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08:44发布于广东
从白鹿洞书院的晨钟暮鼓到景德镇的窑火匠心,
从滕王阁的诗文回响到篁岭的烟火人间。
四月春风里,云顶梦途学子踏上赣鄱大地,开启了一场深度文化研学之旅。
这次研学,同学们学习并体验了江西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巅峰文化,
4天3夜,5大文化地标,12项沉浸式课程——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进行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
“青阳腔戏曲发源于哪个朝代?”
奔赴南昌的列车还未到站,研学导师已通过趣味问答,将庐山云雾茶、赣南采茶戏等文化符号传递给同学们,开启这场文学之行。
南昌初印象
地点一——滕王阁,俯瞰赣江美景,研学导师带领同学们穿梭在滕王阁的雕梁画栋间,从建筑细节到历史背景,从自然环境到文学创作,一层层揭开这座千年名楼的神秘面纱。
同学们在楼阁前,以滕王阁为背景,诵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在“落霞秋水”实景中感受王勃的豪情。
九江的书香与山水
行入泮礼、鸣志鼓,在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碑前诵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地点二——白鹿洞书院。这座千年学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治学理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
白鹿洞书院静静矗立在群山环抱之中,宛如一座沉睡的智慧宝库,等待着学子们的探索。这里曾是朱熹讲学的地方,也是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巅峰之作。
在这里,同学们体验了古代学院入泮礼,并聆听了专家现场讲读《白鹿洞书院学规》。在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同学们还进行体验了古代拓碑技艺,亲手触摸历史的痕迹,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踏上那离深圳有709公里的陌生的土地,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好奇。在此之前我最想去的就是庐山,曾在梦里与李白相遇,他痛饮狂歌醉倒在月光下,轻吐绣口地描绘那让他周游五次,仍魂牵梦绕的庐山,那秀峰瀑布似天上取的一壶灵气,狂泻人间。
梦醒,我忽然产生一种好奇的想法,决定亲临庐山,投入山水之怀,一睹它的风采。
——Jennifer.
地点三——庐山秀峰瀑布。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同学们组成登山小纵队,近距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并在沿途的风景中学习摩崖石刻中书法的精髓,沿着山路前行,感受瀑布的壮观与秀美。
秀峰瀑布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文学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同学们在这里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在自然中寻找到与古人交流的方式,在研学归来后的交流会上,畅所欲言。
指尖上的文明传承
地点四——景德镇,当车轮滚滚驶向景德镇,一场与陶艺的浪漫邂逅就此开始,这座千年瓷都,以其独特的陶瓷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
从拉坯机上旋转的泥团,从彩绘到捏雕,每一个步骤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魅力。在陶艺体验基地,同学们亲手体验陶瓷制作的全过程,用双手在泥土上尽情发挥想象,将自己心中的艺术世界具象化。
而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同学们更是见证了陶瓷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
当红辣椒、玉米粒拼成的学校logo在晒秋工坊亮相,在以徽派建筑和晒秋民俗著称的婺源篁岭古村,梦途学生将传统民俗玩出了新花样。
地点五——婺源篁岭古村。
点击下方人物,看看同学们的精彩感悟
当同学们在白鹿洞书院拓印学规,在篁岭古村俯瞰秋景,在陶溪川灯光下闪烁灵感,他们学会的不只是技艺,更是在与历史对话,在时光长河中探寻文化根基。
教育的意义不止于知识。赣江畔的脚步,古窑前的专注,纪念馆的庄重,终将沉淀为生命的基石——真正的学问,生长在泥土与烟火之间,生长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界处。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