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當童真遇見全球議題:普林雲海學子如何用一個月時間重新定義“共享地球”?|IB PYP結題展

04-11 08:19发布于广东

关注


教育,從一顆種子的好奇心開始


“為什麼紅樹林會被破壞?” “為什麼世界上會發生紛爭和衝突?”...


在普林雲海PYP超學科主題的結題展上,G1-G5同學們的提問,是這次“共享地球”主題探究精彩的點睛之筆。這場持續一個多月的超學科主題學習,如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孩子們從教室走向世界,在真實的問題中觸摸教育的溫度。





從“好奇”到“行動” 

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探索


“共享地球”主題看似宏大,但普林雲海的教師團隊選擇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實踐。在主題教學啟動階段,各年級圍繞“資源分配”“生態保護”“文化共融”等子議題展開頭腦風暴。


上下滑動閱讀更多內容


I

B

G1-G5


一年級(G1):同學們圍繞"人類行動影響地球資源可持續性"這一核心思想,搭建“綠色能源工廠”,模擬太陽能、風能工具的運作,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續生活”的可能性;


二年級(G2):G2的學生們身“海洋小衛士”,用廢舊材料創作立體畫作,表達“人類活動對自然棲息地及其他生物的影響”,並以海洋生物的口吻發出求救信,呼籲大家保護海洋,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三年級(G3):同學們設立“友誼調解站”,用“衝突解決大轉盤”分析校園矛盾根源,設計出“先傾聽,再擁抱”的和解方案,認識到“理解和解決社會公平公正問題有助於構建更和諧的社會”;


四年級(G4):四年級的學生們進紅樹林,扮演小記者做實地採訪,提出“3R守護計畫”,在過程中,同學們更理解了“生物多樣性依賴生態系統的平衡”這一主題的內涵;


五年級(G5):同學們從人際關係、良性競爭、環境保護、親子溝通、法律等角度探究生活中的不公平現狀,搭建“公平與非公平社會沙盤”,探討"衝突對人類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教師並非直接灌輸知識,而是通過“問題鏈”引導學生自主追問。我們鼓勵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當他們爭論‘垃圾分類是否真的有效’時,答案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會用證據支撐觀點



跨界融合

讓知識“活”在真實場景



普林雲海IB PYP教學的獨特之處,在於打破學科壁壘,讓 “共享地球” 滲透到每個學習角落


學生用中英文錄製視頻,通過學校多語種圖書館資源對比不同國家的環保政策,構建起語言與文化的橋樑;學生用塑膠和紙張製作“綠色能源工廠”,提倡低碳發展,將作品轉化為裝置藝術,呼籲海洋環境保護,使藝術與科學達成共振;學生走進福田紅樹林濕地,進行街頭採訪,將可持續理念從課堂延伸到生活




教育初心

培養“有根的世界公民




為何學習“共享地球”?


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交織的今天,我們希望學生既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敘事,也能從身邊小事踐行責任。珍惜一滴水,就是守護一片海。

通過項目制學習,孩子們不僅掌握了知識,更展出關鍵能力;面對“公平社會”的辯論,學會辯證分析,培養批判性思維;在保護環境和解決衝突的議題上,加強了對他人和社會的同理心




教育是種下一片森林



普林雲海的“共享地球”項目制學習,恰似一場靜待花開的耕耘。不追求立竿見影的答案,而是通過真實的問題、深度的探究和溫暖的聯結,讓教育回歸“全人發展”的本質。一位家長在觀展後分享道:“在這裏,我看到的不僅是孩子的成長,更是一個個未來世界公民的覺醒。”




教育,從來不是知識的搬運,而是生命的彼此照亮。當普林雲海的學子們帶著“共享地球”的思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他們帶走的不僅是獎杯與證書,更是一顆敢於追問、樂於行動、心懷世界的種子——這或許,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樣。



我們誠邀更多關注灣區教育、致力於國際化培養的家庭走進普林雲海,體驗原汁原味的港式國際學校,2025年4月19日校園開放日,期待您的到來!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深圳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学校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深圳市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学校

课程设置:香港DSE,IB

学费区间:21.80万/年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