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所谓“普娃”,只是未被发现和点亮,讲两个真实的“逆袭”故事

2022-08-04发布于广东

关注





什么样的毕业生面孔,能代表我们对一个孩子的认识和期盼?成绩一定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已经踏上了那段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旅程。


今年的毕业生特辑第三期,我们想要关注的是所谓的“普娃逆袭”。故事主人公是上海耀华临港校区的余茹佳和上海耀中浦东校区的姚承楷。


初入校时,他们觉得自己“平凡无奇”,而如今他们都是老师眼中进步显著的优等生,一个手握伦敦大学学院(UCL)地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一个即将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攻读电气工程专业。


故事的重点不在于他们最后被哪个大学录取,而在于自认为是“普娃”的他们,究竟怎样发现了自己,找到了热爱和方向。


目标清晰并步步执行,是他们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姑且暂时引用“普娃”的标签,只是我们得换一种理解——“普娃”,等待被发现和点亮的“牛娃”。






1

余茹佳:升学就是水到渠成



在野外探险中摸索出人生方向


对余茹佳来说,中学阶段印象最深的经历之一,是和同伴在山上冒雨煮饺子。


当时,她和队友一起在香港野外徒步,不料第一天就下起暴雨,好不容易搭起的帐篷被淹没,身上带的唯一一包抽纸被用完。余茹佳和同伴们拿出快要化开的速冻饺子,生火、烧水,几人围坐一圈,中间撑起一把伞,为了不让雨落进饺子汤里。


“那是一种生死共存的感觉,”如今回忆起来,她感慨道。


余茹佳是耀华的2022届毕业生,也是临港校区的创校生。回顾在学校的七年,她尤其珍惜每年香港徒步的经历。


一周时间里,五人一组的团队需要在没有成人指导和电子设备协助的情况下,完成野外探险。学校会提前一个月提供必要的生存技能培训,同行的老师只负责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余茹佳记得,除了白天负重旅行、用地图探路,晚上还要对付时不时会闯入营地的野生动物。为了防止野猪拱破帐篷,偷走食物,他们轮流守夜,把干粮挂在树上。


初见余茹佳,我没有将这位面容清秀的女孩与野外探险联系起来——她留着一头乌黑笔直的长发,说起话来,眼睛一眨一眨,偶尔得体地笑笑,透着一股不张扬的自信。



余茹佳参加体育活动



正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文静内敛的女孩,在大自然的险峻和壮阔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热爱所在。也因为对户外考察的喜欢,她决定学习地理,并顺利拿到了伦敦大学学院(UCL)地理专业的录取通知。


事实上,在IGCSE前,生长于律师家庭的余茹佳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清晰的想法,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很自然地觉得,自己会在未来攻读法律专业。


直到接触到了地理学,地理老师Adam Walters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让她很快便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地理学涵盖了自然和人文,从国际政治到流行病学,都是课堂上探讨的话题。最主要的是,这门学科能让她做一件自己最爱的事——旅游。


她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一同前往莫干山,研究一条河流从上游到下游的流速变化,并将考察结果和数据模型做对照。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在游玩中学习、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的乐趣。


将地理作为志业,自那时便在她内心扎了根。


余茹佳在万宁冲浪



“她是个外表甜美,

内心很有力量的女孩”


对专业的热爱为余茹佳明确了目标,也给她的学习增添了动力。


早在初中的时候,余茹佳还不算年级里最突出的学生。近两年,她在每门课上都进步可观,获得了学校的Best in Math Award和包括IGCSE、耀中耀华学科及才能奖在内的各项奖学金。最终的毕业典礼上,她还获得了双校长年度毕业生代表奖(Co-Principles ’Valedictorian Award for Student of the Year)。


见证了余茹佳成长的数学老师陈丽平说,余茹佳的进步得益于她的积极和专注。


学校上课时的座位可以自选,余茹佳每次都坐在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她的专座。课上,她一步步紧跟老师的节奏,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还会帮助同伴解决他们的问题。


无论她学得怎样,她选择的位置就已经告诉了老师和自己,她一定会把这节课听进去。


课堂外,余茹佳将这份热情投入到了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除了是香港徒步的成员,余茹佳也是学校排球队的队长。她在耀华发起了第一支排球校队,并带领团队获得了上海双语学校体育联盟(SSSA)排球联赛的季军。她还会在班级义卖中,主动把自家的棉花糖机带到学校,通过卖棉花糖攒钱捐给福利院。



余茹佳作为队长,带领学校排球队参加联赛



除伦敦大学学院外,这个申请季,余茹佳也收到了伦敦国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麦吉尔大学等多家世界顶尖名校的录取通知。


为她申请助力的,除了优异的成绩,还有学校仅有两名学生获得的爱丁堡公爵国际奖。创立于1956年的这样奖项,旨在表彰14-25岁的青年人四方面成就,其中之一就是户外探索。


