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满月婴儿戴脖圈游泳窒息身亡,医生的这几个提醒一定要看!

2020-11-07

关注

文 |Adam


最近,一则婴儿游泳后死亡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湖南一名刚满月的宝宝在家中戴脖圈游泳时不幸窒息死亡。孩子的外婆和妈妈当时就在旁边,但都没有发现异常,直到孩子父亲回家时才觉察到问题,可为时已晚。


不推荐1岁以下婴儿游泳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个被脖圈夺取的小生命了。为何婴儿用脖圈如此危险?又为何有那么多新手父母热衷于让宝宝用脖圈游泳? 


说到脖圈游泳,它的好处其实一直被夸大了。商家吹嘘它能模拟宝宝在母体羊水中的状态,改善婴儿睡眠,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消化,促进身高体重增长等等。但是这些所谓“好处”,都是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人的颈部有血管、气管等重要的生命通道穿行,成人受到压迫都受不了多久,更何况孩子。给孩子套个脖圈,孩子是浮起来了,可按照初中物理学知识,有浮力还有重力。孩子飘在水里的时候,所有着力点都在脖圈上,很容易就卡住脖子,伴随着孩子不停的晃动挣扎,还会扭伤脖子


不仅如此,套在小婴儿脖子上的充气脖圈,还有滑脱、翻倒、漏气的风险。以往发生的多起婴儿溺亡事件,就是家长让孩子戴着脖圈游着,突然孩子整个人翻倒过来出现溺水的。



这个时候如果监护人不在身边,或者走神在一旁聊天、玩手机,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孩子更容易出现意外。


游泳固然有它的作用,但也要注意游泳的时机和方法。新生儿或者出生没多久的宝宝,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头部颈椎和肌肉,体温调节也不完善,出现呛水也不像成人那么轻松的处理。我们把孩子放到水里,孩子很欢快的扑腾那完全是一种人体的本能发应,并不是孩子天生爱游泳。


所以,权威机构美国儿科学会不推荐1岁以下婴儿游泳,即使是进行专业游泳训练都不行。当然,感受一下水,在水边玩一玩那是可以的,只要家长时刻监护在旁边就行。


1岁-4岁的孩子,只要身体和心理条件成熟,家长和孩子都愿意前提下,就可以开始学游泳,也可以参加游泳课程。课程不能仅仅着眼于传授游泳技巧,还应该教授包括如何穿脱救生衣、识别遇到危险的游泳者、了解自身局限并及时寻求帮助、心肺复苏等相关知识。


5岁以上的孩子,在熟悉和适应游泳环境后,可以参加单独的游泳项目,当然也可以继续选择亲子同游的项目。在合适的年龄,让孩子正规的学游泳,是好事。但让小婴儿套个脖圈游泳,那可能会害了孩子。


除了婴儿用脖圈游泳之外,以下这些育儿方法都要小心避雷。


谨慎使用溜娃神器牵引绳


一头绑着孩子,一头绑着家长,这种所谓的“遛娃神器”,受到了很多家长欢迎。不过,这种原本用来防止孩子走失的神器,越来越变成育儿凶器。这几年,湖北、南宁等地就发生了因“遛娃神器”出现的险情。



2020年5月28日,湖北大冶某小区内,一名2岁女童手腕系着的安全牵引绳被电梯夹住,电梯启动后女童被吊起,悬空挂在门上。命悬一线之际,还好电梯自动启动了急停装置,2分钟后,家长在物业的帮助下才把孩子救出来。


除了危险的电梯门,地铁闸机也是牵引绳的风险场所。去年7月25日,在广西南宁地铁站,地铁即将关门驶离站台时,一名儿童突然冲下了列车,来不及下车的妈妈被关在了车内,两人之间的牵引绳被屏蔽门和车门夹住,所幸在列车开动前,地铁司机发现并及时打开了车门。


类似的事情,在深圳地铁也有发生,两个小孩绑在一起,老大过了闸机,直接拖着老二冲到关闭的闸门上,碰了个鼻青脸肿。这些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已经够触目惊心了。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危险的事件里,家长的疏忽和没有提前的预判危险占了绝大部分。正如很多人所理解的,安全牵引绳的存在有其用处,比如在人群拥挤的时候,可以防范一不留神孩子走丢。


