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想象中的科研VS现实中的科研:天壤之别

2023-07-06发布于山东

关注

科研到底是什么?

做科研什么感觉?

提到科研,大多数人会想到

先进的实验设备

兢兢业业的科学家

改变世界的科研成果


但是一位知友直接表达:

科研,就两个字:恶心

做科研,就三个字儿:巨恶心


正文:


本来是一名美国海归,现在省级农业高校的在读博士。简单说一下我对科研的理解:


无论是哪个国家:华夏也好,日本也好,西欧也好,大多数院校和机构科研本质就是一堆人炒概念。一个圈子的人一起骗国家经费。本质上和传销没啥区别。


很多新的概念其实是几十年前做烂的东西改个高大上的名字,包装,炒冷饭。


这一点美国那几个usnew70以后的公立学校也差不多。天下乌鸦一般黑,谁也别说谁。


有的人信了知乎上神友胡扯的什么“哪个九八五硕士因为不会倒酒,被领导排挤,之后他去了美国成了人才专家.”

之类的垃圾话,认为美国科研环境就多么优秀,美国就不是人情社会。怀着科研梦申了美国不入流院校PhD或者研究型硕士,结果被推荐信,裙带关系和美式虚伪折腾的身心俱疲 。

所谓多学科结合就是一个领域搞不下去了,把另一个领域的东西加进来,排列组合,继续灌水。


学术圈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真正十年磨一剑搞科研的人过不下去了,灌水炒作发流水线文章的人过得很舒服。


人际关系方面,学术同行间流行互相鄙视,甚至一个课题组的成员互相也会。


回忆一下我和同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干的那些事儿,我其实觉得,科研人员应该有个更合适的名字:论文写手

科研组的师兄师姐本质就是同事关系,要把他们当作资源好好相处。学会利用,有时候别人一句醍醐灌顶的话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所谓审稿人就是同行。当自己的文章被别人审时天天烧香祈祷别人网开一面当审别人的文章时,化身恶魔重拳出击。


论文作者挂一堆人,有实质贡献的一般就除了一作以外的任意一两个人,更恶劣一点的话,甚至不会出现在作者栏。


投稿好期刊如果通讯作者不是大牛,你的文章大概率可能被编辑毙掉,见不到审稿人。而如果碰巧你的老板就是某个期刊的副主编的话,你会发现投这个期刊会很顺利。但反之。。。。


大部分论文根本不可变现,就纯粹说个概念。修改数据或直接造假成本太低,收益太高。试想一个博士生辛辛苦苦做了一年的东西,他会因为最后一步的实验效果不好而放弃这些付出吗。导致的结果就是改数据。

至于实验,稍微有点良心的,做十次实验选最好的一次,胆大的便直接操作数据,高明一点的手段,审稿人很难看出。


学术会议的目的就是社交,没人会老实讲正在做的东西。傍上一个大佬就是赚到。


导师只懂他博士做的东西,早已经远离

一线科研,新博士切勿听老板画饼和傻

傻等待老板给idea。自己做主是真谛。


所谓的科研人员大部分就是混口饭吃,我也是其中一员。只是看不惯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想撕开伪装的面具(虽然没用)


科研(学术)本身没有错,即使没实际用途,能提供新的视野和见解也是有益的。遗憾的是,大部分文章离这相去其远。


不要轻易相信论文结论里的东西和大佬在讲座上侃侃而谈的东西。如果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人类早就离开太阳系了。

做真正科研需要理想主义者。但讽刺的是,理想主义者不太适合这个圈子,除非你能力极强。把搞科研当做养家糊口的生存手段,一切会释然。


做科研最恶心的是心理落差:做科研的人多数是博士,而博士群体是一个无限放大人与人差距的地方。你可能读了四五年,快30岁了,手上只有可怜的一篇低分SCI毕业遥遥无期,而比你小好几岁的师弟师妹,靠着某些不可明说的关系,可能第一年就成果多多了。那种落差难以用语言形容。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