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51个娃设53个班干部”的关键点在哪儿?

2022-09-13发布于河北

关注

01
这两天,一位四川家长的一则小视频火了。
该家长说,自己家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就在班级群发了“班干部竞选岗位表”,为全班51个孩子设置了53个岗位!
“老师为了公平也是煞费苦心了!”
02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里面的“班干部”虽多,但绝大多数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班干部,而只是将班级的日常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并把每个岗位赋予了一个看起来像干部的名称。
真正的班干部,还是排在前面的诸如班长、大队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那几个。
这就像在一座政府大楼里面,每个人可能都称为干部,但楼里有首长,有各部门的负责人,也有大门管理员(门卫),这些“干部”之间,有着本质不同。
实话实说,如果我家孩子在那个班读书,我更愿意让孩子当班长,而不是当后门管理员。
03
其实类似班干部的设置,我在十几年前就看到过。
在孙道荣的一篇题为《担当》的文章中,介绍过一位从日本来的小朋友。
据说在日本小学的班级里,有“擦黑板担当”,还有“整理担当”“保健担当”“电气担当”“卫生担当”“门窗担当”“帮忙担当”等等。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像上面的班干部岗位一样,每一个“担当”,对应一个管理或服务的职责。
我没去过日本,也不认识在日本上小学的孩子,但不管这事情是不是真的,我都觉得这个创意非常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担当”都是轮换着做的,文章里的那位小朋友,几乎什么岗位都做过。
而这一点,才是“全员班干部制”的关键所在。
04
班干部定期轮换,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做不同的岗位,可以有效避免“阶层固化”。
尤其“管理岗”和“服务岗”的轮换,更为重要。
大家的职责不是一成不变的,权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月你管这个,下个月就可能他管,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岗位的附加值对学生个体带来的影响。
说得通俗或世俗点,你今天是班长,明天就可能不是了,就不用拍你的马屁。
你今天管后门,明天可能是班长,谁也不敢看不起你。
另外,工作的轮换也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共情”的心理。
亲自干过某一项工作才能体会到那项工作的不易,就像让从车里往外扔东西的司机当一天清洁工,他可能更容易理解清洁工的不易一样。
05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管理工作,都适合当班长。
这话没毛病。
但我们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不就是锻炼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么?
从这一点上讲,对于那些管理能力偏弱的同学,不但应该当班长,还应该当的时间更长一些,以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到更多的管理经验。
这样做,比一个能力强的同学一下子当一年甚至几年班长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在学生时代,我们的教育者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尽量多的尝试、锻炼甚至试错的机会。
所以,如果“全员班干部制”是“皇帝轮流坐,明天到我家”,那么是值得肯定的创新之举。
如果一次竞选之后就固定或基本固定下来,那么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没啥大用。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