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小欢喜》爆红背后:这4个家庭教育的真相,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2019-08-12

关注

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知子花家庭教育


最近,电视剧《小欢喜》火了!


豆瓣评分8.1,双台收视率破1,热度与口碑连爆。


《小欢喜》围绕三个不同背景下的家庭,聚焦孩子在高三这一年发生的故事,真实地表现了为孩子学习担忧的家庭日常。



当然,作为《小别离》的姊妹篇,这部剧除了讲述三个家庭面对高考的故事,也向观众们展现了当代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真实侧写


主演黄磊在访谈中提到,如果说《小别离》强调的是父母面对儿女,要有一个告别,那么《小欢喜》强调的是,父母要学会长大,要学会面对自己。


真实、搞笑、温情、冲突......

剧中蕴含的4个教育真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父母爱孩子,更要爱自己


陶虹饰演的宋倩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和丈夫离婚后,独自一人将女儿抚养长大,女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她把所有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辞去了重点高中的教师工作,全职照顾女儿高考。



女儿英子学习很出色,但离宋倩想要的清华北大还有距离,她对孩子实施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


客厅和房间中间装了一扇这样的玻璃窗方便她随时看着孩子,家里来客人了就拉下百叶窗隔绝打扰。



因为宋倩独自抚养女儿,所以她对生活的安全感,完全来源于对女儿的绝对掌控,一旦掌控出现缝隙,她就张牙舞爪地宣示主权,让身边人难以忍受。


她想要一种连体婴式的亲子关系:“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为了孩子,她可以忽略自己的喜怒哀乐。


高三开学前夕,妈妈宋倩想让孩子开心一下,便带着孩子去看电影。


但是,观影中,她才意外得知孩子已经看过了,就很生气的大喊着:“你要是告诉我你已经看过一次,何必来这里浪费时间?”


她生气的不是女儿的欺骗,而是浪费了母子俩紧张的备考时间。


女儿委屈地解释,妈妈也喜欢这部电影,她只是想让妈妈也放松放松,高兴一点。


可这句话换来的是妈妈更无奈的崩溃:“我不用(高兴)!”



“只要孩子快乐我就快乐”,“孩子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无数中年父母的生活准则。


然而,这种总是委屈自己的付出,不仅换不来孩子的感恩,还会让孩子越来越压抑和内疚。


心理学家佩普·考恩曾研究表明:“父母快乐,孩子才会幸福。”


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从放下道德绑架开始,从与孩子平等相待开始。


智慧的父母懂得适当退出,不以爱的名义掌控孩子的生活;孩子也不该是父母的一切,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也要学会爱自己。


有用的教育

是爸爸妈妈统一战线


黄磊和海清,在剧中饰演的这一对标准的虎妈猫爸。


在家里,虎妈唱红脸,脾气爆,说打就打,但打完就忘,所以对待儿子并不是非常严格。



猫爸唱白脸,无论是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在其中“和稀泥”。


夫妻关系和谐,家庭氛围轻松,生活环境较为优渥。


这样的孩子也是有灵气的,儿子方一凡活泼,鬼点子多,总是和同学打成一片,在学校的外号也是“方猴儿”。


而这样的家庭最为致命的一击,就是成绩。



其实,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父母双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中国式家庭里,十分常见。


有些父母觉得,夫妻双方一定要一方严格,一方温和,孩子才会在性格和感情上得到互补……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邻居家就是一个活案例。他们家有一个女儿,妈妈很严肃,爸爸却很温和,每次犯错误妈妈批评女儿时,女儿只要一表现委屈,爸爸就会劝说妈妈原谅她。


长久下来,女儿越来越难管教,因为她掌握了窍门,知道爸爸是自己的靠山。


黄磊在一次采访中,就提到过这种传统方法的问题:“如果小孩子知道父母有不同的立场,她就会钻空子,知道在爸爸这不行,就去妈妈那。”


夫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视这种分歧,要想更有效地教育孩子,夫妻需要建立和平统一的教育战线。

1、当分歧发生,不要着急去指责对方,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双方可以在事后沟通,解释为什么不同意对方的教育方式方法,你的担心是什么,把你的担心告诉对方。


2、夫妻之间需要彼此信任,坚信对方不管采取哪种教育方式,目的都是为孩子好,两个人可以多沟通,制定出一套夫妻双方都满意的教育方法,并认真执行下去。


3、家长不是权威,要懂得给孩子树立客观规则,同时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越是低龄的孩子,父母越是要克制自己的爱子之心,坚守住规则的阵地。


每个人生而不同,一个家庭中的成员也是在不断地求同存异中探寻一条最适合彼此的路。多沟通,多信任,和善而坚定,教子有方、爱子有度,会让这个探寻的过程更顺利些。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陪伴才是最好的爱


在《小欢喜》中,季杨杨的家庭,可以算是一个特别的家庭。


季杨杨的父亲季胜利是区长,母亲也在政府工作,两人在季杨杨还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拼事业。


等到孩子高三,季胜利终于调回北京,但错过了成长的陪伴期,他完全不了解孩子,孩子也不能理解他。


父子俩之间藏着深深的隔阂,想要去靠近彼此,却经常聊着聊着就会吵起来,针尖对麦芒,不可开交。



数年的分离和隔阂,如今虽然团聚,却成了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奇葩说》的颜如晶曾在节目中说:“孩子的人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1集到第20集,他会慢慢改变。电视剧你不看,我们可以补,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去的,1到20岁你不看了之后,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是啊,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补不回来了。


季杨杨,虽然出生在显贵家庭,但他却是一个在大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季胜利,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回顾过去的几十年,他依然沉重地说:“我觉得自己太失败了!”


没错,成功并非单指事业,无论是爱好或职业上的成功都只是成就。


就像作者丹尼尔先生所说的:“成功应该是多元化的,如人的一生包含了很多追求一样,而非单一指向。然而,无论你多有成就,真正的成功,就是陪伴家人。”


“陪伴”不该是奢侈品,而应是必需品。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有权利得到父母的陪伴,就算只是打个电话的时间。


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

首先应该是自我教育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如是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深以为然。


教育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父母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父母的言谈举止,就是一本贯穿孩子一生的教科书。


如果这本书里有积极进取,那么孩子便能学着勇敢拼搏;如果这本书里充斥着虚伪和谎言,又如何要求孩子诚实正直?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


正如《小欢喜》中说的:“孩子把最美好的一部分给了你,其实你是更大的收获者。

所以,要想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请从自我教育开始。

家庭教育是一场模仿游戏,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抗拒自身的成长,把成长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仅靠教育焦虑是无法培养出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的


真心希望每一个家庭中,父母们对自己多些要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成长,珍惜亲子间的每一份小欢喜。


毕竟岁月长流,父子母女一场,便是这世间最美的缘分。



— END —

编辑 | 小花老师
本文由知子花编辑整理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