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985”不过三代?

06-28 08:23发布于河北

关注


01
看到一段视频,是窦文涛做的访谈。


在访谈中,华大集团CEO尹烨说:


“富不过三代,985也不过三代,我问过好多人,复旦、北大、清华,连续三代的几乎就没有。”


不知道尹烨是不是做过调查,但即使事实真的如他所言,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连续三代都参加高考,至少需要46年的时间跨度(毕业即结婚,结婚1年即生子,标准年龄入学,18岁参加高考,一点儿时间都不耽误,大家可以自己算)。


而我们恢复高考,至今也就刚刚46年。


所以,连续三代985,从时间上讲还不可能。


更不用说,“985”是我们国家1998年5月才提出的概念,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个说法。


这么算的话,第一代考上985的学生他们的孩子最快也就刚刚参加高考,第三代需要20多年后才出生,何谈三代985的问题!


02


当然,在取消高考之前也有高校,甚至解放前也有高校。


但那时候大学的录取率极低,能考上清北等名校的更少。


特意查了一下建国之后高校招生的数据,连专科都算上,每年也就招几万人十几万人,能招二三十万的是少数年份。


那时候的名校招生肯定更少,不像现在一所大学的在校生就有几万人的规模。


比如清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也就招几百人上千人。


而现在每年985高校的本科招生人数就超过了20万。


且不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名校大学生的子女中有一部分人没有机会参加高考,就算都顺利参加了而且他们自己以及下一代也都考上了名校,放到现在招生的庞大基数中,也是很小的一个比例,这是正常现象。


03
我感觉,尹烨大概想说的是所谓的智商“均值回归”理论。


“均值回归”本是金融学的一个理论,现在经常被人用到智力遗传方面,认为上一代人特别优秀或特别差的话,他们的下一代会向平均值靠拢。


网上经常有人炒作,说一对博士夫妇却生了一个“学渣”之类,认为这是“均值理论”在起作用。


其实,智商是不是符合“均值回归”理论是存在争议的,或者说,不一定正确。


就算是正确的,普通的博士、普通的985毕业生也说不上就达到了人类智商的极限,很多人其实智力平平,只是比普通人努力一些而已。
他们生个不太聪明的孩子,也很正常。


诚然,人类的智商不可能总是强强联合越来越强,会有一定的极限,但也不可能老子是天才儿子就一定差很多。


总的说来,两个学霸生出一个聪明娃的概率,应该还是更大。


就算天才如爱因斯坦,他的儿子孙子也都是名校毕业,并没有变成傻子。


历史上两代人都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至少已经出现了8对之多。


钱学森的家庭乃至整个钱氏家族,学历几乎代代都很高,他的堂侄还获得了诺奖。


那位高姓的音乐人,就一直说全家四代都是清华人。


说连续三代985几乎没有,那是睁眼说瞎话。


04


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顶尖的大师级别的人物,他们后代的成就不如前辈的现象。


这其实很好解释,成为顶尖人物需要天资、机遇、环境等很多变量,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他们的下一代很难完全拥有那些条件,当然成就没有那么高。


而且,正如很多人说“体二代”很少,奥运冠军的孩子很少再成为奥运冠军一样,至少有一个原因是,那些成功的体育人已经给后代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社会资源,不用再辛苦去走练体育这条路了。


那些出色的“考一代”也是如此,那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考上了清北的人,现在很多都已经成为了各界泰斗级别的人物,你以为,他们的孙辈一定还会再挤国内高考的独木桥吗?


“985不过三代”,有时候也是因为人家一代比一代条件好,一代比一代出路多。


对于那些高考成绩不好的人来说,也许“985不过三代”非常具有安慰人的效果。


但不管你怎么说,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985。


将来孩子找对象,我也希望他能找个985高校毕业的另一半。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