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新高一优秀教师故事|郭赫:在生物星图里点亮每个生命的微光

04-10 08:42发布于广东

关注



今日人物:



郭赫,中共党员,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科学组教研组长。南山区优秀教师、AP国际认证生物教师、英国生物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荣获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深圳市微课大赛一等奖,曾带领学生前往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交流学习。



教育格言:



点燃好奇,唤醒潜能,教育是生命的相互照亮。



人物故事


我的课堂革命



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说过,要时刻记得我们教授的是一门生命至上的学科,如果把生物教成了死物,那你就不配站在生物课的讲台上。这句话就一直鞭策着我,提醒着我。




那年盛夏的困倦课堂至今烙在我记忆里——空调的嗡鸣几乎盖过翻书声时,学生昏昏欲睡,我忽然把习题册翻出清脆的响。“选C的同学请起立!”教室里的气流突然凝滞。看着零星站起的几个身影,我笑着指正:“其实正确答案是B。”“可是老师......”后排传来蝴蝶振翅般的呢喃。我捕捉到TA眼里的困惑,顺势把粉笔递过去:“来,让我们听听质疑者的声音。”




那个下午,关于线粒体的讨论从课本飞向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前沿。当夕阳把玻璃窗染成培养皿的琥珀色时,我知道这场教学革命开始了:解剖室的桂花香会引发植物激素辩论,篮球少年膝盖的擦伤成了探究细胞修复的切口,在《卖火柴的小姑娘》中发现体温的奥秘,在葡萄酒中找到酵母菌的生活态度,总之我们的生活有多丰富,我们的舞台就有多精彩。有位学生在实验报告里写道:“郭老师的课堂像活体解剖,总能精准找到我们思维的兴奋点。”



我与星辰的对话



与学生相处的前提是信任和尊重,只有真诚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在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信赖的人。




高二那年遇到的小L,像株含羞草蜷缩在教室角落。我在他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镜里,看见了被自卑遮蔽的星光。“要不要试试当我的课代表?”我把实验室钥匙放在他课桌时,刻意让金属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此后两年,我们在种豌豆的间隙讨论孟德尔定律,在培养霉菌时破解家族遗传密码。当他捧着多伦多大学生命科学专业offer冲进实验室时,试管架上的冷凝水正映出漫天朝霞。今年他寄来的论文扉页写着:“您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直视未知的勇气。



生命教育的微芒



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每每被问到如何定义成功,我总想起生物竞赛前夜——少年们蜷在实验室地板上修改模型,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投成染色体形态。获奖证书终会褪色,但那些为真理沸腾的夜晚,那些在失败培养皿前重燃希望的晨光,才是教育真正的肌理。



教育愿景



选择做一位老师是我永远不会后悔的决定,正如我在毕业纪念册中写下的:“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守护你们,让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里自由绽放。”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深圳南山中加学校SCCSC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深圳(南山)中加学校

课程设置:香港DSE,AP,加拿大,国际艺术

学费区间:11.8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