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家长让老师道歉,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2019-09-30

关注


“河南驻马店一小学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拍照发到家长群,引发了个别差生和家长的不满。家长声称要老师登门道歉,否则告到当地教体局。老师表示:很惶恐,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申请辞职。”


在家浏览手机的时候,一则标题吸引了我的目光,“学生成绩发家长群引不满,15年教龄小学老师被逼辞职,网友:这次我站老师”,于是就有了开头那条消息。


(老师的请辞信)


此事一出,教师的为人师表、师德师风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接受来自世人的评判。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曾有段时间这句话特别流行,并影响了很多人。认为老师必须为教育负全责。


当下父母舍不得管,学校老师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的畸形教育下,有些老师却愿意顶着被处分、被下课的风险去对孩子谆谆教导,那是怎样的真诚与负责?


而孩子出生后,家庭环境就是他们成长的温床。到了三岁左右送到幼儿园,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成品,可当孩子出现问题后,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是觉得学校的教育有问题。


作为家长我始终坚信一个道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同时我也希望所有读者明白一个道理:跪着的教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一、“让教师跪着上课”的问题症结


(一)家长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作祟

现在多家庭是独生子女,这是地球上自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也是历史上从来没有面临过的问题。



独生子女也称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就是家中的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同时也不想让孩子受一点委屈,所以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的思想。


很多家长的想法是“孩子是我的,如何教育、培养,我说了算”,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跟老师没关系,孩子怎么教育全由我说了算,谁都不能管,就是老师也不能管。


可以说这样的家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从不思考、也没有意识到孩子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并且认为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是最正确的。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客观事实的做法非常可怕。如果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我曾看过一本关于犹太人的书,里面有一句话:“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这句话我当时觉得挺伤人,细想之下却发人深思,它在警醒我们重新认知“父母”的真正含义。


说实话,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哪一个不是以为生了孩子就自然升级成为父母了?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生了孩子只是证明你是孩子生理上的父母,却不能代表你已经具备养育孩子的能力,而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养育才至关重要。



(二)教师在道德绑架的社会舆论中艰难生存


说到老师,则会想到教书育人,“老师”是园丁的代名词,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对教师这一职业,外界的评判却一直未变,一个普通的职业,却被世人用神圣的光环绑架。


前段时间,五莲县的杨守梅老师可谓是牵动着每一位教师的心,被停职、被处罚的她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好的结果。在7月28那天,当地政府已撤销对其处罚。


学生出了问题,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老师,并且可以把老师置于死地而不复生,如此这样,老师的尊严何在?老师的动力何在?老师还敢管学生吗?老师在管学生的时候会犹豫饭碗的问题吗?


当然关于老师打学生的问题,也有个别老师师德败坏,但并不能以偏概全。


因为教师说到底是一份职业,它有它的职业道德与特殊性,但是每一个职业都不同,或许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更高、更严,但老师也是普通人,而非不食人间烟火。


学生是老师的学生,更是家长的孩子。家长不尊重老师,孩子怎么会尊重老师?



家长,虽说赢了老师,但可能会输了孩子!


只有家校合作,教育才能更高效!


因为家长是孩子的引路人,要让孩子懂老师的良苦用心!


二、“让教师站直了教学生”的出路探讨


(一)缺少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虽然我们提倡赏识教育,要欣赏孩子的优点,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要多鼓励,不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这没有错。


那么,惩罚呢?如果教育只有鼓励,欣赏,那太片面。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


就像前几天,儿子放学回来嘴里一直念叨:“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听着儿子念叨,我问他:“谁教的”?他说:“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对我们说的。妈妈,我知道你对我严厉是为了我好!”


