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系列文章|在儿童博物馆中学会包容与关爱

2021-07-20

关注

作为肩负教育使命的场所,儿童博物馆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为每位儿童带来温暖且贴心的学习体验,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积极的价值观。我们认可的最基本价值观之一,便是培养孩子包容和关爱的能力,教会孩子既爱自己,也爱他人,实现价值观的“内外兼修”。


在学会关爱他人的路上,儿童遇到的第一课就是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性。除了在文化和宗教背景上的差异,儿童更容易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更加直观的生理差别:高矮、胖瘦、性别、肤色、以及身体障碍。



在大多数儿童的生活中,深入接触到残疾人士的机会可能寥寥无几,甚至在许多成年人的视野里,提起残疾人士,大家首先想起的可能是在书本里读到的霍金、海伦·凯勒、贝多芬、张海迪等传奇性的伟人。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是偶尔在路上擦肩而过的探路盲人,又或是在路边的乞讨者。仔细一回忆,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多数公共场所中,我们能看见的残疾人士人数十分之少,更不用提能进入人们主流生活、留下姓名的残疾人士。


|海伦·凯勒


这不是一种错觉。在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士占总人口的15%左右,按照2020年的世界人口计算,这意味着全世界大概有近12亿的残疾人士。在中国,这个数字约莫是8千万,每16人中就有一位残疾人士。然而,同样是在中国,有资质的导盲犬数量却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由于社会的接纳程度不高,加上养犬费用高昂,导盲犬的数量远远跟不上盲人人群的需求。全中国约有1700万视障人士,目前在服役的导盲犬却不到200条。截至2019年,全深圳仅有7只导盲犬



这样的数字也许会令读者们感到吃惊。但事实是,残疾人士权益在当今社会中仍然是个很冷门的话题。我们都知道要关爱残疾人士,但却很少人能真的在自己每天经历的现实中,想起残疾人士群,并为他们的方便付出努力。比如,在早高峰的公交或地铁里,大家有没有想到过“赶着上班”这个“噩梦”,对于许多残疾人士而言,是根本无法获得的出行便利和就业机会?比如,当各位在使用手机导航时,会不会想到地图里标记的红、绿、黄等表示交通状况的颜色,在色盲人群眼中都是无意义的?


|爱得文儿童博物馆「神奇动物护卫队」深圳站

|无障碍触摸墙


当孩子在儿童博物馆里观看、收听、触摸、玩耍时,大家有没有想过,有些孩子天生就被剥夺了这样的能力和乐趣?英文中有个词叫做“Awareness”,中文相对应的词应为“意识”。当今社会中,即便残疾人士人数众多,大多数人对于“残疾人士存在”这个事实仍缺乏足够敏锐的意识。


在社会学对残疾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是,真正的障碍并不在生理上,而在心理上。群体心理上的障碍和忽视,反映到了社会结构中,具体表现为福利措施和支持措施的不足。由于公共设施的不便,让残疾人士没办法安全、方便、体面地出行,迫使大部分残疾人士无奈地“隐藏”起来,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换句话说,从来就没有“残疾人士本就应当被归类为‘残疾人士’”的道理。相反,是这个世界被建成了特定的模样,才导致了特定人群被排挤至边缘之外,有了“残疾人士”的称号。


|2018年苹果制作13款残疾人士专用Emoji表情


我们应该发问:“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被构造,才能欢迎和容纳更多不一样的人群?”


切实的方法有很多,不过长期看来,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到教育,回到“从孩子开始”。教会孩子“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和“爱他人”,是改变现状的重要路径。


如何能满足残疾儿童的需求?当健全的儿童与有特殊需求的残疾儿童相遇时,以怎样的方式共处才是合宜且尊重的?众多儿童博物馆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回答着这个问题。


从场馆设计到展览设计,儿童博物馆都会着眼于照顾“每一个”儿童的需求,这不仅包括行动上有困难的孩子,也包括在心理层面受到过创伤,或者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在孩子们成长的环境里,如果少数群体或者“弱者”的权益能被更多地考虑,那包容和关爱就会自然而然融入到他们的价值里,被视为应当。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温暖而柔性,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体面和尊重。



