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孩子被夏令营教官“泼冷水”引争议:伪挫折教育,是给孩子的毒药

2023-08-04发布于北京

关注

近日,有条视频引起争议,成都某夏令营,孩子排队被教官泼冷水,直至全身湿透。

视频显示,孩子站在水桶前,站得笔直,在教官带领下喊着口号,教官不时舀水猛浇在其脸上身上。

有孩子下意识躲避后被连续浇水,也有孩子在水的冲击力下趔趄后退。

视频看得人心疼,有网友表示,这不是锻炼,这是惩罚,可能给娃造成心理阴影。

随后,夏令营工作人员回应,这属于抗挫折训练项目,训练结束会马上给孩子换衣服喝姜汤。

然而,“泼冷水”式的行为,除了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以外,并没有丝毫的教育意义。

很多家长都走入了挫折教育的误区,认为“孩子从小就是要接受挫折教育,家长只有多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才能帮助孩子练就强大的内心。”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而错误的挫折教育,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强大,还会给孩子带来匮乏感、挫败感,让孩子变得自卑、怯懦、缺乏安全感,反而失去了对抗挫折的能力。

被误解的"挫折教育"

知乎上有人问:

冬天故意用电动车送孩子,是挫折教育,还是对孩子的伤害?

有个回答一针见血:挫折教育,不是没有苦去给孩子硬找苦吃。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生活太安逸,身心缺乏承受力,只有多打击,才能让孩子强大。

于是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虎妈”、“狼爸”出来上演“折磨孩子”的闹剧。

四岁宝宝,在爸爸要求下,参加10公里马拉松,结果脚被磨起血泡,累得生病好几天;

七岁女孩,被妈妈扔进沙漠徒步,结果一天下来,浑身长满疹子,皮肤严重晒伤;

家里条件明明不错,却故意哭穷,什么都不给孩子买;

见孩子挑食,就饿他一天,再带他去菜市场捡菜叶吃。


那么是什么误区导致了父母“错误的挫折教育”呢?


误区一:认为“挫折教育=打击教育”

很多家长都觉得“挫折教育”就是不能一直夸奖孩子,如果一直夸奖,就容易让孩子骄傲、自满。


比如,孩子如果考得很好,家长为防止孩子骄傲、自满,就会故意对孩子说“这次第一,下次可不一定了,千万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知道嘛”或者“你只是考了第二名,又不是第一名,下次要努力,考第一”......


孩子的满心欢喜,瞬间就像被浇了一盆凉水一样,哇凉哇凉的。


孩子如果考得不好呢?家长就会说:“让你不好好学习,这次考砸了吧”或者“你看看别人家的xxx,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几,你就不能学学人家”.......


孩子本来沮丧的心情,更加难过了。


父母自认为自己是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会让孩子考得好时不自满,考不好时努力上进,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人为制造的“挫折”,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在父母的打击下,孩子们感受到的只有窒息和绝望。“打压教育”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信,失去动力只想“躺平”,面对困难不战而败。

误区二:认为“挫折教育=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

还有些父母,为了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遇到挫折时,袖手旁观,以为孩子自己独立面对过挫折之后,就不会害怕挫折了。这也是父母对“挫折教育”的误区之一。


孩子本来就还在成长中,他的心智、经验、能力都不足以让他们应付突如其来的挫折。


当父母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他们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他们不会变得越来越坚强,只会觉得越来越无助。

 

小心孩子“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使个体产生的那种无能为力、无力改变的心理状态。

这一观点最先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他利用狗做了一系列实验。


第一次实验中,将多只狗关在不同的笼子里,一起进行实验。只要一出现蜂鸣的声音,工作人员就会对狗进行电击,这时候无论狗做出什么行为,电击都不会停止。持续一段时间后,部分狗就放弃了抵抗,不做“无畏地挣扎”,只要蜂鸣器一响,它们就会趴在地上,被动地承受电击。


第二次试验中,换了个环境,加了一个附加条件:这时候有门了,而且狗在里面是可以打开的。但是,经过实验,那些听到蜂鸣声的狗并没有做任何措施去改变被电击的现状,还是习惯性地趴在地上,被动地承受。