其实我们在拉萨读书时,老师会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公布在群里,我觉得有利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督促,是件好事。


我们也知道新加坡的教育好,是因为在中小学教室后面的墙上,经常挂着一把戒尺,让学生看到这把戒尺,就心生敬畏。


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是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这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作为成人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其实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二)孩子成长路上必须与规矩相伴

小时候我听老人讲,吃饭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上桌的,老人不动筷子,谁都不能吃。现在大多是421家庭,家里有什么都优先孩子,但这做法却是错误的。


因为在孩子成长路上需要爱,更需要规矩。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我们都知道做园艺的,要想种植出一盆上好的盆景,要从小树苗就开始培植。


而孩子同样如此,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很多教育家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做得越早,所付出的代价越小,收益就越大。


没有不懂规矩的孩子,只有不懂规矩的父母。父母先学会,再教育孩子。


(三)犯错成本太低对孩子成长不利


我们要告诉孩子,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也是教孩子学会担当。


今天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话都要轻言细语,一个眼神不对,没准明天就能把长辈杀了。



作为老师也不敢批评学生,学生在校更不能受伤,老师害怕家长找上门没完没了、纠缠不休。


那我们对孩子没有相应的控制、抑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对吗?


虽说我们也在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理念,但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什么是教育?


那就是老师对学生要有惩戒,要还老师的惩戒权。


我们鼓励孩子要有自信心,赞扬他,鼓励他,这都没错,但不能过度。


因为孩子最终是要踏入社会,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


所以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社会是残酷的、不公平的,要做好受委屈、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早受委屈,早得到锻炼。



(四)教育的让步是社会的退步

教育孩子本是最真实的事情,可现在的老师却去揣摩家长、孩子的心思,不停地对孩子让步、对家长让步。


而如果我们总是对孩子让步,其后果是可怕的,我们的未来也是很可怕的。我们教育出了问题,孩子能否承受未来重担?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现在,孩子进一步,社会让一步;孩子进一步,老师让一步;孩子进一步,家长让一步。家长心疼孩子,老师也心疼孩子,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给闹的。


我们不断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开脱。难道教育就是这样吗?


我们提倡快乐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可是回想我们的童年,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放学回家做完作业,还要做一家人的饭菜。


其实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学习完全是被误导的口号,希望这些能警醒一些家长和老师。



而面对动辄就强调快乐教育,体罚教育被禁绝的中国,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


我们羡慕天才,可我们见过他们背后的努力吗?他们都是终其一生在奋斗,在奋斗的路上体验快乐。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的确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甚至还需要一些狠心,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没有理由对将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这是我们应该明白的。


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我们不要轻易向社会让步,也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而如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不好界定。记得曾看过一则新闻,安徽怀远一教师因被学生贴“乌龟”而对学生动手,被当地教育部门开除,随后又将其处分更改为“降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当事人教师打学生固然不对,但不能忽视的是,学生侮辱教师在先,虽然教师不该反应过激打学生,但又怎能要求教师面对侮辱没有任何反应?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从开除到降级,教师一直在单方面承受压力,而如此做法,只会让更多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尊严扫地。


当教师奉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时何谈教育?而这样的孩子又如何能成长为栋梁之才?


成尚荣先生也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儿童是上帝派来到成人世界的密探,而教师则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友好使者。这句话让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紧密的链接在一起,既是肯定教师的的专业身份,又是对其身份的最高评价。


“国将兴,必重师而重傅”


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国家如果趋于衰败,一定轻视教师,教师得不到尊重。



人就会放纵性情,人肆意放纵,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要受到破坏,所以,尊师重教,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


作者简历:

冬自麻麻,七岁男孩宝妈,坚持亲子阅读有五年的时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到高效率陪伴,同时也坚持自己不断的学习,做一个懂营养,教养,陪养的三养妈妈,和孩子共同成长。


文章音频 | 小米妈妈

插图排版 | 瀚瀚妈妈



龙春华,笔名绿子静,6岁孩子妈妈,亲子畅销书作家,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创始人(ID:lch201302)。著有《婴幼儿行为心理学》、《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为心理  学 : 瞬 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已出版繁体,销量达20万册)、《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余部作品。目前正专注  创作家教与童书作品,从内到外地发挥妈妈养孩子的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