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时事热议】高三学生弑杀政治老师,只因历史老师没收其手机!比高考更

2020-01-08

关注


近日,西安市第66中学(省示范高中)一学生伤害老师致死。



据微信群信息显示,1月2日,西安市第66中学一学生因上晚自习期间玩手机,被值班老师金某发现并予以没收,其间两次去金某办公室要手机,因金某不在,返回教室。第三次进到办公室,随后学生们听到有呼救声,发现与金某在同一办公室的周某娟倒在办公室门口,并发现有大量血迹,随后周某娟被送往长安医院进行抢救。22时左右周某娟经抢救无效死亡。

悼我同行,悲我同行。呜呼哀哉!

学生晚自习玩手机被没收,历史老师金老师没有错!

可能会有喷子们鸡蛋里挑骨头,金老师有错,但是,政治老师周老师做错了什么?

她今年55岁了,她就要退休了,在一个寒冬腊月的晚上,还坐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她也没有没收谁的手机。她只是坐在那里,同事没收了一部手机,她,却死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望着那个手上滴着自己鲜血的自己的学生,她也没能明白自己是因何而死。

命运为何要如此对她?

她可是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

痛惜!


此时,有人认为这学生心理肯定有问题,甚至痛斥其魔鬼。可事件背后的原因不是一句孩子心理有问题就能让人警醒的。

这样的学校弑师案不是第一次,案中冷血的学生与不幸的老师,也绝非个例。

2008年10月4日,山西省某中学高一学生李明(化名)在教室内突然捅死班主任。
2017年11月12日下午,湖南某中学高三班主任鲍方,在自己办公室被学生罗军用随身携带的弹簧跳刀刺伤26刀后抢救无效身亡。

尊师重道今何在?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竟也成了一种高危职业?老师们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学校教课?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祖宗传下的精神还历历在目,为何现实如此光景。

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被一次次弑师事件践踏,此时的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到底成长教育中的哪一环出现了问题,为何校园伤亡事件频繁发生。

本是青春含苞待放的花朵,为什么会从芯里坏掉,走向极端。

有网友在事后感叹:好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却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往往悲剧都是疏忽了孩子的心理造成的。一时冲动毁一世,相比起学习成绩,家长更应该注重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控制能力。

家长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1.家庭氛围和睦 

有人问,家庭和睦哪算的上教育?如果真的有人这样想就真的危险了。

阿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1870~1937)曾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出,家庭氛围是否和睦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其可能会伴随一生。

书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阴影或者自卑,缺乏安全感,或在大众看来不正常的举动,很可能是孩子在幼年的早期记忆里受家庭的氛围影响,留下了阴影。

家庭氛围和睦在孩子儿童时期影响深远,青春期的孩子思想逐渐开化,认知体系逐渐完善这一阶段,家庭氛围是否和睦直接影响着孩子进人社会与他人交流沟通与互动的完整性 。

2.心灵沟通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更想得到父母的认同,或者了解拒绝他这样做的理由。如果不解决这些心理的偏执,很有能会让孩子剑走偏锋,形成叛逆的心理。

一般沟通,孩子都很少谈及,惧怕家长的威严,或怕家长不理解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孩子沟通。

心灵沟通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在沟通时,接纳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深入了解孩子的诉求,才能去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合理的沟通能够释放孩子心中的不解,心中的抱怨,心中的偏执。

3.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会让孩子收益无穷。在这里我们把良好习惯分解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①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意在培养独立性,自律性。
②行为习惯——强调“遵守秩序,讲究公德”。意在培养其德的执行力,自制力。
③学习习惯——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这里省略掉了。意在培养学习能力

好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受益无穷,但是好习惯也有教育的“关键期”,所谓教育的“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时期。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据专家研究,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幼儿阶段到高中阶段,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各种良好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4.辅助孩子对事物的认知

孩子成长期思想并未完全开化,认知体系不够全面,所以看待事物难免会产生错误认知,所以父母做的就是正向引导孩子,让其有一个全面的正向的了解认知。如果在文化,或者事理讲解不同时,家长都是可以借力的,比如学校,比如长辈。

