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家长对孩子说“不”,也需要技巧

2019-01-08

关注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难以对孩子说“不”。

  孩子想要玩具,明明那个玩具不适合他;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明明当天不是星期天。在大人看来,孩子的欲求似乎都很微不足道。

  最重要的是,大人们总是狠不下心来拒绝孩子。刚一被拒绝,他就开始酝酿一场撕心裂肺的表演。两个嘴角一下垂,委屈的眼泪湿润了整个小脸。

  每当这时,大人们都无法拒绝眼前的小可爱。他哭起来的样子好让人心疼,让人不忍拒绝。他一不高兴,大人心头就撕扯着疼。怎么办呢?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选择了妥协。稍稍一妥协,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但是,很多家长不懂得,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无赖。

生活中,父母常常需要对孩子说“不”:

  “快吃饭了,不要再吃零食了!”

  饭桌上,“不许只挑自己喜欢的食物吃!”

  看完规定时间的动画片还要看,“不行!”

  非要碰饮水机开关,“水很烫,不能碰!”

  ······

  在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年龄,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正确的行为说“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克制任性、体验挫折感、养成好习惯。

  但是很多父母会发现,一旦跟孩子说了“不”,他就开始哭闹耍赖,或是根本没听进去、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让人心累。

  我们首先要明确,对孩子说“不”,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以下两点:

  停止某种错误的行为

  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

  带着这个最终目的,家长可以从这6个方面做起,有效地对孩子说“不”。

  01、说“不”的频率别太高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他不可能一开始就能事事做得完美,样样不出差错。

  总是禁止、否定孩子行为很容易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会变得畏手畏脚、遇事容易退缩;或者走入另一个极端,对父母感到厌烦,事事和父母对着来。

  因此,父母对于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要做到心中有数,拿捏好分寸。

  在那些不违反原则、无伤大雅的事情上,放轻松一点,不要给孩子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比如孩子某次自己吃饭时把桌上弄得太脏、某次玩耍时把玩具散落得到处都是。

  当孩子几次三番出现同一个问题,影响到他习惯的养成时,这时父母再找准一个恰当的时机,统一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次性的重点解决,效果会好过屡次三番不痛不痒的习惯性说“不”。

  02、先共情,再说“不”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需要被理解。

  有时候,严厉的斥责、批评对孩子说“不”,这种强硬的方式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倔强、逆反心理,你说的他偏不听。

  这时候,共情就显得特别有必要。当家长首先表现出对孩子行为或想法的理解和接纳,再去提出建议时,孩子会更乐于接受。

  比如孩子睡前非要吃糖,家长首先表达理解,“我知道你现在很想吃这个糖”,“这个糖看着是很好吃呀”,再给出具体的建议,委婉说“不”。

  这些话,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话是被父母听进去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尊重和接纳,心理上会解除对父母不信任、抵触的防线,从而顺利接受父母的信息。

  03、让孩子看到你的坚持而不是情绪上的愤怒

  有些父母,在对孩子说“不”时总是情绪先行,大发脾气、暴跳如雷,有时这样做的确可以快速“制服”孩子,让他听话,但因为孩子对于情绪更加敏感,教育的效果却容易打折扣。

  面对一个暴怒的家长,孩子的注意力全都会放在情绪,而不是父母的话语上,孩子很可能是被你的情绪“吓”听话,而不是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弄清了“不”的原因,所以你发现孩子常常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父母不要用发脾气的方式对孩子说“不”。

  明智的家长,在对孩子说“不”时,会保持情绪的稳定,重在对孩子表达清楚“不能这样做”的原因,从根本上达到了教育目的。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是一种试探,比如说好的玩30分钟手机,还要再玩一会,家长只要有一次松懈了,孩子就会觉得这是可以商量的,一次次去挑战你的底线。

  家长的重点应该是能坚守住原则,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不轻易妥协。

  04、用规则代替唠叨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很久,同样,改掉一个毛病也需要很多次反复强化。

  家长与其在孩子每次犯同一个错误时反反复复唠叨,不如及早就定好规则,用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

  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表: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玩耍;良好的习惯:每天自己收拾书包、每周收拾一次自己的房间;禁止的行为: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睡前不许吃零食等。

  该定下的规矩,在和孩子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具体成清晰明确的规则,并和孩子一起执行。规则的力量不动声色却很强大,孩子会在日复一日的遵守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05、及时肯定孩子的正面行为

  对孩子说“不”其实是一种很消极的语境,总是在限制孩子的各种想法和行为。

  有些时候,家长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抓住孩子做得好的一次,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孩子平时都会赖床,某一次按时起床了,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具体地夸一夸孩子:“你今天按时起床了,做的非常好哦!要是每天都能保持就更棒啦。”

  还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奖励,比如可以周末带他去最喜欢的游乐园、或是增加30分钟看动画片的时间,等孩子感兴趣的内容。

  正面的行为得到强化,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弱化掉那些负面的行为,逐渐改掉坏习惯。

  06、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或提供有限的选择

  有些时候对孩子说“不”他不听,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指令不够明确,孩子会产生“那我到底该怎么做呢”的疑问。

  比如:“别把玩具撒的到处都是!”只是为了让孩子停止他正在做的事,却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做,即使他能听话停下,但是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

  父母不妨从正向来说“不”,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玩完玩具要把他们都收到那个箱子里哦。”或是给孩子有限的选择。

  比如孩子吃完饭就要玩手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选择和爸爸玩飞行棋或者妈妈一起看绘本。”

  我们给孩子的指令越具体,孩子从接受信息到行动起来的效率就会越高。

如果您有国际学校选校方面的疑问,可以拨打咨询电话:400-900-8516。点击进入国际学校入学申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选校专家(ID:iedu-china)了解更多国际学校资讯。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