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根治“恐辅症”,父母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2022-02-23

关注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令人哭笑不得:上海的一位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因孩子作业做得不理想而动怒,但又舍不得打孩子,这位家长无从发泄,就用力捶墙,没想到把自己的手捶骨折了,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正常工作。

近年来,因辅导孩子做作业导致家长自我损伤的案例层出不穷。说起陪孩子写作业,不少家长都有“心酸史”。“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常被孩子专注力不够、效率不高、错误不断等问题困扰。不停地催促、无端的批评、严苛的指责甚至体罚,不但让家长患上了“恐辅症”,危害自身健康,对孩子的学习也毫无帮助,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产生这种现象,是人的“情绪”在作怪。一项研究表明,大脑中产生各种情绪的部分很早就发育成熟了,所以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但对情绪进行管理、抑制和分析的部分,即掌管理智部分的“理性脑”脑区,要到20岁以后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与孩子相比,父母作为成年人,“理性脑”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应该有控制和处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既然父母处理情绪的能力更强,理应担负更多处理双方情绪的责任,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泛滥,淹没孩子的情绪表达。从这一角度讲,根治“恐辅症”,父母既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完成作业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是一个不断出错和纠错的过程。对知识理解有偏差、做错题时,孩子非常着急,情绪反应也会十分激烈,如果此时父母大吼大叫,孩子就会更加急躁、不知所措,久而久之,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肯定是有原因的,此时,家长应该控制情绪,学会暂时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个缓冲期,等双方平静下来,父母再与孩子一起分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然后采取切实的应对办法。

其次,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讲就会、一做就对,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就会情绪失控。因此,家长不可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以及智力水平,坦然接受孩子将来成为普通人的现实。家长不可好高骛远,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要引导孩子学会脚踏实地,从实现一个个生活和学习中的小目标做起,逐渐实现人生的大目标。只要孩子努力了,无论结局如何,都应当得到家长的赞许。

再次,不可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要以肯定和激励为主。一些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常常采用“你真笨”“你比我差多了”“谁谁比你强多了”等具有刺激性的语言,这些话语除了能让家长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外,对孩子没有任何激励作用。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发现了一种“习惯性愚蠢”的现象: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并因此丧失自信心,产生无力感,坚信自己就是“愚蠢”的,他人也会觉得他们“越来越笨”。生活中,家长不经意的做法和坏习惯,就像是为孩子“套”了一个罩子,将孩子一步步推向“越来越笨”的境地。因此,家长不可对孩子冷嘲热讽,要以肯定和激励为主,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