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李易峰”被人锁厕所不敢吭声:孩子在外习惯“逆来顺受”,真相竟然是

2020-12-21

关注

作者|妈小咪


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上班第一天,像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


人家嘲笑他穿皮鞋上班,又担心父亲不高兴,便悄悄带一双布鞋,到单位前,把皮鞋换下来。



并没有犯错的他,被罚去扫厕所,结果,被“小人”从外面锁在里面,却一声不吭。



诚实正义的他,由于说了实话,同事将他打到差点没命,而他,一拳都没还。



这个人,就是由李易峰主演的电视剧《隐秘而伟大》中的顾耀东。


用顾耀东姐姐的话说:“咱们家耀东就是读书读傻了。”


顾耀东的妈妈对儿子的评价是:“我们家耀东从小就听话,干什么都不让人操心。”


养一个乖孩子,最省心的父母,最憋屈的是孩子。


其实,顾耀东一点都不傻,他做事认真、办事细心,分析和逻辑能力都很强,只是为人太过乖巧。


“乖孩子”的背后,

是一场看不见的波涛汹涌


最近,重看了《三十而已》,才发现,剧中的直男老公陈屿也是一个“乖孩子”。


从小父亲不在身边,小小年纪的他,便帮妈妈承担起照顾弟弟的任务。


弟弟犯错,他受罚;弟弟缺钱,他供养。


妈妈希望,他懂事听话,却极少关照他的内心。


直到成年之后,他不知道怎么拒绝和表达,明明一身才华的他,却经常遭到领导的冷落。


得知妻子有了孩子,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多年来,照顾弟弟的经历,让他感到害怕。



《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的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乖孩子”人人都爱,却从来没有人想过,那么“乖”的他,难道就不渴望:


时常买到喜欢的玩具、坐在父母的膝上疯疯闹闹;

 

自己的东西,可以毫无畏惧的捍卫,不需要为了“懂事”而分享;

 

不想写作业时,也可以屎尿屁的找措口拖延......


答案,不得而知。


他们的内心,需要什么样的隐忍,经历了怎么样的与自己欲望的对抗,多少委屈与退让,才能做到父母喜欢的那样:


善解人意、无欲无求、顺从听话。


被父母时刻要求“乖”的孩子,仿佛为父母量身定制,他们懂得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却独独放弃了原本的自己。


孩子始终只是孩子,他们既不懂得如何释放情绪,又难以做到自我消化,于是,只能任由内心滚滚的波涛汹涌,身体却被贴着“要乖”的标签,内力和外力的对抗,撕扯着孩子的内心。


乖孩子,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夸赞,也他们一生的枷锁。


“乖孩子”属于全世界,

唯独没有自己


知乎上,有一个“父母眼中怎样才是‘乖孩子’”的问题,许多网友说出了自己做“乖孩子”的感受:


@苗淼淼  从小懂事听话,少有的叛逆,也只是伤害自己,几乎没有跟任何人要过玩具,一直努力去取悦别人,上了大学在外面,身上没钱,也不会主动去找父母要,饿一顿算一顿。


直到进入社会后,不敢花钱,不敢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匿名用户 这样形容自己:


小时候,不得已做个乖孩子,长大后,用“乖”来伪装自己的坏。



网友 @盐光 的经历,看了之后,令人有一种难以呼吸的难过:


她说,自己是个“乖乖女”,从来没有所谓的“叛逆期”。



这都缘于父母对她的管教,在上大学之前,每次出门,妈妈就会1小时查一次岗。


直到上了大二,依然活在父母的掌控之下。


但凡有一丁点儿意见,父母便会想方设法打消,渐渐地,她没有任何感兴趣的事,一切按父母的要求行事。


左邻右舍的父母都喜欢她,让自己的孩子以她为榜样,考上了某985院校的她,每每被人夸奖时,却感受不到一点开心,内心只有苦涩。


在某个夜晚,她突然发信息告诉爸爸:我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笑过了,我过得很不开心。