 细节指示传递出的关心

对于有残疾的儿童来讲,儿童博物馆带来的不只有乐趣,还有可能会有压力和焦躁。比如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来讲,异于常人的感官敏感程度,让他们对较强的光线和较大的声响都难以忍受。对于腿脚不便的儿童,如果没有专门的通道,或者展具的高度不合适,他们在场馆内的行动也会受到限制,无法像普通孩子一样自由奔跑,尽情探索每一个展具。


儿童博物馆并没有把这些孩子排除在外,而是努力成为残疾儿童可亲近的日常游玩场所。在参观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残疾人士停车位、无障碍通道、消音耳罩、手语翻译、轮椅租借服务……儿童博物馆还为家长和儿童准备了参观绘本以及感官地图等,让家长和儿童在到馆之前,能对场馆内容和环境有预期,同时能根据儿童具体的需求安排参观路线。


拿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为例,“场馆参观绘本”详尽地描述了从停车场开始的所有设施设备和参观内容,为参观者建立了合理的心理预期,同时也告知了场馆的规则。“感官地图”把场馆的各个区域的感官特点标示了出来,比如声音嘈杂的区域、光线明亮区域、强烈气味区域……这样的提示为特殊需求的家庭提供了参考,避免了不确定环境对儿童带来的刺激。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的场馆参观绘本(上)和感官地图(下)


● 残疾儿童专场活动

大家可曾想过,我们每天赖以生存的“时间”概念,其实也是人为的设定?而常人拥有的时间观念,例如应该花多少时间做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做什么事等,也都是在健全身体的生活节奏上建立的。换句话说,我们所了解的时间,是在健全中心主(ableism)的框架下运作的时间。相对应地,社会学家提出了"Crip time"(残疾时间)的概念,指的是对于生理或心理上有残疾的人群而言,时间可能会在全然不同的轨道上运行。不仅做一件事的时间可能会变长,这类人群的人生事件顺序和人生规划,都会因为种种障碍而受到影响,与普通人的人生体验不同。


|《残疾时间》罗伯特·麦克鲁尔著


因此,在时间上允许残疾人群的特殊性,不但显示了对他们的尊重和包容,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提醒:当下精英社会对压榨时间、压缩时间的疯狂追求,真的是合理的吗?


很多儿童博物馆会专门为残疾儿童预留场馆时间、开设工作坊。让他们在适宜的环境和引导下,得到丰富的学习体验。位于纽约的儿童艺术博物馆为自闭症的儿童专门开设了免费的艺术课程,根据自闭症儿童精细运动的特殊情况,提供更适合他们使用的工具和环境,引导他们通过艺术进行自我表达。


|纽约儿童艺术博物馆的自闭症儿童专场活动


美国的丹佛儿童博物馆同样会定期举办残疾儿童的专场活动。在每两个月的某天,博物馆会在下午4:30分至7点30分减少客流数,调小嘈杂的背景音乐,为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营造“低感官的夜晚”(Low-sensory Evenings)。这样一来,孩子们无需强迫自己适应健全儿童的玩耍节奏,在这三个小时中,他们能够安心、自信地快乐玩耍。


根据残疾儿童父母的反馈,这样的专场活动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们而言是无比宝贵的——“我的儿子一直在重复提起这个美妙的夜晚。终于,我们找到了一个诚心保护他,不会让他崩溃的地方。”


 用展览为“了解”架起一座桥

体谅和包容需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如何让一个健全的儿童了解残疾人士的世界,让他们能换位思考他人的需求?儿童博物馆尝试的路径是“沉浸式体验”。


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率先举办了关注残疾群体的体验展。儿童在道具和场景的辅助下,可以亲身体验残疾人士的生活,比如体验盲人如何行走。儿童体会到当人在失去视力、进入黑暗时会感到慌乱和紧张。这个体验也能让参观者进一步体会到无障碍公共设施的重要性,理解为什么要修建并维护盲道。


|儿童在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体验盲人行走的困难


在日本大阪儿童博物馆里的社会生活展厅,儿童可以体验坐在轮椅上搭乘公共交通的感受。残疾人士肢体的不便会让出行困难,比如在上下公交时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占用更大的空间等。通过博物馆里切身的体会,帮助儿童们建立起更多的耐心和理解。


