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中英教育大PK|当中式教育走进英国课堂,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08-14 09:25发布于广东

关注


最近,电影《抓娃娃》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式教育”的热烈讨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其实近几年,相关主题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社会上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点:中式教育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孩子们渐渐失去了他们这个年龄,本该有的纯真和快乐。


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不由得将其与的西方的“快乐教育”作比较。但有趣的是,尽管中式教育下存在一些弊端,但在一些知名的国际比赛中,中国学生总能名列前茅。


这不禁让人思考,如果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西方的孩子行得通吗?他们能够接受吗?此前 BBC 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就试图解答这个疑问。



纪录片讲的是让 5 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 4 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首先,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学生组成的9年级的班。(英国实行小班制,一个班25人左右,最多30人)


这些学生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统一穿校服,每天早上7点到校,一天学习12小时(是传统英式班的2倍),中间含两次吃饭休息时间,2小时晚自习



除此之外,学生们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讲话,做广播体操、打扫教室、做眼保健操等,这些在中国学校里十分常见的活动,但在英国却是全新的体验。


然而新的教育往往伴随着新的挑战。中国式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强调纪律和高强度的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应试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引发了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担忧。



相比于英式的探索性教育,鼓励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得出结果,中式教育则更加注重效率,老师会将所有重要知识点汇总,鼓励学生抄写背诵。


实验部分同样由老师操作演示,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基础知识。但要想让中式教育发挥作用,学生需要聚精会神,高度集中。而对于这50名英国孩子来说,很困难。



“中国老师对我们期望太高了,总是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一天学习12个小时,还要穿超级难看的校服。”

“中国老师上课太无聊了,我真的没办法集中。”

“我觉得学习三角函数没什么用,在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不如教我们如何交税或者如何找工作。”

“老师讲课节奏太快,根本不管我们听懂没,对于那些聪明的学生,或许他们能很快理解,但我不行。”

“我无法一边写一大段笔记一边听她尖锐的讲课声。”


博航特中学的校长尼尔也坦言:“中式学校会以失败告终,他们会输得很惨。如果中式教育赢了,我们肯定会被送回“黑暗时代”,而这肯定是难以接受的。”



显然,实验一开始,中式的教学方法和英国青少年的文化和价值产就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杨君(科学老师)也承认,这种一板一眼的教学方法,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里,这种方法却是取得好成绩的选择。



而面对如此随意散漫、毫无规章制度的洋孩子们,中国老师同样也表示大为不满。上课唱歌、玩手机、吃东西、化妆、怒摔课本,可谓干啥的都有。为了喝上一口热乎乎的下午茶,甚至直接带来电水壶现场制作,邀请小伙伴共同畅饮。


还有女生因为钟爱的单项组合One direction(流行乐团)有人单飞了,在教室大哭不已。见到此情此景的杨老师惊讶极了,因为她在中国教书时,从没见过哪一个孩子会在考试前夕,因为一个流行歌手退团而哭着离开了教室。



另外一位李老师说,当她把作业发给学生时,她期待学生们能全神贯注地做作业,然而,当她走进教室时却发现一些学生在聊天、吃东西,还有女生在化妆,她不得不强忍着怒火才不至于发作。


时间过半,纪律成为一大难关。


“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中国老师经典名言


对于英国学生“调皮捣蛋”的原因,中国老师分析后认为是源于英国的福利制度。在中国知识改变命运,但在这。因为英国福利制度们提供非常强有力的后盾。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不用学习,吃空山就好。


所谓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走不出的沙漠。中国老师认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决定齐心协力,扭转这一局面。让同学们接触一下中国文化:扇子舞、包饺子、剪纸、九连环、眼保健操,顺带安排上家长会。



在中国老师们的软硬兼施下,一盘散沙的中式教育班似乎开始有了转机。


之前还在吐槽中国教育的兰斯则表示,自己很喜欢学跳扇子舞和中国厨艺,觉得那是她生命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对于逃课的卢卡,邹老师采取“鼓励为主”的对策。他知道卢卡的底子不差,只是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所以选择逃避。所以他告诉卢卡,你很聪明,你有潜力做到更好。


卢卡非常感谢邹老师鼓励自己的话,他说:“当有人说你是一个有潜力的人,你就会觉得我是可以做的更好的,特别当一位老师这么说,那肯定就是真的。”



