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父亲看了女儿的信,为什么会崩溃?

2021-05-06

关注


父亲看了女儿的信,为什么会崩溃?

王营


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鲍鹏山在一次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发现15岁的女儿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

“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我和兰迪私奔了。兰迪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种花纹,只有42岁,并不老,对不对?我将和他住到森林里去,当然,不只是我和他两个人,兰迪还有另外几个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们将会种植大麻,除了自己抽,还可以卖给朋友。我还希望我们在那个地方生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也希望医学技术可以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兰迪的艾滋病可以治好。”

父亲读到这里,已经崩溃了。然而,他发现最下面还有一句话:“未完,请看背面。”背面是这样写的:

“爸爸,那一页所说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学家里,期中考试的试卷放在抽屉里,你打开后签上字。我之所以写这封信,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比试卷没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现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

父亲看了前面的信,为什么会崩溃?女儿信上说“世界上有比试卷没答好更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孩子试卷没答好、学习不好父母应给予原谅,但一旦做人方面出了问题,不明事理,随便跟人私奔,则是不可原谅的,这正是父亲“崩溃”的原因,也是女儿所说的“比试卷没答好更糟糕的事情”。

关于学习和做人的关系,《论语》中孔子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论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为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年轻人在家里做到孝敬父母,出门后尊重兄长,为人谨慎而又恪守信用,博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践行了这些道德规范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显然,孔子将做人放在第一位,学习文化知识放在了第二位。

孔子的这一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国家长期坚持的教育方针。建国以来,教育方针虽几经修改,但核心仍然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一直把“德”放在第一位。需要指出的是,“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孔子强调的是以“孝弟”为出发点的传统道德,我们今天强调的“德”,应该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做人第一,学习第二”,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先成人,后成才”。然而,这样朴素的道理却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落实,以升学为旨归的功利主义教育,像挥之不去的魔鬼,长期盘旋在我们教育的上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产生了误差。在人们观念中,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关键看高考、中考的升学质量;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不管其道德品质如何,主要是看文化课分数。于是,学校教育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文化课成绩、轻品质培养的不良倾向,由此导致我们培养的一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国家公费派出的许多留学生,贪恋国外优厚的待遇,毕业后留在外国,成了外国公民。

换一个角度讲,坚持“做人第一”,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我县有一所学校提出了“抓德育就是抓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他们从抓学生一言一行的良好做人习惯做起,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主题式德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几个学期下来,学校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提升。相反,有一所学校只抓教学质量,把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平时很少搞德育活动,结果很多学生行为方面出现了问题,学生之间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现象,风气不正,影响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教育质量出现严重下滑。

事实证明,比知识学习更重要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和价值判断,知识不足可以慢慢弥补,但一个人如果在做人上出了问题,既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毫无价值。在学校教育中,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给我们开出了良方,如果能从“孝弟”抓起,做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团结友爱的习惯,崇尚仁人的习惯,然后再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这样抓,定会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