|儿童在大阪儿童博物馆体验坐轮椅出行


以色列儿童博物馆把此主题的体验开辟出了新的角度和深度。馆内有三个话题围绕着包容性而展开:黑暗中的对话,缄默的邀请,和时空的交流。“黑暗中的对话”由盲人导览,参观者带上眼罩,跟随导览体验黑暗的世界。视觉的丧失,带来了其他感官的强大。“缄默的邀请”是由聋哑人导览,在静默中,所有参与者需要靠着除了语言以外的方式进行对话。参与者会惊异于身体的潜能,重新思考语言的意义。“时空的交流”不同于前两者,不是与传统意义上残疾人士的对话,而是与老人的对话。


|观众在以色列儿童博物馆体验聋哑人和盲人的生活

事实上,残疾人士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指代的是生理上有缺陷因而行为不便的人群,但在广义上,残疾涵盖了所有在因某些特征在社会里受到歧视、压迫和不便的人群——老人、儿童、智力障碍人群、口吃人群、少数民族族裔、女性、同性恋者……有句话说的是,“所有人都终将迈入残疾。”即便听上去很遥远,“残疾”其实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中都会带有的属性和经历的阶段。因此,认知它,了解它,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极其重要。


通过参与这些包容性主题的展览,参观者可以了解到一个重要的概念——“残疾人士的世界有着不一样的精彩”。与残疾人进行直接对话后,孩子们原本的陌生和抵触会演化成熟悉与理解,发现原来这些人就在自己身边,演绎着属于他们的美妙生活。一座由共情和理解所搭建的桥梁,已然将双方的内心连结。

|爱得文儿童博物馆「神奇动物护卫队」深圳站

|无障碍观展体验


● 从小开始的学习

关爱和包容是品格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实际上,这个关爱和包容不仅仅是只对残疾人士,也可以放大到对所有有着独特特点的人。这种品质应当从小开始培养。在一些西方国家,很多学校提倡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理念,也即让一些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也能走进学校跟普通孩子在一起上学。这种共同的学习经历,可以帮助所有孩子成长。虽然在中国,可能有一些学校还没有能力和条件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服务,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学校和家庭中开展一些活动来唤醒大家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孩子们在融合教育的教室里上课


活动一:角色扮演

介绍“新朋友”进入教室,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与众不同,比如有坐在轮椅上的朋友,听不见的朋友,说不同语言的朋友……通过老师的介绍,儿童可以借助道具和游戏体验了解“新朋友”的不同和特殊的需求。把“新朋友”融入儿童的角色扮演区域,在游戏中不断强化换位思考和同理心。


活动二:访谈活动

如果可能,可以邀请社区里的残疾人士或老人到学校做客,让儿童跟他们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和需求,也学习他们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这个活动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当发现了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后,儿童可以尝试为这个问题设计一个解决方案。设计思维的第一步就是要感同身受,真实了解用户,急人所急。



活动三:盒子里的我

在学校中,同龄的孩子们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很早戴上眼镜,有的长得高,有些体型略胖……这个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进行深入沟通,相互了解。儿童可以放置物品于盒子内,通过物品的展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特别之处。对于倾听的同学来说,通过了解同学,他们能感知到人与人的不同与相同;对于分享的同学来说,可以打开心扉,直接面对困扰他们的事情,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态。在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就某一个出现的话题与学生对话,提供正向引导等。


活动四:从绘本里学习包容

有许多儿童绘本专注于探讨关爱和包容的主题。如果你是一名家长,可以购买此类绘本,带着孩子在家中阅读并进行思考和讨论。在亲子交流中,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儿童价值观。如果你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妨将此类绘本/书籍带入课堂,尽早教会孩子们求同存异的方法和意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相关绘本


活动五:你演我猜、蒙上眼睛摸东西

把“沉浸式”体验搬回家,其实只需要几个简单的亲子小游戏。


你演我猜

规定孩子不能说话,只能通过肢体动作描述一个物体或者行为,父母负责猜测。可以指引孩子从简单的动物开始模仿,逐渐升级难度到日常物品。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更可以让大人和孩子一起体会没有声音的世界。

|爱得文儿童博物馆「神奇动物护卫队」深圳站

|无障碍公益日


蒙上眼睛摸东西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蒙住孩子的双眼,让孩子在家中慢慢行走,触碰日常用品。问孩子:能不能摸出来这是什么?如果看不见,走路是不是会困难很多?会不会感到害怕?需要用到什么样的工具辅助才可以行走呢?

