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当春风吹开心灵的茧房—— 同理心教育实践启示录

03-28 16:52

关注

在校园生活的绚丽画卷中,人际交往本应是最绚烂的一笔,然而,有的孩子却在这方面留下了令人遗憾的空白。课间休息时,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个孩子为了争用一支彩色画笔,小脸憋得通红,互不相让,从言语争执升级为肢体冲突,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当 “10”后成为校园主角,他们带着数字时代的独特印记 —— 社交能力却像尚未舒展的嫩芽。为此,德琳学校小学部市级课题研究小组,围绕《同理心视角下培养小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踏上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深入探索之路。


一、交往课程:开启心灵之门

在“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理念引领下,老师们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鼓励他们主动融入交往的世界。通过《有话好好说,与爱同行》和《学会倾听,友好相处》等课程,孩子们的心灵被悄然打开,学会了理解和尊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二、班级人脉:洞悉同伴情谊

人脉图帮助孩子们了解学伴与玩伴。学校融合课程与人脉调查,直观呈现学生社交关系。低年级的孩子则通过问卷与图片,依据人脉图剖析社交圈,提升社交认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手绘画像:绘出自信色彩

手抄报活动成为了孩子们展现内心世界的一扇窗。他们拿起画笔,勾勒出好友的形象,回顾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关怀他人,交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更加热爱多彩的生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四、感悟真情:培育感恩之心

教师节、感恩节的庆祝活动,以及温馨的美食分享,都传递着浓浓的温情与爱意,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会了感恩与分享。这些美好的瞬间,如同感恩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师生相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五、彼此评价:欣赏他人之长

教育评价在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孩子们珍视同伴的评价,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教师通过评选“最佳人气奖” “个人魅力奖”和“友爱小组奖”等奖项,激励孩子们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欣赏他人的长处。


六、圆桌会议:化解内心忧愁

师生围坐圆桌旁,话筒传递着真挚的情感与心声。孩子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烦恼与困惑。在分享与互助中,他们感受到了关怀的力量,学会了与真实的自己和解。圆桌会议成为了孩子们心灵沟通的桥梁,让校园充满了更多的温暖与理解。


如今的校园里,处处可见温暖的变化:不值日的孩子会主动帮忙打扫教室,争执的小拳头变成了拉钩的小手,就连最内向的孩子也会在节日给老师递上自己做的贺卡。

这些改变,都源于德琳教师团队的教育智慧 —— 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用情境唤醒情感,用活动滋养心灵。当同理心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底色,他们终将在未来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