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冉冉 Rebecca Ran
2023-05-10发布于湖北
人物:冉冉 Rebecca Ran
我一直觉得加州不会录我,因为我听说加州很看重标化成绩,但我的托福分数不是很高,所以我觉得被录的可能性不大。
但没想到结果挺好的。
加州伯克利学术资源多,学习氛围浓厚,具有多元性。
说起来,我以前去过一次加州伯克利分校——小学五年级时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学校住过一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园
我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的专业是Biology & Business,这个专业,甚至是在申请前几天才确定的。
我大概是一个非常乐于探索不同专业领域的人,选择上什么课和参加什么类型的竞赛,与其说是因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如说是全凭兴趣。
所以,我获得了很多乐趣和一个比较广泛的知识体系。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决定思维方式,跨专业的知识学习可以提供多维度的思考方式。
因为一直抱着跨学科的念头,又想和生物发生链接,所以当我看到加州伯克利这个Biology & Business 项目的时候,便欣喜的选择了它。
算是幸运吧。
我从小就对动物、科学、自然之类的很感兴趣。小时候经常去动物园。
得益于我爸有段时间在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工作,我曾跟随他一块去了美国。
冉冉同学小时候和家人在美国达拉斯动物园,和大象合影
那时我大概5岁,松鼠、野兔、漫天萤火虫的记忆,充斥着我的学前班记忆。
记得有一次,我爸带我去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我站在里面看小鸡孵化的过程,整整看了三、四个小时。
冉冉同学小时候和家人在美国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观看小鸡孵化过程
我也很喜欢养小动物,很喜欢。
出国前,养过两只兔子;在美国的时候,班级宠物养过狼蛛和蟋蟀。
后来回国,又养过从菜市场拎回来的鸭子;养过四、五百条蚕;养过螃蟹和金鱼,养过不同品种的乌龟,包括鳖,但因为鳖咬人,后来放到寺庙里去了。
还养过仓鼠、猫和从外面捞回来的蝌蚪;楼底下的两条流浪狗,二十四只猫也全部取了名字,如数家珍。
冉冉同学养过的小猫
我的书柜至少有100多本动物小说。沈石溪的书我基本全都看过,可能还不止一遍。
还有一些英译的动物小说,比如《猫武士》系列什么的,小学四、五年级的一个暑假,差不多就能看六十几本。
因为着迷看动物小说,我还自己试图写过中英文版,可惜只写了一万多字。
冉冉同学原创动物小说中文版缩略图
当时BBC的动物纪录片,我能找到的也基本上都看了。
再就是杂志。
读小学的时候,我是我们班里订期刊最多的人,订十几本,都和自然科学相关。
还热衷于看神奇校车The Magic School Bus的动画片。
我上十年级之前,课本上出现的所有生物知识,全都是我小学时在纪录片或者动画片里看过的。
(图片来源网络)
后来在三牛上了更多生物课,觉得挺好玩的,比如细胞组成、环境污染、动物进化等等,促使我决定参加iGEM生物竞赛。
在iGEM比赛中,我们的项目是以相对低的价格的新技术,检测早期乳腺癌症。
这个过程中,我对DNA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习了非编码和编码RNA、lncRNA和mRNA的概念,第一次接触到一些实验技术(Gel electrophoresis, Bacterial transformation什么的),深感有趣。
最重要的是,我被遗传学的复杂性以及DNA的微小变化如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震惊。
为了更多地了解遗传学,受纪录片Pedigree Dogs Exposed Three Years On的启发,我对查尔斯国王犬的遗传疾病进行了自己的调查。
这些人工培育的品种犬有着严重的基因缺陷,以至于它们有很大概率患上脊髓空洞症——最痛苦的疾病之一——
它们头骨无法容纳大脑,导致神经源性损伤,并伴有异常敏感的感知:衣服或项圈的轻微触碰会导致严重的不适。
培育者对基因的不当操作还会导致这些狗非常容易患上遗传性心脏病和剧烈头痛。
基因的长期影响和处理不当的潜在危险都让我大吃一惊。
我为遗传生物学的伟大和危险性所着迷,对了,我最近还在学AP生物。
说来奇怪,我并不热衷于背知识点或者单词,但生物相关算是个例外吧。
不能说一定擅长,但偏爱是真的。
冉冉同学学AP生物时的笔记
2017年小学毕业,我无意中了解到武汉三牛中美中学,父母也带我走了一圈像武珞路中学给我发OFFER的学校。
最后,我选择了三牛,觉得它适合我,也感谢父母尊重了我的意见。
在三牛的这几年,分别总结了一个词语。