经历多次实验后,塞利格曼发现,狗在第一个实验情境下习得了“无论做什么,也无法改变后果(被电击)”的经验,所以即使换了一个环境,它的这种经验已然已经根深蒂固,丝毫不觉得改变有用,也就没啥行动了。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同样,“习得性无助”在人的身上也会发生。


人们会在遭受了多次打击以后,放弃努力,被动承受“一件不好事情”带来的结果,同时也不会去做任何的主动尝试,因为内心会觉得做了也是白做,结果无法改变。


就像塞利格曼教授实验中的狗一样,如果孩子反复经历父母错误的“挫折教育”,会产生一种无论我做不做努力,最后都不行的信念,他们就会放弃尝试,自暴自弃。


一旦遭遇真正的挫折,就会直接被眼前的“大山”吓倒。因为过去的挫折教育给了他一种“信念”——我就是不行的。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挫折教育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培养孩子的抗挫力,让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自我修复",保有一颗快乐而幸福的初心,是非常重要的。


(1)分解目标,让目标"够得着",避免经历过多挫败而丧失信心


小侄女现在在上小学四年级,成绩一般,常是80几分,在班级中游。她的爸爸为了鼓励她,就和她承诺:"等你什么时候考到班级前十名,我就领你去迪士尼乐园玩",小侄女开心地不得了。


但是一年下来,几次考试的成绩并没有明显的进步,迪士尼乐园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小侄女非常沮丧,在学习上好久都没打起精神来。


奖励孩子并没有错,但是家长在设置目标的时候,最好是"跳一跳就能够到着"的程度。这样完成一个目标后,再开始下一阶段的目标。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一书中把目标比做篮球架,如果高度在三层楼那么高,那孩子肯定是要么投几下意思意思,消极怠工,要么发现用尽全力也投不进,从此丧失信心,产生反感。就像小侄女一样,慢慢失去了争取的动力。


篮球架也不能太矮,如果把篮球架设置成和孩子一样高,孩子能一投一个准儿的话,可能孩子一开始觉得有趣,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没什么挑战性,从而觉得枯燥厌烦。


篮球架的最佳高度,是让孩子努力投篮才能够投进去的高度,这样的高度能够激起孩子的征服欲,还能偶尔尝到甜头,从而建立自信心。


(2)科学地夸奖,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最强大脑》科学评审、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Dr.魏在每次有人夸奖他的女儿时,都会小心翼翼。


当有人夸他的女儿"真有音乐天赋",他就会当着女儿面再夸一次:"她在弹琴方面还是很努力的,她觉得音乐非常优美。"


当有人夸他的女儿"唐诗背得真棒",他就会再补充一下:"她花了不少时间呢。"


Dr.魏解释说,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夸奖方式,两种夸奖方式会引导孩子形成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前者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后者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如果一个人取得了成绩,认为都是自己先天的天赋在起作用,那他多半不愿意再去努力,甚至惧怕因为失败而导致天赋被怀疑,便不去尝试有挑战性的事。

相反,如果取得了好成绩是因为努力的结果,那么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他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愿意接受更高的挑战。


科学的表扬是表扬"努力",而不是表扬"聪明"。这样的表扬能够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让孩子不惧怕挫折与困难,不断接受挑战。


(3)科学地鼓励,培养孩子的"黑匣子思维"


《黑匣子思维》一书中提到:

"成功者往往对失败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看法,他们像普通人一样为了成功而努力,同时又熟知失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多么不可或缺,他们选择接纳失败,而不是回避它。"

贝克汉姆从小热爱足球,他在9岁那年就开始练习任意球。他和爸爸把公园里一个小屋窗户上的钢丝网当成目标,而爸爸站在小贝和目标之间,让小贝绕过自己踢出弧线球。小贝不断增加距离,10米、20米、30米……慢慢地,距离越来越远,他踢球的力量和速度也越来越足。


小贝在那个公园里踢了至少5万次任意球,他说:"我一想到任意球,就会想到那些失误,在掌握诀窍前,我射失了无数次。"


这就是黑匣子思维,他愿意直面困难和挫折,朝着目标每次进步一点点。


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失败只是"暂时的"。我们可以像黑匣子一样,从暂时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提取方法,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如果处理得当,这些挫折就是人生精彩的插曲。


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各种小插曲中,成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