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老人太宠孩子,会把他们教坏的?溺爱背后的真相扎心了!

2020-04-11

关注

作者|亓葩小孩


前天闺蜜找我抱怨,说真是被自己妈搞的心累。她哭诉说:“我好不容易给萱萱培养的独立能力,一见她姥姥就打回原形了。”


“不小心跌倒了,我想让她自己爬起来,结果她姥姥一个箭步上去把她扶了起来;


想吃苹果,我让她自己削,结果她姥姥直接“一条龙”服务送进嘴里;


走累了要抱抱,我说再坚持一会儿就到家了,结果她姥姥不商量,直接一把抱起来;”


“我一批评我妈,她赶紧赔不是,但一会儿就又宠上了,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不止我们,社会上老人宠爱孩子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老人溺爱的种种坏处,甚至说家庭关系的破裂,就是从婆婆宠坏孩子开始的。


铿锵有力的育儿理论全是抨击老人的,但很少有人站在他们立场上,体会他们的无奈。


也许,父母认为自己所剩的时日不多,而儿女也都已长大成人不再需要自己了。所以他们会竭尽全力,把余生的温柔送给下下代。




溺爱的原因也许值得落泪




生完孩子,爸妈来照顾我,闲暇之余,他俩便扒在婴儿床旁边,一动不动地望着外孙的脸,还时不时的朝孩子挥挥手,脸上挂满了微笑,我问他俩至于么。



他们说:“你体会不到。”


是呀,我追不上他们的时间,也感受不到那份过往。就像主持人朱军对小鲜肉说的:“我也曾年轻过,可你们老过吗?”


01

老人的溺爱,是急着填补内心的孤独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你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其实,大部分人成年之后,就几乎和父母没有交集了。上大学、研究生,紧接着是日复一日的工作……渐渐地,生活里的哪个角落都找不到父母的身影了。


18岁一个人走了,28岁可能是三个人回来。十年,没有骨肉的陪伴,连最基本的亲情都变成了奢望,他们只得等到又一个生命的降临,才能清扫心中多年的阴霾。



当老人内心的失落和孤寂得以安抚,一定是获得了一份新的感情。这份感情要么是爱情,要么是亲情。


02

老人的溺爱,是怕自己没用了


小城里,经常能看到老人带着马扎坐在马路牙子旁,一待就是一下午。


有记者采访他们的子女,询问不带孩子来看老人的原因,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老人太宠孩子,会把孩子教坏的。”


心理学家叔本华说:“当一个人不再被需要,心就提前住进了坟墓。


韩剧《请回答1988》中,家中的三个男孩都已成家立业,体会到妈妈的辛苦,所以把家里收拾的一干二净,想给妈妈一个惊喜。


但当妈妈进门看到这一幕,脸上并没有太多高兴的表情,反而有些失神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三兄弟赶紧故意和以前一样毛手毛脚:把番茄酱弄到地上,不小心把水洒到衣服和桌子上,紧接着喊:“妈妈,来帮帮我吧!”


妈妈立马从房间里冲出来,一边收拾,一边数落他们。虽然嘴上骂着,但妈妈脸上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


其实老人也是如此,他们害怕自己没用了。儿女自力更生,需要自己的时候越来越少。也许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宠爱下下代了吧。


他们不懂得太多育儿理论,只能用这种粗鲁的爱,来向孙儿证明自己的存在。

    

我们常常会因为这种宠爱和他们争吵,其实父母不是不认可,他们也许只是不想承认,自己已经帮不上忙了。




面对溺爱可以这样做



老人宠爱孩子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撒手不管。要减轻这种现象,这里推荐几个建议:


夫妻俩自己带孩子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说:“交出抚养权,就等于交出教育权。如果看不惯,就要赶紧把它拿回来。”


最好也是最累的方法,就是夫妻俩自己亲力亲为地把孩子养大,不要让别人把自己的辛劳变得功亏一篑。


在孩子优秀的习惯形成之前,不要将其全权交给长辈,哪怕只有一年


担起责任不怕累,如果夫妻二人能把育儿路上的苦都自己咽进肚子里,那么孩子的优秀便不是偶然。


耐心和长辈沟通


找一个孩子不在的时候,和丈夫一起拉着父母坐下,严肃地告诉他们:溺爱需要克制,不然会让孩子以为周围人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应当的,这不仅大大影响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还会影响孩子世界观的良好形成。


孙俪在分享育儿观点时说:“认真地告诉婆婆,我也是非常爱孩子的,只是育儿理念需要随时代进步。”


好好跟爸妈谈谈,不要带有嫌弃的口吻。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寻求外界权威的帮助


前段时间的《安家》中,房似锦的妈妈就属于典型听不进话又自以为是的老人。对于这种父母,我们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医院给孩子做个相关的检查。


检查之前,私下与医生沟通,表示希望让医生用专业的话语告诫并指正父母的做法。


权威的发言往往比普通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医生、老师等专业人士的劝阻,可以显著减少这种现象。


妈妈要时刻掌握教育主导权


相信大家还记得那位“自残”妈妈:安徽一女士在辅导6岁孩子时,屡遭婆婆的劝阻和数落,一气之下连捅自己7刀。


不要让别人左右我们的情绪,更不要让人干扰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拿回教育主动权很难,但是很重要。


不管家庭有几个成员,对于安排孩子教育任务的分配,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但一定是妈妈来统筹全局(这里需要爸爸对妈妈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好的说服长辈)。


严肃地约定,孩子发生任何状况,无论妈妈能不能赶到身边,都要第一时间通知妈妈。


面对父母抛来的难题,我们不要被牵着鼻子走,要时刻保持清醒,时刻记住他们说的不是唯一选择。

比如“孩子不吃饭,如果不追着喂孩子就饿着了”。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找角度,例如“追着喂对肠道的消化不好”、“告诉孩子不和长辈一起吃饭是一种不尊重”、“饿一次记住了就不会再有第二次了”把这些选择扔给他们,当他们不占理成为弱势方,拿回主动权就胜利在望了。

最后明确地告诉他们:我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插手。


父母年轻时疲于奔波,忽略了儿女的他们甚是想念又满怀愧疚。一转眼,我们不小心长大了。成家立业后,父母就没机会享受被依赖的感觉了。


不是说溺爱没错,只是觉得类似的隔代教育问题,我们可以稍做理解,不像以前那样既愤怒又委屈了。


换个角度想想,育儿观念还在进步,我们到老也会被嫌弃不会教孩子。感受一下那不同灵魂却是相同的寂寞,或许就可以温柔地看待这些问题了。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