七年级:踏实。八年级:平衡。九年级:挑战。十年级:探索。十一年级:沉淀。十二年级:自由。
七年级刚刚开启中学生活,这一年很充实,除了入学测试年级第一,七年级结束的时候,还很幸运地达到了GPA满分。
冉冉同学,七年级时和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小组展示
到了八年级,我开始有意识的锻炼学习之外的能力。这一年,除了繁忙的学习以外,我还担任了戏剧社社长,竞选上了初中部学生会主席,以及荣誉班班长。
冉冉同学八年级参与初中部学生会竞选
九年级的时候,除了正常的跟班学习,我开始挑战大学先修AP课程,修了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十年级,我开始思考我以后到底想要什么。于是修了文理四门似乎毫不相干的大学先修课程和其他常规课程,并且领导三个社团和两个全球学术赛事。
十一年级是我静下来想要沉淀的一年,除了常规课程,我又修了AP微积分和AP顶石seminar课程,同时参加了数学建模大赛,21世纪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并结合在“比较政治学”所学的知识,重新设计了学校的学生会组织架构,并成功落地了。
十一年级,冉冉同学参加AP顶石seminar课程演示
十二年级,因为申请已经尘埃落地,所以有了很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可以自己规划金钱、时间,安排想做的事情,比如做饭。
三牛这几年,我学会了交流、探索和责任。
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有才华,有爱心的同学和老师,理解了交流的重要性。
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交流是我们得以瞥见另一方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
课上大家一起学习,有小组讨论,有角色扮演,课下我们参加各种活动,比如HOUSE活动、社团、竞赛等等。
冉冉同学(左一)和小伙伴们,组队参加康莱德全球商业挑战赛,最终获创新奖
三牛老师并不刻板,我很喜欢跟他们聊天或者请教问题,在咖啡厅或者教室一聊几个钟头过去了也察觉不到,你能看到他们亲和友善、博学多才的一面。
也是在三牛极具包容性的大环境下,我得以听到各异的见解和想法,听到许多鲜活而各不相同的人生故事,毕竟没有故事听,这个世界真的无法运转了呢。
冉冉同学(左一)九年级时参加NSDA全美演讲辩论赛赛前培训
三牛是一个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舞台。
因为在学校,我有机会接触很多种课程,方便我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潜力和短板。
我在Mr.Tena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将所学的比较政府与政治,美国历史,中国政治等等知识,结合国内部分高中的学生会架构,进行调研和分析,重新架构和设计了学校的学生会选举政策,并在团队成员的建议下,优化了版本。
冉冉同学宣讲学生会竞选方案
也是在这种“鼓励尝试”的环境下,我创办社团,制定手册规范,积极组织线上辩论赛;万圣节“鬼屋“和“鱿鱼游戏”主题闯关屋的设计,都是我结合想象与现实的得意之作。
冉冉同学策划了2021年万圣节“鱿鱼游戏”主题闯关屋
Last but not least:责任。
责任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
每次团队合作都是我珍惜的经历。
刚开始担任类似队长的职责,我是想提升领导力,后来更多是关注这段经历本身。
想做好大家认准的目标,想倾听成员们不同的想法,想最后大家一起吃个火锅。
2021年,冉冉同学(左二)和戏剧社成员,成功演出原创英文话剧《Jocker》
(注:我的申请结果不好也不坏,有瑕疵,也有做的好的地方,仅供参考,自行判断)
看到别人的申请建议中经常提到标化,那我也小小的提一嘴。
虽然我的分数不是很高,但我也的确没怎么花心思在上面,SAT是在考试前大半个月开始准备的,托福更是顺其自然。
我的个人感受是——前期的分数提升是可以凭借学习AP,阅读等自然积累提升的,当然后期或许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虽然尽早准备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请不要在标化上面过于焦虑。
然后就是,早点想好自己要什么,多多去实践。
有一个明确的专业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做准备和策划,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不同的方式也未尝不可。
最后,祝各位前程似锦,得偿所愿。
*感谢冉冉同学、三牛升学指导中心王芸老师对本文提供的信息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