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妈妈,床底下有鬼”,妈妈一个办法轻松让孩子不害怕

2020-01-13

关注
一天女儿一回到家就高高兴兴地对我说:“妈妈,今天晚上我自己睡,我再也不怕房间里有“鬼”啦!”我一听,欣慰地笑了。

这事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一天孩子看了一个动画片,然后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忽然对我说:“妈妈,我的房间有“鬼”,我不敢一个人睡觉。”

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都是自己睡,今天被她这么一说,我还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说:“今天看了一个动画片,里面讲到,有个小孩晚上一个人睡觉的时候,“鬼”就会从床底下跑出来把小孩子吃掉。”

我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哪有什么“鬼”,电视里都是编出来的。”

女儿却不依不饶地说:“真的有“鬼”,我不敢一个人睡觉,我害怕。”

我说:“要不这样,妈妈打开灯咱们在床底下找找看,看到底有没有“鬼”?”于是我和孩子,把床底下翻了个遍,什么也没有。尽管如此,她还是吓得浑身打颤,不敢一个人睡觉。

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实在没办法,我只好让她跟我一起睡。

第二天孩子又重复昨天的表情,于是我又跟她说:“没事的,要不妈妈陪在你身边,等你睡着了,妈妈再走好不好?”

没想到女儿还是很害怕,渐渐地我失去了耐心就大吼道:“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个家里没有“鬼”,你怎么就是听不懂呢?”

见我生气女儿就大哭了起来,一边哭肩膀一边颤抖着。

后来我又想办法引导她或者给她物质奖励都无济于事。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劳伦斯·科恩的游戏力II,我才知道孩子这种情况属于童年焦虑的其中一种。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的某些大人无法理解的情绪。

有的时候孩子并不害怕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危险,但是反而会害怕想象中的一些东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想象出来的一些事物在他的脑子里所引起的害怕的感觉,跟他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危险所产生的恐惧是一样的。 

特别是孩子在看过电视以后,因为这个画面特别的生动,孩子不由自主的会把这个生动的画面放到现实生活中。

就像《游戏力II》里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看了《芝麻街》以后就吓得浑身发抖,妈妈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直到有一天,当《芝麻街》的主题曲响起的时候,妈妈才发现原因所在。原来当孩子看这个动画片的时候,它的画面上显示的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正在追赶别的动画人物。
  
后来妈妈安抚了孩子并用游戏的办法才让孩子恢复了平静。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安全系统:觉察危险——拉响警报——理性评估——解除警报,孩子也不例外。

一般情况下,系统会正常运作,但是当害怕的情绪产生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故障,就像我家女儿因为看了一个动画片,所以,她觉察到了危险,继而就拉响了警报,但是因为内心特别害怕,不愿意接受新的信息。所以她没有办法做出理性的评估,也没办法解除警报。

这时孩子的安全系统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重新置换安全系统。
  
于是,当天晚上当孩子发生同样的情绪时,我把她紧紧抱在怀里然后说:“宝贝,床底下的“鬼”是不是很可怕?”她点点头,我继续说到:“妈妈小的时候,也非常害怕“鬼”,你觉得“鬼”是什么样子?可不可以给妈妈画出来?”
  
于是孩子在纸上就把那个可怕的“鬼”给画了出来。 

我说:“哇,这个怪物好可怕呀,我们要不要打败它呢。”
  
孩子显然有点害怕,我鼓励她说:“妈妈跟你一起来打“怪物”好不好?”

于是我们让爸爸来当“怪物”,我和女儿“使劲”打“怪物”。
  
结果“怪物”痛的躺在地上嚎叫,嘴里说:“我再也不敢啦,我再也不敢啦,我要走啦!” 

于是一转身“怪物”消失了,我和孩子开心地笑起来,晚上睡觉之前,孩子还编了一个故事,结尾是:“小女孩把怪物打跑了,从此以后怪物再也没有出现过。”
  
自此以后孩子就可以自己安心地睡觉了。
  
因为孩子对危险进行了重新评估,最后解除了警报。
  
突然,就想起,自己在小时候害怕的很多事情,在长大依然会害怕,其根本原因,就是那种害怕的情绪因为在小的时候,没有人引导我们进行理性的评估,所以,我们一直卡在拉响警报这个阶段。

所以,不管我们多大,这种感觉会一直在。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深呼吸,然后理性地去评估自己的情绪,虽然我们有的时候,没有办法确定很多未知的危险,但是我们要学会相信。

因为这是重要的核心要素,我们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才有可能去战胜心理上的困难。
  
可以说在帮助孩子的时候同时也是在让我们自己面对和战胜恐惧。
  
通过这种事情我有几点经验要分享给大家:

1.跟孩子产生共情

孩子害怕的时候,我们要跟孩子产生共情。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让他平静下来。然后才能减轻这种情绪带给孩子的痛苦。
  
我们总是说:“我告诉你多少次了没什么可怕的。”

“怎么别人都不怕,就你怕呢。”

“没事的不用怕。”……

这些话语对孩子起不了根本的作用,而应该这么说:“宝贝,其实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等我们跟孩子产生共情,问题就容易解决多了。
  
因为很多家长,总想跳过情绪直接解决问题,问题是解决不了,因为孩子情绪卡在那里过不去,只有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疏导,才可以缓解。

2.静候花开

如果孩子遇到了问题,我们也尽力帮孩子做了引导,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要担心,因为害怕,能让孩子迅速察觉到危险,从而想要逃跑或者躲避。对孩子来说起到一定的积极保护作用。

孩子在每一个时间段的认知都不一样,等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他的认知会重新进行评估,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最后也不会再害怕,所以有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不要太焦虑,要学会等待,静候花开。

3.借助绘本或游戏

可以跟孩子一起读绘本《床底下的怪物》,这本书很有趣味性,可以缓解孩子心里的焦虑和恐惧,也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就像我上文写的那样。

只有孩子放下情绪,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4.跟孩子一起面对

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问题,家长如果选择和孩子一起面对,孩子就会变得勇敢一些,也更容易有信心和底气去面对未知的问题。
  
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战胜它。所以,作为父母,必须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压力,我们既然不强迫孩子,也不让孩子选择逃避。

而是换一种方式让他能够勇敢的面对。

毕竟未来的路还需要孩子自己去走,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变得强大起来,勇敢无畏。

肖乔,一个从小就有写作梦的大孩子,愿意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只愿成为心想事成的自己!


文章音频 | 朵朵妈妈

插图排版 | 瀚瀚妈妈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