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人对生儿子是有执念的,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有。
这一点,从一则笑话就能看出来:
一个男人马上就要做父亲了,人们都向他表示祝贺。
有人问:
“你想要个男孩还是女孩?”
“我并不关心未来的孩子是什么性别,男女都一样,只要是个健康的宝宝就好!”
他回答。
“那么,你妻子呢?”
“噢,她也想要个男孩。”
他说。
笑话的妙处在于那个“也”字,一下子就暴露了男人真实的内心,让前面那些冠冕堂皇的话黯然失色。
02
记得妻子怀孕的时候,有一次做孕检回来,一位同事问是男是女。
我们说,问了医生,但医生没说。
同事听了哈哈大笑:“医生不说,肯定就是女孩呗!”
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多年还记忆犹新耿耿于怀,是因为当时同事脸上的表情。
他家是女儿,他的笑明显让我感觉到,知道我家是女儿之后,他的心里很爽很平衡。
那感觉,就像是他家房子刚着过火,忽然发现我家的房子已经开始冒烟一样。
那种喜悦,是绝对发自内心的,由里及外的,真心实意的。
只是没想到,我家最后生出来的是个儿子。
不知道那位同事听说后有没有失望,但我确实是高兴了好一阵子。
03
但高兴了之后,我也不得不思考,大家都愿意生儿子,但生儿子的好处,到底是啥?
有人说是为了传宗接代。
这个我不太认可。
有点儿文化的人都知道,男人女人结婚,生下的孩子身上的DNA是双方各占一半,生儿子也不占丝毫优势。
即使是古人不懂这些,也有祭祖不过三代之说。
就算我们后继有人,到了三代以后,也没有人再认识你是谁。
除非你足够厉害,家庭祭祀的时候会有你未曾谋面的后人给你的牌位磕几个头,但那更多的已经不是儿子的好处,而是自己厉害的好处了。
死去元知万事空,传不传得下去,能传下去多久,反正你也不知道,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04
生儿子最大的好处其实不在于死后,而在于生前。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的经验总结。
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劳动力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由于男女在体力上的先天差异,再加上男娶女嫁的婚姻制度,使得男性在生产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
家里的男丁多,不管是和大自然的斗争还是和周围人的斗争,都更有利。
过去在农村,如果家里有多个儿子,老人就算日子过得不好,也不会受到别人欺负。
如果没有儿子,则可能是另一种样子。
在养老层面,我们的传统一直是居家养老,父母由儿子赡养,如果没有儿子,将来养老也是一个难题。
所以在农耕时代,生儿子、多生儿子确实是有许多现实益处的。
人丁兴旺,家庭才能兴旺,如果人丁不兴旺,哪怕是兴旺的家族也会衰败,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
你看过去小说里的那些老员外,如果只有一个女儿,要想方设法招个上门女婿来顶门立户,延续香火。
05
但现在很多人已经和农耕生活渐行渐远,在城市钢筋水泥丛林里,已经没有了村落里复杂的人际关系。
人们主要靠社会地位、物质财富等条件判断一个家庭的综合实力,性别因素已经完全弱化。
同时,儿子女儿都有养老的义务,这样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
甚至很多时候,女儿在照顾父母的细心和周到方面,还可能比儿子更好。
当然,在少子化、工作生活压力巨大的今天,居家养老越来越不现实,人们老了的归宿大多是养老院。
生儿育女,已经渐渐不具备“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传统功能。
最多,儿女作用是多出点儿钱让父母住好一些的养老院,或者多挤出时间来过去多探望几次。
所以现在生孩子最大的好处,已经不是在生活中给你多少帮助,而是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一个最亲近的血缘纽带和情感依靠。
这时候,其实生男生女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