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孩子和大人,谁的世界更真实?

2019-08-18

关注


1


真实是相对的,“像”不等同真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许多地方有一种职业叫画像师:就是用打格放大的办法,用炭精粉给人画黑白的肖像画,这是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家庭还没有照相机,照相馆也不多,画像师就充当起照相机的角色。画的是否像,画的是否像照片一样真,是衡量肖像画师水平的唯一标准。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照相机早已普及到家家户户,从光学相机,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从卡片机到单反相机。数码相机也从开始的几百万像素发展到今天几千万像素,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也大都具有强大的拍照功能。


社会的发展让画像师这一职业消失了踪影,然而人们对画画‘“画的真、画的像“这一追求却并未改变。如果说几十几百年前,因为没有照相技术而对画师画家“画得像,画得真”有客观上的内在的需求话,那么到了今天,科技的进步,让这一追求变得异常简单的情况下,人们依然对于画画像和真的追求趋之若鹜则令人费解和深思。

 

我想这是源于这些深层的原因:


一   技术崇拜心理


对技能的崇拜,可能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节。一般人认为能把画画的和照片一样或比照片还逼真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因为自己无法做到从而产生崇拜而欣赏。而对于非写实的抽象意象等绘画,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画得什么呀,我也能画成这样!”这说明,他们不认为这些非写实的绘画在技能上有更高于自己的地方,因而不会接受。

 

二  掌握评判标准的心理


普通人很容易在写实的绘画中找到自己可掌握的标准:比如是否画得像?是否真实?是否对应他的日常经验?这些外化的相对同一的评判标准使得作为普通观众的局外人有了更深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就像很多人喜欢看《中国好声音》,主要不是为听歌,而是因为这些他们熟悉的流行歌曲可以让他们在电视机前和屏幕里的评委一样,对歌手评头论足,获得深度的参与感。而在抽象、意象、表现等其他绘画中,他们找不到可以与他们达成共识的共鸣共情的标准,所以也就不会认同。


三  长期主流认知体系下的群体审美习惯


五四运动以后直至今天,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断裂,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全面渗入,我们中国人的哲学观和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在艺术领域,文艺复兴以来的客观写实体系占据了艺术的主流认知。对事物对象的客观呈现成为了我们对艺术的“真实”的定义 。


我们所受的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奉这种客观真实为唯一至高的真理。在这种观念和认知的背景下,我们无法欣赏、无法读懂宋元山水的精美,无法欣赏汉唐、北魏石刻的雄浑,无法理解敦煌壁画的绚烂多姿。也无法看懂马蒂斯、毕加索、甚至梵高艺术的奥妙。


宋元的山水国画、汉唐北魏的石刻雕像、敦煌的壁画,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显然是“不像”“不真实”的。

那么,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他们能欣赏得了他们那个时代的艺术吗?他们认为那个时代的艺术是真实的吗?


我想,对真实的理解的不同认知标准决定了真实所呈现的不同面貌: 宋元山水、汉唐北魏石刻的造型,以我们今天看来并不真实,但在他们那个时代的认知标准下是真实的。


也就是说“真实”并不是绝对存在的,是相对的真实。对真实的理解和认定,是建立在自身的认知和哲学观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对“真实”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真实”包含客观真实存在和主观真实印象两个方面的因素。有的真实在眼里,有的真实在心中


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绘画、雕刻包括民间艺术与西方主流艺术形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传统绘画雕刻等艺术中的真实,是眼中的真实(客观)与心中的真实(主观)因素的有机结合,是把客观真实经过主观处理后的间接呈现。而西方绘画中的真实,是特定视角下眼中看到的客观直接呈现的真实(和照相机一样的道理),我们目前的艺术教育体系一直是遵循后者的体系。


 因为我们长久以来接受的西方客观真实体系的教育,我们已经只习惯于接受和识别同样体系的东西,只习惯用一个标准去套不同的内容。我们都习惯了一切以客观真实为衡量的标准,而忽略了主观真实的存在和作用。


在这种认知背景习惯下,读懂、欣赏主观真实(意象)为核心的传统艺术的精妙就很困难。


事实上,当我们顶礼膜拜西方艺术的时候,十九世纪开始、梵高、毕加索马蒂斯等西方艺术家却广泛地从中国和东方的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引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滥觞。西方现代艺术对“真实”的理解在本质上与中国传统艺术如出一辙,也是客观的真实进行主观的处理后的再度间接呈现。


与此相同的例子,京剧、昆曲等在今天必须由国家政府保护才能得以生存的艺术,在100多年前那可是相当流行的主流艺术。之所以现在很少有人欣赏,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语境是电影、话剧等客观写实的认知体系,在这种语境的教育认知下,当然很难欣赏完全不同语境背景下产生的京剧、昆曲等。

 

这就是欣赏者和创作者不在同一个语境下产生的解读困难。



2


关于儿童绘画中的真实


同样的情况,我们再来说说儿童绘画中的“真实”。

儿童的绘画大多数阶段在我们看来是“不像”的,但毫无疑问,儿童的画都应该是他们真实的表达儿童绘画中的“真实”显然不是客观的真实呈现,他们的真实更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真实更多是依据他们的主观认知,而不是客观存在。也就是说儿童的真实更多来自于内心的认知感受而不是眼睛所见的客观呈现。


孩子眼里的像或对真实的感知与他们的心理和视觉体验相对应,不同阶段对物象的感知不同,年龄越小,对物象感知越抽象,越主观,年龄越大越客观、越具象。


孩子画形象更注重画出完整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这个概念画出来。而成人画的往往是眼睛里看到的某一个局部的客观存在。孩子是全局主观感知,我们成人是局部客观感知。孩子唯心,大人唯物。这是孩子与大人真实观的最本质不同。


这种情况下, 让孩子画出不符合他们感知的成人眼中的真实,他们会觉得那样很奇怪、很不真实。.比如,他们感知里是平面的物体,你让他画成立体的几个面,他会觉得很不像。你让他们用铅笔把物体的暗面涂上色调以表现体积,他们会很奇怪干嘛要把它涂的像长了毛一样。四条腿的动物或桌椅,因为角度遮挡你让他们只画两条腿就行,他们会质疑你:少了两条腿还能站得住吗?


