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个pool?
最近面试了一个高中生,非常想来实习,背景也很好,中东某国国际学校的中国学生,拿到了传统美国常春藤学校的本科全奖。
她自己最骄傲的活动是在当地做了一个关爱青春期少女生理健康的项目,连续做了三年,也确实给不少人带去了帮助,但好像这种活动放在国内可能也就稀松平常。
聊起她认为拿到全奖offer心得时,她觉得还是自己的unique:疫情期间独自闯荡中东小国(偶尔还有点儿国内冲突)、这所国际学校中国学生极少、她非常好地融入到了当地社会;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她表现出了奉献的精神等等。当然,老美的学校在他们国家,他们学校每年也都有一定的招生名额,且没有那么卷。
与其聊天过程中,我就在对应国内情况,不管是原先的高考移民,还是北京/上海的户口,还是所谓的提前招生/特招,还是部分人冲击DSE,包括现在幼升小、小升初的摇号中的教师子女、举办者名额等,其实核心逻辑就是你的出身,或者说你在哪个pool。
不同的池子意味着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机会,而怎么样进入到这个池子则隐约成为了教育内卷的底层逻辑。
由此联想,其实很多学校也分在哪个pool,各类认证,各类联盟,各类奖项,当然某些时候这些代表着对办学质量的认证,但有的时候真的是为了进而进,为了通过而通过。
老师们疲于应付准备各类材料,校长们疲于应付各类检查,学生们疲于应付各种比赛,而很多时候好像真的忘了出发点在哪里。
撇除教育对个人精神的熏陶、对文明传承的重要性等等之外,很多场景下,教育还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好工作在70%的情况下是个体怎么样为公司或某个机构创造实际价值,背后核心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诚然,从有些固定pool里(比方说本科QS前20)挑选出来的学生这方面能力更强些的概率更大些,但也真不是绝对的。
更准确地说,不同的工作其实对于学生的能力需求还是不一样的,也不能一味地唯名校pool论,更何况好像从就业去向来看,考公务员成为了绝大部分毕业生的第一选项。
我国的教育政策导向里有一句是要让学生都有人人出彩的机会,我在想这背后有三个最基本的逻辑,一有足够大的舞台;二要有相对公平的表现环境;三有工作无贵贱、生活无高下的社会价值体系。
在现在分pool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教育相对公正的公平正义,确实有比较大的挑战,这是教育工作者如何真正实现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思考。
Anyway,太阳升起,还是想想我要进哪个pool。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