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论语》教育智慧:让学生养成善“问”的良好习惯

2021-11-29

关注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为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个究竟。有人说:“谁说鄹县那个人(指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孔子听了这话,说:“这就是礼。”

感悟:“学问”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学,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实践学习,从而掌握大量有用的知识;其次是问,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和不懂的问题,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从而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深谙此理,他在学习周礼的过程中,不仅系统学习和整理了周朝保留下来的大量文献资料,而且亲身实践,在参加鲁太庙举行的大典时,不耻下问,实地印证自已在文献中学来的关于礼的知识,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可惜,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一优良的学习传统并没有在教育中得到很好地继承。我们经常见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知识传授任务,常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顾让学生被动地听课、被动地记笔记,学生既没有问的时间,也没有掌握问的方法,就像一架装载知识的机器,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奉为绝对真理。

这种没有思考,没有疑问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许多学生变成了只会依赖他人、没有主见、 “读死书”的书呆子。将来走向社会后,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变成了一堆毫无生机的死知识,不但不会对解决实际问题发生任何作用,而且会缚束学生的手脚,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学和问是学习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们培养的许多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之所以有知无识,有知无能,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许与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教会学生问的方法、养成问的习惯有直接关联。

“学”是积累,“问”是探究,是印证,是更高一级的学习,只有将学和问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让学生养成“问”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问”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的质量,而且可以激活学生沉睡的大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朱子读书法明确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无疑”说明不会读书,不会思考,需要教给他方法,教他学会独立思考,使之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办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如此才能变成“无疑”。清末大学者戴震曾指出:“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他的意思是说,读书人头脑要清醒,别让人家忽悠你,也别自己蒙自己。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郎说:“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孩子的问题越多,发问越多,容易调动大脑、激活大脑,防止大脑僵化,思维僵化,这就需要孩子拥有一颗好奇心,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问”当然要抱定谦虚谨慎的态度,提问者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问题,被问者也要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将自已的知道东西和盘托出,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可以展开更深入的讨论,这就是对待学问的正确态度。像孔子那样入太庙“每事问”,以至于遭来众人的讥笑,却认为是“礼”,这是一种更为谦虚的态度,也是更高境界的“问”。

如果自作聪明,不懂装懂,在有些事情上则往往会“失礼”,比如我们到国外参观考察或旅游,对于某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风土人情,凡是看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多学多问,如果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则往往会有失大雅,给自己脸上抹黑。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