“她是个外表甜美,内心很有力量的女孩。”陈丽平这样描述道。

自习中的余茹佳


这份力量,一部分来自她逐渐清晰的目标,另一部分,则来自家庭长期赋予她的爱和信任。


还在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就给了余茹佳一笔钱,让她自己去超市买吃的。上学后,每次开家长会,妈妈都会带上她一起参加。如今,她也会把女儿拉进大学的家长沟通群,让她自己获取任何她需要了解的信息。


“最终是她要去上学。”余茹佳妈妈一语道破了这个被很多家长遗忘的事实。


进入耀华前,余茹佳曾在一所体制内小学读书。学校倡导排名,鼓励学生争第一,余茹佳妈妈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排名没有意义,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从小到大,余茹佳从未在校外补课。标准化考试备考和国外大学申请,都是自己独立完成。


“我父母很支持我,很相信我能自己做决定,”余茹佳说。“他们说了,如果我考得不好,我们就用这个钱去环球旅行,那也会是非常好、非常长见识的经历。”


对于未来,余茹佳也为自己预留了更多可能性。


伦敦大学学院的地理专业结合了人文地理和社会数据科学,且注重实践。最让余茹佳感到兴奋的一点是,学生有机会前往巴塞罗那或格拉斯哥实地考察。


她畅想未来可以去政府环境部门工作,也向往去联合国相关部门研究气候变化,但最重要的是,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进一步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我面前的这个女孩说得认真。她的认真里,有种让人动容的自洽和豁达。






2

姚承楷:用算法思维规划人生



最根本的发明创造靠软件


相比余茹佳,上海耀中的姚承楷是一个目标性更强的学生。

姚承楷和朋友一起打乒乓球



今年9月,姚承楷即将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攻读电气工程专业。这个申请季,他也顺利拿下了香港大学工程系的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


选择工程,他说,是因为自己喜欢“造东西”。


平时,姚承楷会关注B站的工程类知识博主,由此对人工智能产生了兴趣。研究自动驾驶自行车的过程中,他发现,自行车本身不难造,难的是将地形、路障等物理信息编成一个机器能理解的程序,让它能自动控制方向。


他还利用暑假时间,制作了一个自动收集垃圾的漂浮船。他通过一个月的实验,改进了漂浮船的发动机装置和防水系统,但垃圾收集效率仍然没有达到他理想的状态。


不断的学习和研究让他看到,光靠硬件还不够,更根本的发明创造,要从软件着手。


如何让机器掌握某个算法并实现自我操控?带着这个疑问,姚承楷选择了UCSD的工程专业,并打算专攻院系的机器学习和控制方向。


最终拿到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原因之一是他在学校得到了IB预估分的高分(42分),也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成为了学校DUX奖的获得者。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就在申请季前一学期,姚承楷的IB预估分还只有39分——在12年级末的仅仅三个月里,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对此,姚承楷反而显得淡然。


他说,从小在“半散养式”的环境中长大,让自己逐渐养成了 “散养式”的学习模式——当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像研究自动驾驶自行车一样研究自己,独立设定目标,并通过优化“软件”,一步步靠近它。



姚承楷和朋友骑行



以结果为导向,却不被结果定义


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姚承楷自我优化的结果。


在IB阶段,他清晰地意识到,预估分预测的不只是学习能力,也是老师眼中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努力掌握知识之余,与任何老师做好沟通、上课积极参与,同样重要。


时间管理同样重要。IB任务繁重,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雪球会越滚越大。”


近两年的学习中,姚承楷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时间管理系统。他保持着课前预习,课上提问,课后和考前两次复习的习惯,他也会研究不同的学习软件,找到适合自己的,用它们来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


“要提前准备,并给自己留出合理的时间空当。”因为预计到自己会拖延,也会碰到生病这类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他通常会提前几个月开始预习。


IB说白了就是时间规划。”姚承楷说。


系统的学习方法让姚承楷在各个学科上都变得得心应手起来。他被物理老师委以助教的重任,还晋级了于澳大利亚举办的国际数学锦标赛。


姚承楷在课堂上




作为典型的理科男,姚承楷也用他的学习方法攻克了文科上的挑战。


姚承楷的英语文学老师Ian Lee说,早在IGCSE课程初期,姚承楷在文科学习上还有些力不从心。惯用理科思维的他似乎难以接受文学中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但通过自我训练,他逐渐掌握了一套分析文本的逻辑,并且能更加自信地抒发自己的见解。


就这样,姚承楷看到自己的方法逐渐见效。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师,他先成功地优化了自己的学习模式。


“他是一个有野心、很执着的学生。”Ian Lee这样描述道。


但就像造机器一样,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成果也并非想象中完美。


姚承楷坦言:“升学就是一个自信和期望一次次被打击的过程。”但现在的他很清楚,申请结果不能定义自己是谁,它也不能决定自己今后的发展。


“接受你自己,以后在大学里还是有很多努力的机会的。”


他这样告诫着学弟学妹们,也告诫他自己。


姚承楷参跟随耀中“希望种子”项目

前往菲律宾盖学校、做支教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广州耀华国际教育学校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广州耀华国际教育学校

课程设置:Alevel课程,双语国际课程,IGCSE课程

学费区间:18-26.6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