5.表扬,鼓舞

表扬鼓舞,是父母站在孩子一方,面对初中、高中压力最坚实的后盾了。高中学习压力不仅来自未来的高考人生期盼,也来自同学的竞争。

但表扬分时宜,你的表扬不能成为他内心骄傲停止不前的绊脚石。表扬的前提是孩子明确为什么学习,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知道家长为他们付出的艰辛劳动。这也是建立在心灵沟通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拼搏,换来的进步,必须给予肯定表扬。有的孩子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肯定的,表扬就是你在与孩子一起分享着快乐的互动。

有时孩子学习成绩上的下滑,不要埋怨孩子,因为在他是一名学生时,在学习上他内心是渴望得到认可,渴望考出好的成绩的。在沟通的基础了解成绩下降原因,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这时就看家长,如何去宽慰鼓舞了受挫的孩子了。

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正向鼓舞培养孩子良好品质,会对以后受用无穷的。

当然一定要对孩子的情况有着清楚客观的理解,不要将鼓舞作为安慰,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鼓舞是相信你的孩子,从心里对他的肯定流露出来的情感。安慰大部分是让人放开心,不要在意的无奈举措。

6.莫要溺爱孩子

一些家长总认为在学习上不能帮助孩子就转嫁在物质上进行补偿,其实这样反而是在孩子正常的成长道路上添堵。家长的过分溺爱,会导致孩子自私。如果孩子要什么家长就买什么,会使孩子不珍惜,养成浪费的习惯。还有一些家长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了,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孩子缺乏吃苦耐劳,以及独立性。

每一个家长都是为了让孩子以后更能够独当一面,像雄鹰一样展翅于蓝天,那就要给孩子该有的独立性,该有的磨难,该有的挫折历练。

家庭教育以品德教育为主,养成良好习惯为主。所以 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学校是不是也要反思?

应该全面平衡发展德智体美劳,成绩不只是全部,不能以成绩为首要,来证明其教育实力雄厚,而疏忽学生的情绪心里变迁。


学校如何使其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这里有几点名校做法让小百非常赞成,这几点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长远影响。

1.教师应做到:“严而有格,严而不厉”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缺乏严格的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但在教学实践中,好多老师都将这“严”曲解了。误用令人深思。“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出发点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然无存。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摧残。心灵受创,心灵被压抑。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出现叛逆心理,仇视老师。这种严对学生的个性是种隐形扼杀。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严而有格,严而不厉。“格”是范围,分寸。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所以教师应做到严而有格,严而不厉。
   
2.教师应做到:“因人施教,定期沟通”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性格有着不同的丰富情感,成绩也各有不同,所以有时需要老师要因人施教通过聊天沟通知道每个学生的心理诉求并能有针对性的解决。

实践表明:“经常得到老师个别教育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思维活跃,作业认真,成绩好,能与老师主动沟通。

当然老师与学生沟通也要秉着心灵沟通的原则,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消除老师与学生的位差心理。定期与学生内心谈话,能让学生放下心里包袱轻松上阵,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不易,体谅老师做法的不完善性。能够粘合彼此情感且更具张力。

3. 鼓舞

一个好的老师,是非常善用鼓舞的。它能让受挫的学生重拾信心,再次迎风破浪,斗志昂扬。鼓舞意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重在预防教育

从“点”对“点”的个别辅导到主动思考、主动出击,从单一的矫治性辅导逐步过渡到对个别群体的提前预判,提前介入,让孩子的心理问题在萌芽中得以修正。 

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

学校可通过家长会或是定期与不定期的通过电话、网络或信息与家长建立沟通与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变化情况,力争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协作的局面,共同处理好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矛盾。 

6.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设

学校应根据规模大小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教师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流于形式。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才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长远益处。

总的说来,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联系,既能给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机会,采取的教育策略,又能让家长经常获悉孩子学习生活的动态,做好教育准备。长此以往,学校、家庭才能共同教育好孩子,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于此事件,您有何观点?欢迎下方留言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