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08:40发布于广东
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面对大千世界的美丽与绚烂,你能想象“无光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近期,博纳的师生走进“黑暗中对话(深圳)馆”,沉浸式体验了一场黑暗中的“冒险”,当视觉被剥夺,他们只能通过听觉、触觉和嗅觉探索周围的世界。
从春季学期开始,博纳学校一直在校园推行“社交情感学习(SEL)”,通过学会情绪管理,培养同理心,并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塑造全面健全的人格。
▲ 深圳市博纳学校社交情感课堂
在“黑暗中对话”,正是同学们培养社交情感的一次特殊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黑暗中通过感官体验,培养感知能力,通过另外的视角,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共情能力。“用心感知,用爱成长”,师生们沉浸其中,开启了一场“无光之境”下的心灵探索之旅!
▲ 聆听视障人员的工作分享
▲ 走进视障人员的生活(如何借助旁白使用电脑)
这场黑暗中的特殊体验,给参加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与蜕变。当视觉的屏障被转化为内心的透镜,许多曾被忽略的细节开始浮现:“原来真正的共情不需要对视”,在“黑暗中我们反而看清了自己”……
在活动结束之后,师生们纷纷分享了活动的感想与体会,此刻,笔尖下跃动的不仅是感想,更是一盏盏被点燃的心灵微光。
在上周四下午,我和校友一起去了福田区八卦岭的“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在那里我真正意义上体会并了解了视障人士“看到”世界的方法也体会到了他们的不易。
在体验区,环境真正是黑暗到“伸手不见五指”——我不论是睁眼、用手捂住眼睛还是闭上眼睛,都察觉不到任何区别——完全的黑暗!好在有一位向导先生,他非常友善,也很仔细地帮我们提示周围环境与路线方向;在他的帮助下,我更快速地发现了我们别的感官感觉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听力!
这是一次黑暗中的对话,也是一次有趣的回忆。
——G9 任德轩Dylan
在黑暗的空间穿梭,也慢慢体验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听花草虫鸣,走吊桥,躲雨,盲人电影院。结束的访谈感触很大,带我们的指导老师也是盲人,我感觉他是一个慈祥、乐观的人,我从他身上懂得了不同的道理,即使面对着不公的命运,也要乐观。不要怕旁边人的评价与目光,做好自己。
——G8 余京哲Jack
少了眼睛看到的东西,去生活是非常难的,比如读书,盲人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看到有趣的图画,只能用手摸那些冷冰冰的盲文。在我从房间里出来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光明,心想:盲人的生活真困难。在我看到真正的盲人直接站在我们面前时,我心里猛然震了一下,看到他们用帮助模式打字,用电脑的时候觉得大自然就是有好有坏,这深深影响了人类。
——G7 熊思淼Sammy
这次活动,让我觉得一定要好好珍惜光明,从此更加爱护双眼。
——G8陈思行Shaun
参加"黑暗中对话"活动,光明瞬间退场。没了视觉,走路变得艰难,每一步都得靠双手摸索、耳朵细听来探路。结束后我才知道带领我们的工作人员原来是盲人,结束后跟导盲员交流才知道,这就是他们每天的日常。活动结束,我学会珍惜光明,更对残障群体有了更深理解,明白他们生活的不易,也敬佩他们的顽强,以后定会多给予帮助。
——G10刘戴维David
在健康意识大觉醒的时代,对食物多角度的质疑剪断了我味蕾的愉悦神经。我蔑视我的感官们,它们是在世界的无限美好前仅以残存生物本能驱动的行尸,半死不活。但他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物理意义上)的黑暗中活过来了,alive and kicking。
——博纳学校教师张睿鹏Richard
虽然整个活动过程比较辛苦,但同学们和我都是有收获的。我们第一次真正地感受黑暗、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视障人士。在和班主任介绍活动时,当说到为什么要带学生参加黑暗中对话,我这样开头,「我了解到一句爆论:共情能力低的人难以建立稳定良好的亲密关系。而良好的亲密关系,无论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提升人生幸福感不可或缺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试着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增强共情能力,我们都离幸福更近一步了。
——博纳学校教师普才珍Blanca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