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熊孩子暴力推门,导致玻璃门爆炸:孩子不管教,就等于开车不踩刹车!

2019-11-08

关注
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知子花家庭教育

作者 | 渔歌
本文原创首发于知子花家庭教育


上个月,马云在校长联盟大会的演讲中提到:“教育不是确保孩子没有危险,不出问题。而是为了教育孩子们未来怎么去面对危险,怎么去面对问题。违反规则,如果不敢去惩戒,这就像开车不允许踩刹车一样危险。”


深以为然。孩子不管教,就像开车不踩刹车一样危险。前段时间,微博上一则“六岁男孩用力推门受伤,家长索赔”的视频被网友广泛传播。



视频中,长沙的谭女士和婆婆带着六岁儿子在商场玩耍时,孩子用力将一扇玻璃门大幅推开后,玻璃门突发爆炸。


爆炸的玻璃碎片导致孩子头部及身上多处划伤。商场称孩子推门为非正常操作,而家长却向商城索要赔偿。双方到目前也未达成一致。

 

我原本以为,社会对“熊孩子”的忍耐度很高,但现实却恰恰相反。让孩子赔门的几条评论却点赞最多!



孩子安全意识薄弱,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是从视频中我们能看到家长一直都在孩子身边,在孩子不断地大力晃荡玻璃门的同时,家长并没有做出阻止的行为。可以说,家长的不作为也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孩子虽小,却不是放纵的理由。我们常说,惯子如杀子,别让简单的一句“他还是个孩子”毁掉孩子的一生。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熊家长。


从小缺乏管教的孩子

更容易变成“熊孩子”


今年5月,江西吉水县醪桥镇派出所接到一起来自农业公司的报案。报案的人非常痛心的说,最近他所承包的数千斤即将上市的小龙虾不知道被谁毒死了,损失高达6万元以上。

 

民警查访过程中发现,这起影响极坏的投毒案件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而他们投毒的根本原因竟是因为“太过无聊”。

 

事后,两个孩子的父亲匆忙站出来代替孩子道歉说:“我从小对孩子管教不严,孩子还小,以后我会好好管教的,对不起。”根据民警后续调查,更为担心的是,两名熊孩子使用的毒药不知是否影响到了附近的生态链。


这样的新闻一出,便引起广泛热议。大多数网友都表示熊孩子太过可怕,还有人评论说:

“惯子如害子,小恶与大恶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你不舍得教育孩子,总有人替你教育。”


“不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用‘他还是个孩子’这样的话来逃避责任了!”


“天天熊孩子新闻不断,生儿育女真的要考试+签保证书才行?”


心理学家说,年幼时的无意识破坏,经过长辈溺爱的纵容,就是造成了熊孩子自我意识的扭曲。

 

对孩子恶习的迁就,其实就是对孩子成长的犯罪。


孩子是天使还是恶魔

与父母的管教方式息息相关


网上有关熊孩子的视频铺天盖地,这给人们带来反思的同时,也让人对如何教好孩子充满了焦虑。

 

6月中旬,我看到有这样一则暖心视频疯狂地在亲子群中转发:



美国加州一名3岁的小男孩,视频中的他为了给妈妈准备一顿可口的晚饭,推着比自己还要高的购物车在超市购买了面包等食品。

 

回家后,他一边用微波炉热面,一边着手烤箱烘烤面包,并且在餐桌上摆放好餐具。在倒饮料的过程中,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洒了一地果汁。


但他利索的爬起来用抹布清理干净地板,并且自嘲道:“生活就是如此,兄弟!做完准备之后,他还在花园中摘了一朵漂亮的玫瑰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

 

如此自立、能干、暖心的小宝贝,谁能不喜欢呢?


海姆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名言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和经验养成责任感。


我们相信,这位3岁的小宝贝能够有这么独立自主且有爱心,一定离不开父母的悉心教导。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和父母在心理上分离,在行动上独立,孩子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得到真正的成长。

 

防止孩子变成“熊孩子”

父母需要这样做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都是一张白纸,原本什么都没有,你画上什么,他就是什么


熊孩子不是天生就“熊”,孩子犯错后,需要父母的管教和引导。防止孩子变成熊孩子,下面这三点建议,家长需要尽早知道:

 

 

孩子犯错时,一定切记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例如,当孩子犯错时可以先对孩子说:

“我从你的行为可以感受到你刚才很生气。”

“我看到你刚才哭了,你一定很难过。”

“没有人愿意被批评,我想你刚才是有一些伤心的。”


只有负面情绪被看见,被理解,孩子才能感受到被接纳。他才会愿意从情绪中走出来正视自己的错误。

 

此外,家庭教育中,妈妈和孩子的情感联结最深,也承担了更多的教养责任。孩子的情绪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和被接纳,妈妈也一定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绪。

 

先爱己而后爱人,不是自私而是自爱。当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接纳、允许和理解,才能更好地给予孩子支持。


 

说教和唠叨,是亲子关系中最大的敌人。过度唠叨会扼杀孩子责任感,也会让孩子因为本能抗拒被掌控而出现逆反心理。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超限效应”。指的是外来的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太久,就会失去原有的效果让人感受到不耐烦。孩子关上了耳朵也会慢慢地关上敞开的心。

 

所以管教孩子时,与其无关痛痒地说教或者是劈头盖脸地责骂不如先问问孩子准备怎么做,以效果为导向,了解孩子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借此引导孩子怎么做,才可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心理学家曾说:责任的教育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不要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权利和义务。

  

面对孩子犯错,我们不应过度批判也不能过于放纵。尤其是孩子触犯规则时,与其帮孩子承担,不如把孩子的责任还给他,让给他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此外,更重要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很多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说脏话、目无尊长、打人等。同样,一个孩子有没有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父母是否懂规则,有责任。


所以,要想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家长首先要做到位,起到榜样作用。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说过:“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要付出代价。”


犯错不可怕,犯错后父母的教育态度,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养育孩子,就像是养育植物,我们可以静待花开,但前提是我们要为其提供合适的土壤,并进行适度的耕耘和灌溉。


而张弛有度的管教,才是养育孩子最好的土壤。


— END —

渔歌:80后宝妈一枚,十分浩学家庭关系辅导师。撒播阳光的种子,关注只为孩子。编辑:小花老师知子花家庭教育(ID:zhizihuajy),17年专注于家庭教育,20000家庭的选择。关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