量子计算机能够高效解决这些数学难题,那么我们现在我们学校内部的网络安全,甚至所有赖以生存的微信支付、网银、电子邮件都将不复存在。”
6月5日,丁教授将为我们带来一场极具前瞻性的讲座,深入探讨如何打造这把应对量子计算之“矛”的“盾”——后量子密码学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PQC)。
丁教授将深入阐述后量子密码学的最新进展,特别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的标准化进程及其深远影响。他将重点介绍一种前景广阔的基于带错学习问题 (LWE) 的密钥交换协议,这种协议不仅概念简单,更具有强大的可证明安全性,是构建“盾牌”的重要方向。
丁津泰教授于2024年11月起担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数学物理学院院长,同时他也是辛辛那提大学查尔斯·菲尔普斯·塔夫脱杰出名誉教授。在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之前,他曾任清华大学的全职教授。
丁教授在后量子密码学领域拥有卓越的贡献。他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唯一的抗量子密钥建立标准ML-KEM(FIPS 203,原名 Kyber)的设计者之一。他不仅是首个量子密钥交换技术的发明者,也是该技术的专利持有人,该专利是ML-KEM授权给NIST的两项专利之一。
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后量子密码学,并取得了多项里程碑式的成果。他与同事共同开发的Rainbow签名已入选NIST后量子标准化进程的第三轮候选者和最终入围方案。此外,他和同事还成功破解了NIST后量子签名第二轮候选LUOV和第三轮候选方案GeMSS (HFEv-) ,并因此荣获Crypto 2021最佳论文荣誉提名奖。他还曾担任第二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后量子密码学会议的联合主席。2025年3月,他的团队破解了达姆施塔特SVP 200维挑战成为世界纪录保持者,这是格密码学安全性分析的里程碑和根本性突破。
如果你对这一话题感兴趣,欢迎在6月5日莅临现场,共同探讨后量子密码学开创的新时代。
地点:IA G08(SIP校园南区)
时间:6月5日 17:30-19:00
语言:英语
“在西浦听讲座(Professors of XJTLU Public Lecture)”系列活动由西交利物浦大学学术副校长阮周林教授领导,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汤蓓蓓教授、人力资源部门主办,各学院支持协调,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展现西浦的研究实力和独特的科研文化。系列讲座将贯穿全年,每场讲座的主讲人均为西浦新任或晋升教授。主讲人将会介绍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享特定课题的研究以及该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以通俗易懂的生动演讲来解释复杂的研究课题。系列讲座活动将在每月在西浦校内举办,向西浦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并向社会公众发出热烈邀请。
记者/ 刘沁茹
新媒体/ 马雅君
监制/ 胡秋辰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