尤其是先前在体测中丧失信心的乔,在数学课上,率先解开了九连环,邹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使乔成为了全班的焦点,所有人都向他求助,找他聊天。乔表示很开心,因为之前从未有人注意到我。


随着考试周的来临,一些有趣的变化悄然发生,虽然一些学生始终无法适应,觉得自己像是被关进学习的“牢笼”,失去了自由和快乐。但要动真格的时候,实验班的学生也如中国学生一样,紧张备考起来。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笔记之于考试的重要性,有了笔记他们不再需要自己总结重点,只需要牢记老师之前的板书和讲义,复习时便能有的放矢。


中英之间教育方式的较量正式开始,学生们将在同一天考完数学、普通话和科学三门课,最终成绩将将在博航特中学学校典礼上进行颁布。



在最终的考试测评中,中式教育下学生的数学成绩为67.7,普通话成绩为46.88,科学成绩为58.33;而采用传统英式教育的博航特学校,其学生数学成绩为54.84,普通话成绩为36.46,科学成绩为50。


中式实验班的三科平均分均高于英式班10分左右,并且菲利帕的数学居然拿了满分。


中国老师们的任务得以圆满达成,但他们也深知,这 10 分的差距,更多应归因于中式教育中频繁的督促、超长的学时以及严谨的学风。


在此种情形下,毋庸置疑,学生们将会获取更为骄人的成绩。但在投入大量时间去争取高分的同时,学生们也收敛了自身的兴趣,减少了社交活动,损失了个人特长。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尚不足以评判两国教育方式的优劣。此次实验也不过是一次文化交流,互相观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所谓的教育方式实则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其背后涉及制度、文化,乃至资源。



英国教育知多少?


01

英国完善的福利制度


英国是一个福利制度非常发达的国家,英国政府对于英国整体社会福利政策都是比较到位的,在英国福利制度中,英国移民福利大致分为七类:儿童和孕妇福利,伤残或者疾病福利,退休福利,寡妇福利,失业福利,低收入人士福利和社会基金。


这里我们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教育福利。


英国实行11年义务教育,大部分学生是受教育基金资助的免费生。英国大学生中绝大部分(90%)都可以获得政府发给的津贴,学生还能申请学生贷款,获得学费和生活费,较多为免息学生贷款。


部分公立学校提供校车免费接送学生,公立学校还普遍设有食堂,向学生提供营养均衡的低价格午餐。


教育福利也是中国人最为向往的,也是许多华人选择移民英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英国都是“快乐教育”吗?


英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最好的教育往往来源于公立学校,而英国则相反,好教育大部分其实是出自私立学校。据统计,在英国成绩排名的100所学校中,私立学校就占了90%。


而英国的私立学校不仅学费高昂,而且学习竞争十分激烈,与中国的学生相比,可谓不相上下。


英国威廉王子到伊顿公学办理签到手续


以英国最知名的伊顿公学为例,以2023学年为标准,一年费用大约为46,296英镑(约42万人民币)这个门槛就足以把家庭并不富裕的学生拒之门外。且每学期末都会有测试,根据成绩进行等级划分,一旦考不好就有可能留级。


伊顿的学生们作息时间极其严格,他们每天早上必须7时30分起床参加祷告,晚上9时30分准时熄灯就寝。


学习的课程包括英语、数学、化学等常规学科,还要学习艺术、音乐等多门艺术课程,并且要求每人掌握至少两门外语,课程密度十分紧张。学校除了正课,还会邀请世界知名的戏剧家、诗人来校做讲座,以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此外,伊顿对学生的衣着有着严格而详细的规定,有统一的校服着装,学生必须穿黑色燕尾服配白色衬衣、黑色马甲、长裤及黑色英式传统皮鞋上课。除此之外,不同活动和个人用品均有分类,每类均对件数和颜色有着详细的规定。


可以说,像伊顿公学这样的私立学校,是专门为精英开设,目的也是为了培养高尖端精英。你可以像公立学校的学生那样选择不内卷,但这就等于和“精英”无缘了。


所以说,英国并非全然是“快乐教育”的天堂,一切全凭个人选择。若想跻身社会顶尖阶层,英国学生同样需要在学习上疯狂内卷,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