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专题突破】2020高考地理环境问题答题思路集锦

2019-12-29

关注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题设计

精心编选综合整理

 

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治理措施等;循环经济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和影响等。试题信息多以坐标图、区域图和文字材料等形式呈现,选择题、非选择题中都可能出现,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36(2)(3)(4)题就是以山西省焦化产业为背景,考查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对策如下表所示:


【方法总结】

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先应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入手,判断该环境问题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再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分布等。例如题中涉及的大气污染属于环境污染。


(2)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环境问题,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例如题中分析乌兰巴托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要考虑自然和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是分析重点。


(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表述。


(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根据具体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表述。


高考地理中的重要的几种环境问题

一、温室效应问题

1.产生原理:

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增高。


2.产生原因

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泄大量的CO2。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


3.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①海水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


⑵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


4.解决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5.全球变暖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许多环境问题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②加大了洪涝威胁;③减弱了港口功能;④引发海水入侵;⑤引发土壤盐碱化;⑥海岸侵蚀加剧;⑦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⑧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排污能力降低。


二、臭氧层空洞

1.产生原理:

氯氟烃等气体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破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氯氟烃等气体主要源于北半球,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


2.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3.措施:

减少并逐渐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三、酸雨(酸雨、酸雾、酸雪)

十几年来,由于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1.形成条件:

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和湿润的气候。


2.主要原因: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3.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4.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5.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危害为什么越来越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及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经验不足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投资的同时,也把污染转嫁到我国。


四、赤潮问题

1.概念:

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或原生动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水色不一定是红色)。联合国已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


2.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①丰富的营养物质;②强烈的阳光;③较高的水温;④停滞的海水。


3.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

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③阻塞鳃腺,造成器官性损伤;④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


4.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


五、沙尘暴

1.概念:

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

大多在冷空气过境时出现,北方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


2.形成原因

⑴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表层状况。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⑵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

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设中在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护设施,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极易扬尘,也是加剧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3.危害:

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


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


水污染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垃圾处理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土地沙化

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水土流失

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旱灾水灾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


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人类现在的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但人却忘记了,人与生态文明相互共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爱绿,护绿,增绿,让大家共同来创造美好的绿色。


【例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兰巴托是世界上冬季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冬季寒冷漫长,供暖期长。据统计,乌兰巴托市半数以上居民冬季主要靠烧煤甚至塑料和橡胶胎来取暖。乌兰巴托市每年要从韩国和日本进口大量几乎报废的二手车,这些二手车尾气排放量严重超标。乌兰巴托市周边有山,市内基本无风。


材料二

下图示意乌兰巴托市冬季某一天的大气污染情况。


(1)分析乌兰巴托城市空气质量的地区差异,并指出该市主要污染物来源。


(2)分析该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

(3)请你结合该国实际情况,提出防治大气污染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市北部污染明显大于南部。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市污染源主要有燃煤、焚烧垃圾和尾气排放。


(2)从污染源、地形和气候三方面分析空气质量差的原因。读图可知,该市南北两侧是山脉,该市地处谷地或盆地中,空气流通不畅。地处内陆,冬季寒冷干燥,空气中杂质多。人口集中,经济落后,半数以上居民冬季取暖靠烧煤甚至塑料和橡胶轮胎,污染气体排放量大。根据材料,城市多二手车,且二手车尾气不能达标排放等。


(3)从控制污染源(集中供暖、尾气达标排放)、立法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燃烧煤甚至塑料和橡胶轮胎取暖的状况,应采取的措施是集中供暖。根据汽车尾气问题,应控制二手车进口,严管车辆尾气达标排放;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立法和宣传教育方面,可加强环保宣传,加快行政立法和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

(1)该市北部污染明显大于南部

主要污染源:燃烧煤炭、汽车尾气、焚烧垃圾。


(2)地处谷地(盆地),空气流通不畅;冬季寒冷干燥;人口集中,经济落后,居民冬季取暖主要用煤炭;多二手车且二手车尾气不能达标排放等。


(3)集中供暖,控制二手车进口,严管车辆尾气达标排放;植树种草,改善生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加快行政立法和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