只不过,爸爸根本不可能理解她的感受。


曾患过抑郁症的她,这样形容自己:我太擅长忍耐了,习惯于把所有伤痛藏起来,负面情绪上来时,便会全身发抖,难以呼吸。


看到这里,不禁泪目。


为人父母之后,总以为,哪怕付出一切,都舍不得对孩子有半点伤害,然后,那把伤孩子的“刀”,竟然就在父母手里。


乖孩子没什么不好,唯有他自己不好。


就像《少年的你》中的陈念,明明被人欺负,看到妈妈也很辛苦,便忍住了委屈恐惧,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对抗。


还有可能像《以家人之名》中的贺子秋,小小年纪,懂事、乖巧,令人心疼的两个词,便压在他心里,让他将所有的苦,都往肚子里咽。


“乖孩子”,在父母眼里,闪闪发光;


在孩子心里,却阴暗无比。


父母于子女,是引路人,是老师,更应该是孩子心灵的灯塔、行动上的翅膀。


在他们孤单时,伸出温柔的手,拉上一把;在他们无力时,张开双臂,给予拥抱。


好父母,应该给孩子翅膀,

而不是枷锁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过:“当爱支配一切,权利就不存在了;当权利支配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当父母给孩子贴上“要乖”的标签时,就是在用“权利”支配着自己对孩子的“爱”。


孩子不会透过“权利”的外衣,看见里面的爱,他们只会感受有一把沉重的枷锁,正在捆绑着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当你和孩子的想法有冲突时,尽量尊重孩子。


“自律达人”张钧甯曾经也是一个“乖乖女”,对父母言听计从。


直到17岁那年,被选中礼仪队长后,妈妈担心影响学业,希望她不要去。


最后,张钧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彼时,妈妈有些震惊,但也深刻的意识到,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替他感到骄傲。


孩子的成长,总是喜忧参半,对错相融。


能够让一个人真正成为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他的想法,父母需要从宏观去看待成长,从细节上关注孩子的内心。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的长大。


有个朋友的儿子,才10岁时,便已经接近妈妈的身高,加上身体强壮,时常让人误解,他已经是个大人。


有一次,看到他和一群孩子一起玩闹,满头大汗,满身泥污。


朋友却只是一笑了之,我疑惑的问她:这么大的人,还把身上搞得脏兮兮的,你也笑得出来。


朋友表示:他只是个子大,其实,也只是个五年级的孩子。


顿时,恍然大悟。


再懂的孩子,也只是个孩子,他们的心性、自控力等等,都需要时间的锤炼,才能有所精进。


强迫孩子“懂事”,无异于拔苗助长。


没有被锻炼过的翅膀,很难自由翱翔的。



不乖的孩子,不一定未来不好。


不懂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


“不乖”的孩子,或许会让我们操更多的心,但他们活得更加勇敢,更能适应成长的需要。

 

“不懂事”的孩子,或许会时常惹我们生气,但他们不需要在任何人面前,小心翼翼,活得坦坦荡荡。

 

“太乖”的孩子,不是真的“乖”,而是他们在用自己小小的身体,去向父母表达他们的爱。


这样的爱,太过委屈和痛疼。


王菲曾对窦靖童说过:“你不可以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每个父母,都应该有这样的魄力与责任,对自己的孩子说:


“我的孩子,你是你自己,你觉得对的事、想做的事,我们都会支持你。


你乖也好,懂事也罢;你调皮也好,你捣蛋也罢。


只要那是你自己,我们都会支持你。”


没有天生淘气的孩子,也没有天生乖的孩子,有的是懂得“如何爱孩子的父母”。


真正的“乖孩子”,应该是建立在“孩子就有孩子样”的基础上:


有亲子双方都认同的规则,温和而坚定;


有父母打心底里的宠爱,允许孩子时而犯傻,时而任性,时而出错。


让孩子深深的体会到:我就是我,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那个默不做声的“乖孩子”,也一定要好好抱抱他,让他重拾人间值得的信念。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