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双减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班主任的一席话点醒了众家长

2021-10-11

关注

作者|夏小雨


双减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班主任的一席话点醒了众家长:这三类孩子很难有出息


国庆前,收到儿子班主任的通知,因为疫情而一再推迟的家长会,终于要召开了。


这是孩子升入新学年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也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次家长会。


回想刚过去的这一个月,要帮助儿子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要适应“双减”政策带来的各种变化,从最初的迷茫、慌乱,到现在,慢慢的习惯了。


儿子的作业大多能在学校做完,回到家后再没有了从前的鸡飞狗跳,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于是,我在心里不断的问自己:


教育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我付出了努力,却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我该如何平衡孩子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我走进了教室,见到了儿子的新班主任,一位两鬓斑白的老教师。



因为刚刚接手这个班还不到一个月,她首先介绍了班级的整体情况,谈到了她对班上孩子的印象。


之后,她将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验娓娓道来,谈及了几个她印象最深的孩子,当然,也和我们分享了她对于双减政策及教育理念的思考。


她直言:这三类孩子,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眼里没活的孩子


老师谈到了班上的一个孩子。


讲台旁边的地上,有两个空的矿泉水瓶子,显然,是哪个同学喝完水,掉落在地上的。



午休结束,同学们陆续回到了班。其中一个男孩子飞快的跑回座位,跑了两步,又折了回来。他低头捡起了这两个瓶子,放进了角落里的垃圾桶,才回到座位。


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她的内心有了一些触动:这是一个眼里有活的孩子。


她开始关注这个孩子,他虽然很调皮,上课容易走神,成绩也不是很优秀,但的确是一个非常热心,很有责任心的孩子。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Richard•Weisssbourd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分别询问了父母和青少年一个问题:父母最看重孩子的是什么?是关心他人还是学业有成?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表示,孩子的善良品格最重要,然而,有80%的孩子则表示,父母将成绩看的最重要。


其实,不是父母认识不到生活能力和品格培养的重要性,而是因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就要牺牲孩子成长中的其他部分。


重要的不是你今天的“没看见”,而是,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你的每一次“没看见”。


曾经,看过一个节目。主持人问一个孩子:家人和客人的区别是什么?


她说:家人,就是什么事情,大家都互相帮忙。客人,就是他吃完东西,在家里玩一会,就走了。




能够参与到家务劳动中的孩子,他们不会感觉到辛苦,因为他们能够在全家一起劳动的过程中,与父母建立牢固的亲子联结,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健康,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深层次的幸福和快乐。


因此,他们的行为是有价值、有意义、被欣赏的,正如社会学家蓝沛嘉说:家务劳动是一种“爱的劳动”(labor of love)。


眼里有活,能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孩子,未来都不会差。


口中无话的孩子


班上总是有些孩子,当其他的小朋友热心帮助他的时候,他却表现的很漠然,甚至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老师谈到了令她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学生。


那个男生是个小话唠,随时随地说个不停,经常趁老师不注意做点小动作。可他,却有一个其他人没有的优点:热情有礼,把“感谢”两个字挂在嘴边。现在,他是也很成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生活幸福。


毕业之后,一直到现在,他是班上唯一的一个每年春节都来看她的学生,即使不能来,也一定会发个短信,寄一份礼物。


“感谢”,是力量之词,“感谢之心”会产生积极的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近日研究发现,能够心存感激,经常说“谢谢”的孩子情商更高:机灵、热情、坚定、细心而且更有活力。而且,这些孩子也更乐于帮助别人。


很多家长懂得“感恩”的重要,就刻意的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但往往效果不理想。于是,他们很困惑:难道,我教给孩子感恩,错了吗?


其根本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点:感恩,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来自于爱的教育。


人一生中的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0-6岁,是得到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年幼的孩子享受着来自父母的照料,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爱,也将爱回报给了父母,这是一个爱的互动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7-12岁,是懂得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更加懂得了爱的含义,将从父母身上吸收的爱,内化为内在的一种力量。

 

第三个阶段:13-18岁,是实施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会主动的去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温暖。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在接受他人帮助的时候,心怀感激,并坦率的向对方传达,从此获得更加温暖的力量,滋养自己的内心。


心中无他人的孩子


老师最后还提到了一类孩子。在其他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无动于衷,假装看不见,从不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她非常诚恳的说:这类的孩子心中没有他人,他们很难有大的格局。


这种情感,就是“共情”。


共情,是孩子成长的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拥有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够知晓他人的疾苦,感知他人的内心,及时的给予温暖和帮助,他们拥有更宽广的胸怀、更深远的眼界,也拥有成功更大的可能性。


来自河南洛阳的中学生张蓬超,在中招体育考试的中长跑项目中,身边的一名学生摔倒,他看到后,立刻转身把他扶起来


这个小小的动作,被人民网怒赞“这个转身太赞!”



2021年9月,OECD公布了一份重磅研究报告,揭晓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项目首轮测试结果。共情、信任与合作共同构成了“大五”人格中的协作能力的维度。


报告指出:一个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是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绩好、智商高,可以上好的大学,但不一定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才具有决定性意义。


终于该如何给孩子进行“共情”教育,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会(CASEL)”主任索纳特•瑞科尔教授给出了5条建议:


1、通过让孩子从事有益于他人的活动,发展孩子或青年亲社会的价值观,即“关心”身份。

2、通过促进孩子参与有益于当地和世界的社区活动,促进道德目标的发展。

3、以身作则做到同情、关怀和宽容。

4、不要付钱给孩子做家务。

5、鼓励孩子写“感恩”日记。


拥有共情能力的孩子,温暖有力量,未来的路也更加的通畅宽广。



最后,老师用这么一句话结束了家长会:


教育,从来不是轻松的事情,而孩子的成长,也从来不是仅有成绩。


诚然,天下每一个父母,都对孩子有着共同的愿望,希望他们成绩优秀、人格健全、身心健康。


从注重成绩,到成绩与能力的共同培养,是“双减”政策的初衷,也是我们每个为人父母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世界上最难的一道题,需要我们和孩子共同努力,


我们要给孩子更好的心灵滋养,让他们:


眼里有活,在劳动中感受到爱的温暖。


口中有话,在感恩中得到情感互动的力量。


心中有他人,在共情中开启成功与幸福的密码。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