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搜狐写的一篇邀稿,听说全网有40万+的阅读,拿来交个作业。
近日,IBO官网公布,全球173878名学生在今年5月份进行的IB考试成绩,与去年相比,今年IBDP平均分下降了6分多,香港和上海成绩突出,同时,今年5月,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省份考试取消,改为评估考核,对此,搜狐教育对话 公众号"K12谈"创始人,IBO阅卷官、教师培训官、学校认证官龚琴老师,今年成绩变化有哪些影响因素?IBDP考试如何做到考试公平?中国考生受到IB 考试取消的影响有多大?
IB DP考试科目,图源:IBO官网
以下为龚琴老师对话原文:
搜狐教育:今年平均分比去年下降了6分多,有没有什么原因呢?
龚琴:个人觉得,相较于前两年IB取消大考以后考生分数均涨的现象,今年平均分降了下来,这是IB DP大考评判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越来越趋于理性的结果,是好事。
之前,因为不得已采用的非考试路径,非考试成绩的判定很大权重除了考生的作业外,就是六门学科的IA文本来评估,使得某些科目呈现出较强的非客观性和不公平性。以大陆而言,对那些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中文B考生而言,因为取消了之前的笔试成绩,更多参考内部评估口试,这就使得好些中文口语很好,而读写很差的考生受到了很大偏袒,这也是当年很多老师及考生觉得不太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今年IBO在4月12日确定取消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华东地区的5月全球大考后,官宣用“非考试”方式来最终评定考生分数,为了尽可能保证成绩的公平性,考试组还特意设置了两种评估方式的三个步骤,分别是:
步骤一:首先比较非考试评估学校们的之前年份考试成绩;
步骤二:确保整体非考试评估学校的最终成绩与该学校之前的实考成绩类似,同时考虑别的成绩上升的因素,以此确保考试与非考试路径的成绩结果类似;
步骤三:比较两种评估方式的最终结果。
至于如何比较,IBO每年都会基于大量的历史评估数据,包括之前的考试内容、个体学校数据、世界范围学科数据 (world grade distribution)以及已完成上传和未完成上传要求的学校的比较数据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分建模,以此来尽可能做到客观,虽然国外也有不少学者质疑其建模背后的客观性,包括模型可能导致对学生群体的不公平预测,比如基于某些敏感属性,如性别、种族、地域等不同因素导致的预测不公等等。但无论如何,IB要做的是尽可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其不公平性,而不是完全避免,认识到这点,很重要,心态也会更平和。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也有可能是好些科目的新大纲改革,IB每五年到七年就会对课程进行一次修订,以突显其与时俱进性,今年恰好是好些科目的首次考试,包括经济、音乐、TOK,还有一些科目的考核内容及标准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对考题的不熟悉,以及无法基于之前题库的各种刷题,这都有可能导致平均分的整体下滑。
搜狐教育:今年疫情下国内部分地区取消了考试,上海和香港的成绩相对比较高,您怎么看?
龚琴:香港的成绩相对较高,这并不让人惊讶,实际上,香港、新加坡每年的成绩几乎都好过内地,比如香港今年两千多名IB考生中就诞生了93名满分45分的状元,以只有全球考生1%出头的考生人数,占了全球状元人数的14.5%。这其中原因,一得益于香港本身优质的生源,这种生源其实同时包括教师和学生,香港国际学校的外教师资整体素质远远高于大陆平均水平。前几年,我去香港接连评估过三所学校,看到很多常青藤top 10的名校毕业生(比如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都在这些学校担当助教工作,当时就觉得有些惊讶,毕竟这样的资质放到国内,出于各种官方宣传的目的,都有极大可能被直接拉去当老师,但在香港,没经验就是没经验,名校牌子再响亮,也得从助教开始做起。师资的强大,是香港很多国际学校制胜的一大法宝。
另一方面,香港的国际化程度之高,学生的英语本就有优势。除却这些客观因素,其他的就是比较主观的了,论鸡娃程度,香港的家长真要内卷起来,估计也是可以小小凡尔赛一下的。单看很多商场,一整层楼的培训、辅导小门面,你就知道这背后的补习、刷题氛围不可小觑。IB提倡素质教育,但你分数好歹首先得过得去不是?综上种种,香港成绩不高都难。
与此类似的上海其实也有着差不多的主客观原因,上海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内卷程度,与大陆任何一个城市相比,都可以很傲娇。但这次上海其实是取消了考试的,采用了IB说的非考试路径,基于其过往成绩的不俗表现,今年该城市成绩整体偏高,亦在情理之中。但有一说一,虽然整体偏高,但具体到某一学校,尤其某一考生来讲,有时偏差还蛮大的。因此,如何在保证整体尽量公平的前提下,不牺牲个体的独特性,是所有考试机构,包括IB都需要深思及谨慎对待的问题。
搜狐教育:疫情下这种评估的方式,对于学生和学校有没有什么影响?有人说成绩虚高,是这样吗?
龚琴:一定会有的,对于学校来讲,不管IB指定的非考试路径如何客观,也不管你承不承认,总之,不可避免地,学校的主观可操作性还是大大被强化,这对所有学校来讲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则好,用得不好,则会被人大肆诟病。
学校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分数越高越好,但分数一旦虚高,货不对版的学校则很容易遭到反噬。而对爱惜羽毛的学校来讲,情况则会好一些。
学生这方面,实力强劲的学生及学渣其实怎么考都无所谓,不会有本质影响,因为都会有之前的成绩作参考。而恰恰是那种卡在其中的学生则比较吃亏,比如考试发挥不太稳定的考生,之前学校内部考试考砸了,本想借大考来个一雪前耻,但大考没了,雪前耻的机会也没了,你细品。
成绩虚高这件事,刚才已经说了,不再赘述,IB的自我纠错能力还是很迅速的,做到全球教育市场份额如此之大的教育帝国,会尽可能避免这种虚高,今年的平均分下滑,就是很好的佐证,刚才第一个问题中也已经回答了。其他的,我们暂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