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入学人口下降带来教师过剩怎么办?“跨学段任教改革”来了!

04-10 08:34发布于河北

关注

01

出生人口减少,入学人口断崖式下降,学校生源不足,教师出现过剩,这在教育界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



老师多了怎么办,会不会出现下岗潮,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担心。



笔者也写过几次文章,认为出现人口降低并不会带来教师下岗潮。



主要理由,大概有四:



一是现在正处于老教师的退休潮。大量“60“70的教师到了退休年龄,会腾出较多的岗位。



二是未来可能实行小班额教学。教师的需求量除了要考虑“生师比”,还要考虑“班师比”。把班容量从当前的五六十人调整为二三十人,班级数量大大增加,不但教师不过剩,还会有大量缺额。



三是可以减少或停止招聘新教师。既然教师过剩,就不要一边裁人一边进人,这是最常规的逻辑。



四是教师可以在教育系统内部乃至其他系统进行流动。比如可以去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或者交流到社区。



02



前些日子,江西省万年县政府办在“问政江西”平台答复网友关于今年是否招聘英语教师的问题时,披露了该县因人口出生率下降,科学测算出学生规模将逐年缩减、教师规模产生剩余。



对此,当地给出的回复称:



“为妥善应对,有效利用师资资源,我县正在未雨绸缪,科学谋划,拟着手研究制定教师转岗分流、调节教师结构性均衡方面的相关政策,对有富余的相关专业教师短期内不再考虑招聘。”



可以看出,针对教师过剩的现状,有关部门会选择从宏观上进行调整,逐步予以解决。



很多人当时对教师如何进行“转岗分流,如何调整教师结构性均衡不太理解。



最近很多地方已经在实施的“跨学段任教改革,可能就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03



所谓跨学段任教,顾名思义就是不再是初中教师只教初中,高中教师只教高中,小学教师只教小学,而是可以去其他学段任教。



而对于解决教师过剩的措施来说,“跨学段任教一般是单向流动,指的是遴选符合要求的小学教师到初中和高中任教。



逻辑很简单,人口出生率降低,最先影响到的是小学,最先过剩的也是小学教师。



而初、高中的学生人数还未减少,甚至某些年份仍是人口高峰,再加上大量老教师退休,会有较多教师缺额。



以小学过剩的教师补中学教师的缺额,完美解决了问题。



04



可能有人会问:



小学教师能教好中学吗?这样做会不会只是让教师从人数上平衡了,却带来了教师素质的下降?



这样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



现在大多数小学教师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甚至还拥有中学的教师资格。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是在当年考编的时候,正好赶上小学缺编在招聘,只好报考了小学的教师岗位而已。



从业务素质上来讲,他们和中学的教师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现在中学缺人,再通过选拔去中学任教,完全没有问题。



05



笔者曾经多次在文章里提过,教师目前是比较稳定的职业之一。



只要业务能力没问题,工作态度没问题,就不用担心自己的饭碗。



局部的教师过剩,完全可以通过自然减员、减少招聘、教育系统内部流动、向教育系统外部分流等方式解决。



人口出生率下降,影响最大的其实并不是在职教师,而是那些快要毕业的师范生们。



他们的就业渠道,可能会更少了。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