那么,如果要选择用这个东西,也应该了解其中的风险。建议家长使用安全绳的同时也要保持和孩子的距离,保持两步之内,给自己充足的反应时间。进入到特殊场所要解开安全绳,尤其是在过安检、过闸、乘坐扶梯和上下车时,牵(抱)好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别把不给孩子吃药,当成一种锻炼


“不打针不吃药,一个小动作,孩子生病就能好”“孩子生病不能吃药,会伤害抵抗力”......诸如此类的言论总是能俘获一些家长的心。为此,不少人在育儿的过程刻意追求“绿色”“天然”的治疗方法。


最常见的就是推拿,止咳、退热、治腹泻都可以通过推拿解决,似乎包治百病。其实有些病是自愈性的,吃药或不吃药,推拿或者不推拿都会好。推拿在保健方面也许有效,治病的疗效一直没有被证明。反而是现在推拿执业门槛很低,很多机构并不规范,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去年11月30日,西安一个四个月大的女婴,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做了近20分钟“化痰止咳治疗”推拿。推拿的地方就在居住小区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不远。但是,宝宝做完推拿后,却再也没能回家。


前年,辽宁鞍山的李先生因为两个月的宝宝腹泻2天,妻子想到之前在影楼购买的套系里包含了小儿推拿服务。推拿时孩子出现大声哭闹、两眼凝视、呼吸微弱症状,120赶到时,孩子已死亡。


另外,最近几年,在网络上还逐渐兴起一些神秘的育儿理念。有的人相信「达尔文医学」,意思是孩子的症状是适应环境的过程,顺其自然就可以帮人治好疾病,主张无论什么病靠自愈就行,孩子发烧、咳嗽了,不要吃药,抗一抗就能恢复。导致很多孩子熬到脱水才去医院,差点小命不保。


还有人相信「顺势疗法」,这个疗法的第一理论是,相似可以治相似,意思是引起症状的物质就能治疗此种症状。第二理论是,认为剂量越低,功效越大,所以许多顺势疗法药品被稀释很多倍以至于原本的作用成分几乎不存在,可是吃药又不是开光,这跟喝白开水有什么区别?


这些方法说到底,就是掌握了家长担心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心理,定向制造的噱头。事实上,这些疗法全部不受主流医学认可,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安全有效。生活中,完全天然无害的疗法是不存在的,植物也一样,很多药物就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正规上市的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潜在风险都比较可控。


不要孩子一不舒服,就马上吃药


与生病不吃药相对的是,还有一些家长,孩子一不舒服就吃药。


比如,孩子发烧,担心烧坏脑子,早早的跑去打针快速把烧退下来;孩子咳嗽,担心咳出肺炎,一定要赶紧镇咳;孩子流鼻涕,担心托成鼻炎,去买一些进口海淘鼻炎药;孩子进了经常生病,担心孩子免疫力很低,给孩子吃益生菌……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膝盖中了几箭?


孩子生病,家长着急的心理完全可以理解,不过病急乱投医,好心办坏事并不可取。孩子发烧、咳嗽、流鼻涕、经常生病都是问题的一种表象,没有找到根本原因,光解决表象是没用的。


就拿经常生病来说,一般孩子上了幼儿园、托儿所,生病的次数自然就会上升,不只是某个孩子这样,是所有孩子都会这样。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活动范围大,也没有意识注意个人卫生,经常这里摸摸,那里抓一抓,病从口入。家长要做的不是担心孩子免疫力,盲目的给孩子吃补品、益生菌,而应该着重引导孩子积极锻炼,及时带孩子打疫苗和学习正确洗手。


至于发烧,最主要观察发烧对孩子精神状态的影响,如果孩子精神状态比较好,能吃能玩就可以继续观察;孩子咳嗽跟人被呛到咳嗽一样,是一种身体的排异反应,盲目镇咳反而不利于孩子恢复;孩子流鼻涕,是因为病原体刺激导致分泌物过多,海淘鼻炎药往往含有不安全的收缩鼻血管的药物,用多了会引起药物性鼻炎,正确处理应该是用生理性海盐水洗鼻。


最后,希望大家知道,现在的育儿环境相比父辈已经复杂了很多,老一辈的养育方式不完全适用于现在,作为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育儿知识,及时规避育儿路上的各种坑,别让我们的爱无意间害了孩子!


作者简介:Adam,科普奶爸,药理学硕士,药剂师和科普作者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