成人与孩子认知感知的根本不同造成了二者对真实理解感知的巨大差异,这也使得儿童美术教学中经常出现认知错位的尴尬。


强行让孩子画出成人理解的真实,就只能是让他们照猫画虎地强行记忆不属于他们真实感知认知的概念和公式,其结果,不但培养不出他们画的像的能力,只会阻碍他们正常的感知发展,阻碍他们的真实表达和鲜活感受。还会让孩子丧失对绘画表达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孩子的绘画,无论是解读欣赏还是教学指导,我们都不应该站在前述“客观真实”的语境下。我们需要把孩子的绘画纳入到符合他们规律特点的体系和语境之中。

 


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绘画过程中,应当站在他们所属的那个特定认知背景下考量,不能用不变的同一种认知背景去指导和评判,否则就会难以发掘孩子不同时期的特性之美,甚至扼杀了他们纯真的“真实”。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曾邀请几位被誉为民间美术大师的陕北农村的老太太到美院为学生教授演示剪纸艺术,老人们质朴生动、趣味盎然的剪纸艺术深深地打动了美院师生,受益匪浅。著名艺术家吕胜中先生的成功也得益于来自民间剪纸艺术的滋养。 


有趣的是,有几位老艺人回去以后,突然不会剪了!因为她们在美院的期间看到了学院里边完全不同于她们的造型方式,她们突然觉得自己完全不懂艺术,是在瞎剪。事实上,她们独特的造型和表达方式正是她们艺术的魅力所在。文化上的不自信,认知标准的改变,导致她们怀疑甚至否定了自己!


同样的情况,在儿童艺术成长的阶段也会发生,很多原本画画很不错的孩子在十一二岁后突然变得不会画或者画不好了。其中原因同样是认知背景出现变化后的不适应,自我否定了从前,又无法衔接新阶段。


还有不少孩子,原本画的很有意思,生动、大胆、自由富有想象,可经过培训班所谓专业学习以后反而越画越差,甚至不会画了,什么原因呢?很显然,他们自有的“主观真实”的体系被“客观真实”体系教育打破干扰了!这两种不同的语境让他们无所适从。


然而不少家长和教师并不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是很容易习惯性地只用自己认为“像和真”的标准衡量和教孩子,他们没有关心孩子在绘画活动的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他们心理成长有什么作用?他们在意的只是孩子画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他们自我设置的画得像不像的评判标准。


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报着不同的兴趣班,很多孩子可能同时上三四种兴趣班,有英语、钢琴、棋类、舞蹈等等,作为家长自然关心孩子的学习结果,这些科目的成果检测相对能和大人的经验同一,因为这些科目的评判有比较单一明确的相应标准,比如英语,无非是词汇、发音、听力等,大人们也都经历过相同的学习,因而容易做出孩子是否进步的判断。


而美术,尤其是儿童时期的美术则比较特殊,它其实是这些所有科目中涉及最广泛,最综合的一项学习活动,其评价体系也是复杂多元的。画得“像不像”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但是,因为这个指标相对能够看得到,能够形成比较,所以就成了大人们衡量孩子美术学习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但是这种结果就会导致把孩子过早限制在一种模式中,阻碍了其他方面的充分发展。


很多儿童美术培训班,早早让孩子照着大人画的写实的形象临摹,或是早早就让孩子学光影素描,其目的就是让孩子尽快能画出成人所要求的“像”的画,而这种做法也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很多家长的诉求。


但事实上,这种成人化的写实训练在孩子身上很难真正见到成效。退一步讲,就算这种教育有效果,按这种以大人“像和真”的逻辑做为出发点,一步一步学下去,孩子可能会画得越来越“像”,也会画得越来越“真实”,技法也会越来越熟练。但是,最好的结果也 就是把他练成了一台照相机,而且还是程序化的傻瓜相机!


是让孩子接受我们所习惯的这种“客观体系的认知标准呢?还是我们去顺应理解孩子这种“非客观”真实呢?

也许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孩子对“真实”的理解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他们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认知下对真实的解读呈现会反映出不同的面貌特点。五六岁孩子和九岁十岁孩子对真实的理解和感受肯定不一样,年龄越大,客观现实对他们的影响越大,也就越趋近大人对真实的理解和感知。



儿童不是不需要进行形象写实的学习和训练,只是这种学习和训练,要依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不能拔苗助长。


正确认识绘画中的“真实”的多样性,不但能帮助我们正确解读欣赏不同样式的绘画作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能从本质上理解孩子的绘画心理和规律,从而能够为孩子提供健康正确的指引。




老潘(潘利国),中央美院硕士毕业,

中央美院的任课教师,

一个非著名画家,

一个十一岁孩子的父亲,

一个教了二十多年绘画的美术教师,

愿意把他多年的心得体会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我们一起艺术!


作者微信lgpan1970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