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决定孩子成长的6个重要阶段,尤其是最后一个,竟然能弥补过去的育儿错误

2021-06-03

关注

作者|李耳耳


见过很多妈妈,孩子出了一点问题,她们便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旁人还没说什么,她们首先自责内疚到崩溃。


完美妈妈通常比其他妈妈更加焦虑,这其实是源于对孩子内心世界与成长发育规律了解不完善。


家长着急,孩子无措。久而久之,代沟越来越深,两代人陷入“一点就炸”的绝境。


5月28日,“超级育儿师”携超级育儿师专家团梅朵博士,走进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传媒娱乐集团CMC Inc. 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掌握孩子的心理地图,成为优秀的探索者》的六一公益主题育儿公开课。


以下内容,均来自梅朵博士当日公开课的分享。


好妈妈,究竟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好妈妈,不是100分妈妈,而是60分妈妈。


足够好的妈妈,不会溺爱孩子。


梅朵博士曾为这样一对母子做过咨询。孩子不停地提出问题,口渴了、身上痒、椅子不舒服,妈妈则不停地为孩子解决问题。


包办一切的妈妈,表面上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小时候,他们依赖妈妈;长大后,他们便会成为“失能青年”。


足够好的妈妈,也不会忽视孩子的需求。


养育一个孩子,绝不是吃饱穿暖就行。想起一位妈妈,孩子只要一有厌学情绪,妈妈就一脸无所谓地说:“那你辍学好了。”


孩子想从妈妈身上获得安全感,妈妈却让孩子变得孤立无援。


梅朵博士在公开课中提出了成为“足够好的妈妈”的四项要素:


● 生理照料: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

 

爱“恨”一体:爱是适度的宠爱,“恨”是不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适度敏锐:注意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变化,但不要过度紧张和保护,给孩子留点缓冲的空间。

 

稳定状态:有一种育儿方式,叫“诈尸式育儿”,平常对孩子不管不问,兴致来了,便开始管教孩子。妈妈情绪不稳定,孩子也会情绪不稳定。


以上四点要求,看似困难,但当你掌握了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切就会变得很简单。


想成为足够好的妈妈,你就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特征和养育要点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以下6个阶段。



01

出生前期


儿童教育,其实是从孕期开始的。孕中期,胎儿有了视觉、听觉、感知觉,能敏锐的感知妈妈的情绪和状态。如果妈妈情绪烦躁,胎儿也会出现胎动紊乱的现象。


所谓精神性怀孕,就是在孕期多与胎儿对话,可以对胎儿多说说“我爱你”,也可以告诉胎儿你对ta的期待。


02

口欲期(0-1岁)


口欲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孩子首次经历“表达欲望-被满足欲望”的时期。


孩子的安全感与自信心,也在这个时期被建立。满足孩子的欲望,便是妈妈首要的任务。


但有很多妈妈,比起满足孩子的欲望,她们更想“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让孩子按照妈妈的生物钟准时起床或者睡觉等等。


在妈妈看来,这样做无可厚非;在孩子看来,则是自己不配得到妈妈的关心与宠爱。


因为,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敏感。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实验者先要求妈妈对孩子露出笑容,孩子也开心得手舞足蹈。



当实验者要求妈妈面无表情地面对孩子时,孩子第一反应是逗妈妈开心;



发现妈妈不为所动后,孩子立马难过得哭了出来。



可当妈妈转变表情,重新露出笑容后,前一秒还在嚎啕大哭的孩子,后一秒也露出了笑容。


在口欲期的孩子没有个体意识,他们以为妈妈和自己是相互联结的。所以,妈妈什么情绪,他们就会表现出同样的情绪。


想为孩子搭建安全感,妈妈则需要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眼神交流、言语互动,都是回应孩子欲望的好方法。


03

肛欲期(1-3岁)


肛欲期是训练孩子排便的最佳时期,孩子会感受到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带来的体验。


当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也就意味着孩子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与妈妈是独立的两个人。


这时,孩子会对妈妈产生两种情绪:抗拒、依赖。


抗拒表现在与妈妈对着干。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本健康的孩子,突然在某一天便秘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帮孩子缓解。


