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一群00后如何用法律思维重审《罗密欧与朱丽叶》?

03-17 08:33发布于广东

关注

当经典莎翁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另外一种方式,在校园重现。

你能想到是什么样吗?最近博纳学校的一群00后学生给出了答案。

▲ 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他们在校园里,用法律的视角重新审视《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模拟审判”的形式,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探寻其背后更深刻的家族与社会根源。



这一充满创意的想法,来源于博纳学校Social &Legal Seminar(社会与法律)社团的Reese和Grace两位同学,他们从去年开始,就在博纳的校园里推广Mock Trial(模拟审判),他们期望让更多同学能够体验到Mock Trial的意义和价值。



▲ Grace同学设计的活动海报


于是,他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和学校的ELA(English Language Arts英语语言与艺术)的课程合作,带领着九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做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审判”。



他们将这一想法和教授ELA课程的的Hamid老师交流,得到了Hamid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地支持。最终,他们通过选择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同学们深刻了解到莎翁的这一经典戏剧的同时,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引发悲剧的两大家族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双方进行一场“模拟审判”。



▲ Hamid老师的ELA课堂


通过这种别具意义的方式,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和分析,既加深同学们对于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也在辩论和审判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深入的理解藏在文学作品背后,对于人性和社会更加深刻的洞察,这也是莎士比亚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文学与法律、社会学相互融合,学生与老师相互合作,在项目中共同点燃教学与学习的火花。像这样的跨学科融合的合作,时时刻刻都在博纳学校的校园里发生着。



▲ 博纳学校“科技·人文·艺术全方位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理念


在博纳学校的教育哲学中,“科技·人文·艺术”是培养全方位人才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面折射未来的三棱镜——科技赋予学生解码世界的理性工具,人文滋养其洞察人性的共情力,艺术点燃超越边界的创造力。经典的莎翁戏剧遇上理性的“模拟审判”,学科壁垒正在融合中逐渐消失。



这种融合不仅培养出既能驾驭理性逻辑又深谙伦理之思的“全脑型人才”,更塑造着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思维,让每一位博纳学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深圳市博纳学校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深圳市博纳学校

课程设置:香港DSE,AP,Alevel,国际艺术

学费区间:20.8-28.8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