设身处地,往往是引发共情和理解的最直接路径。


|爱得文儿童博物馆「神奇动物护卫队」深圳站

|黑暗体验游戏


活动六:认识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这一概念是由联合国于1974年提出的新主张,强调在现代社会,一切建筑设施和设备都应考虑到残疾人群或活动能力减退的人群的使用便利和需求。美国将“无障碍设计”叫做“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英国叫“包容性设计”(Inclusive Design),北欧叫“给所有人的设计”(Design for all)。在亚洲,目前无障碍设计较为出色及全面的国度为日本。


|日本东京羽田机场的无障碍厕所

|日本商场手扶梯前方便老人的黄色扶手


很多时候,无障碍设计是在大家所熟知的基础设施上,添加一些部件,或做一些小的改变,例如上图厕所内的黑色扶手,可以方便视障者和腰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厕所。同时,出行便利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即便是这些微小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一位残疾人士的命运。如果我们对这些细节缺乏关注,会很容易忽略这些小添件背后的大意义,从而导致盲道被占、导盲犬被歧视等不安全、不友好的现象。因此,带着孩子认知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无障碍设计,或者带着孩子畅想可能的无障碍设计,是履行公民责任,同时培养爱心和创造力的好方法。


|无障碍楼梯设计,注意到中间的平坡了吗?

|若平日里平直的楼梯扶手有了直角,会怎么样?

|高德地图的无障碍设计:“色盲模式”

|电梯里凸起的盲文标示,红绿灯下的盲人过街音响装置,街道上的盲道


海伦·凯勒在自传《我的人生故事》中回忆到,她的第一次阅读发生在7岁那年,也就是她因病失聪失明的第六年——“起初,我只有很少的基本凸印书,包括几本启蒙读本、一本儿童故事集和一本关于地球的书《我们的时间》。我把这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后来凸印的单词都被磨烂压平,几乎无法辨认了。”对知识这般饥渴的海伦·凯勒,最终和耳聪目明的同龄人一起竞争,从哈佛大学女子学院顺利毕业,终生投身于盲人的教育事业。


海伦·凯勒的成功震惊了世界,但她从不认为她的成功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恰恰相反,她认识的第一个单词,是无比耐心、天使般的沙利文老师在她的手掌心写下的;她在大学时期上课,也是依靠沙利文老师快速将教授的每一句话语在她手掌中拼写,在“猎狗追野兔”般努力的追赶中完成的。海伦·凯勒一生都是靠双手去认识世界,但若她的双手无人指引,无人安抚,她或许从不会有得到知识的机会。


|幼年的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


在这个世界上,有近12亿的残疾人,而这当中的所有人,都有潜力成为改变世界的伟大人物。但目前社会接纳度和设施便利度的不足,使得大部分残疾人与机会失之交臂。为了让更多人重拾应有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儿童开始,培养关爱和包容残疾人的价值观。通过儿童教育,整个世界会逐渐变得更加宽容,也会因宽容而收获更多有价值的人才力量。


说到底,残疾人士也仅仅是人类无数多样性中的一种标签。每一个人,无论身份和特质,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值得被保护和尊重。通过创造无障碍环境和营造沉浸式体验,儿童博物馆的长远目标是教会儿童用同理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当所有人互相关爱和包容时,一个温暖的社会才能让每一个个体绽放出特别的光芒。


愿每一位大人,都能成为其他人的沙利文老师,为他人带来爱和支持。愿每一位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沙利文老师,在被爱中,学会爱。


参考文献: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disability

https://interactives.prb.org/2020-wpds/

https://cmany.org/schools-and-community/access-programs/inclusive-saturdays/

https://www.childrensmuseum.org.il/eng/pages/childrens_activity/dialogue_in_the_dark.aspx

https://www.sohu.com/a/367393471_825773

https://www.mychildsmuseum.org/low-sensory-evenings/

//shenzhen.sina.com.cn/news/n/2015-05-04/detail-ichmifpz0803007.shtml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