其实,不是孩子还是便秘,而是孩子在尝试控制自己的身体,在使劲憋着。孩子脾气变大,总是跟家长对着干,也是同样的道理。


依赖,则是因为孩子知道妈妈和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后,产生的分离焦虑。而大多数妈妈,也会选择在孩子1-3岁时重回职场,这便加深了孩子的恐惧。


为了抵抗分离焦虑,妈妈可以寻找一个替代品。梅朵博士说,她在与孩子练习分离时,会拿着一个娃娃,对孩子说,娃娃就是妈妈。然后她发现,孩子会自发地搂住娃娃,情绪也变得稳定了。


在孩子肛欲期时,一定要加强“父性角色”的育儿参与度,妈妈来照顾孩子,爸爸来管教孩子,让孩子能够体验爱恨一体的冲突,体验满足与不能全部满足的冲突。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04

俄狄浦斯期(3-5岁)


心理学家在研究大量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后发现,大多数孩子是因为没有在俄狄浦斯期得到父母妥善的照料。


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父亲,并与母亲结婚。发现真相的他痛苦万分,选择自杀。


所以,俄狄浦斯代表着孩子的恋父/恋母情节,当孩子说“我想嫁给爸爸/我要跟妈妈结婚”,便说明孩子已经到了俄狄浦斯期。


俄期时,孩子的心理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梅朵博士以男孩为例,详细说明了男孩在这三个阶段的表现特点。


第一阶段,男孩会有意识地亲近爸爸(同性别养育者)期待自己被爸爸接纳、认可。

 

第二阶段,男孩会产生恋母情结,靠近妈妈,在潜意识中与爸爸对抗,希望妈妈可以与自己更亲密。

 

第三阶段,男孩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了爸爸的力量,并由衷地敬佩。这时,他会重新靠近爸爸,希望能让爸爸陪自己一同成长。


顺利度过这三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兼具父母的优点,会像妈妈一样温柔、包容、有耐心;也会像爸爸一样勇敢、爱探险、有责任心。


但有些孩子,既想靠近养育者,又得不到认可和接纳;既想挑战同性养育者又害怕被“阉割”;种种内心冲突就会持续出现在儿童的意识和行为里,形成精神人格障碍。


想让孩子在俄期健康成长,秘诀只有一个: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爸爸爱妈妈,孩子才能感受到爸爸的力量;妈妈爱爸爸,孩子才能懂得如何变得温柔。


父母相爱,家庭才会稳定,孩子才能在爱中成长。


05

潜伏期(5-9岁)


潜伏期是孩子相对安宁太平的阶段,也被称为“天使时期”。


这是因为,潜伏期的孩子已经入学,相比于家庭,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与同龄人交往上,开始发展社会化能力。兴趣也进一步拓展。


0-5岁种下的种子,终于在潜伏期开始结果。


有的孩子活泼开朗,充满好奇心,与同龄人相处融洽;


有的孩子孤僻易怒,无法控制情绪,也处理不好与同龄人的关系。


06

青春期(9-20岁)


青春期是最震荡的时期,孩子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蛮力的妈妈,企图控制孩子;用巧力的妈妈,懂得“退居幕后”,尊重孩子的发展。


青春期的孩子,在寻求个人发展的路上,可能会出现退行现象,可退回到此前各个时期、并出现此前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分为四个阶段:


青春前期(9-12岁):退回肛欲期,个人意识强烈,爱挑衅,不听话。

 

青春早期(12-14岁):性发育期,也是易惹怒期,内心变得自恋,渴望成为梦想中的样子。

 

青春期中期(14-17岁):性冲动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但内心驾驭不了自己的身体。常常不知所措,扛不住压力,做出出格的举动,自残、打架等等。

 

青春后期(17-20岁)逐渐稳定下来,将欲望和希望相整合,与过去自己分离。


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过度干涉。


父母应该在倾听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在接纳与支持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


青春期虽然是最震荡的时期,但也是最能弥补过去的时期。从前犯下的育儿错误,父母应该在这时改正。



回顾我们的人生,有坎坷,有幸运。


这一路上,我们做过最冒险的决定,是结婚并成为父母。


这一路上,我们遇到的最难的挑战,是养育孩子。


公开课最后,梅朵博士为大家总结了优秀父母的5项必备技能:


1.勤于学习的能力

2.与孩子高效沟通的能力

3.情绪管理能力

4.时间管理能力

5.陪伴孩子的方式方法途径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