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取笑你成绩这件事,妈妈至少欠你一个道歉,还有其他

2021-11-08

关注

周四是今年牛、剑的入学考试最后一天。正好,那天小女儿也做了化学测试。考后的休息室里,她一个好友觉得没考好,一直一直哭。


12年级的她们在学校与13年级共用同一个休息室。小女儿去安慰好友,说:你看那边哭的13年级,今天考PAT,太难了,她们哭,因为是她们人生目前最重要的考试,你这个比起来,算什么? 


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女儿复述的时候,叹了口气:其实我这么说也没用,她(指好友)肯定还是会哭,下次再考试还是会哭,除了她自己的个性,也有她父母给她的压力。当然,在我们这样的学校,肯定会有那种感觉:如果成绩不好,谁都不会喜欢你。


我问她:你也这样觉得吗?成绩不好,没人喜欢你。


“当然不是。学校从来不给排名,老师也不,但家长肯定在乎,我们也在乎,所以会多了解一下(别人的分数)。这个既有对自己的要求,也有不服气,或者不认输,反正,很复杂。”


话锋一转,小女儿接着说:“我没来得及跟你说周三我们的班课吧?是班级老师B上的,他谈到学校的考试文化。他说,他很喜欢教师这个工作,但很不喜欢考试这件事,之前他说过伊顿会念每个学生成绩的事,当然后来觉得不对,学校就改革了。


即使如此,每次考试后,其实各科老师还是会有一个分数排名,然后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列在一起,而分数这件事,其实是可以用时间换来的,比如,在一个科目上工作12小时,就能得一分,那这个成绩是用学生超时学习换来的。在学校里,包括大学,超时学习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考虑公平或者选择的状态,好学生都会习惯超时学习,但是,在工作中,就会考虑,值得还是不值得超时工作。


B老师热爱数学和教学,所以他选择继续过着超时工作的状态,但他的一些同学已经选择当作家、或者做创意产业,去努力平衡工作和生活。


说回到学校的环境,B老师说,他不会把单一的考试成绩跟学生在课目上的潜力联系起来,更不会作为判断好学生还是坏学生的标准。但他希望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明白,并且接受这一点。

(不确定这是爱因斯坦说的,但普林斯顿大学believe so)

但是,能有多少学生和家长接受,学校的考核,是有毒的文化呢?


小女儿用了toxic culture 来形容。


我提醒她,评估体系是人类社会的发明之一,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更好的其他办法(或者说,我们还在偷懒,没有去研究其他更好的替代办法),英国私校之所以师生比高,就是尝试用更多的

formative assessments 替代summative assessments,前者是个性化的,而后者则是统一标准。


小女儿说:”不够,很不够!不然我的好友会为了一个小的考试哭那么久吗?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问题,在数学考试时,我就是很焦虑。你不知道吧?“


”你很好,从来不问我考试的成绩如何,也不问跟别人比。”


 “对啊,我只要求你们在考试后自己评估一个成绩,然后拿到分数后对比一下,逐渐做到既不低估自己,也不高估自己。而且我每次在考后和拿成绩后,问你们满意吗?满意或者不满意,都是你们自己的事,我只知道一下就行了“(其实我还挺自得,边偷偷点赞边假装客观地表述)


然后就被小女儿接下来的例子暴击。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找为什么会数学考试那么焦虑的原因。我还记得上中学后的第一次数学考试,2张试卷,第一张容易,是算数,我得了68分,年级平均分是80多;第二张不能用计算器的,很难,年级平均分70多,但我得了97。“


”没想到5年前的这个小考试你还记得呢?那个不重要啊,但你哭了半天,对吧?“她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当时我和你姐姐还取笑你,68分,你姐加你都没得过这么低的分,太好玩了。“


”但是,妈妈你这样是不对的。那个低分对我打击很大,你不能取笑我。对,你有抱我,(‘假装’)同情我,但我知道你根本不在乎。你没有明白那个低分对我意味着什么。“


(呃,我还发过一个朋友圈,说的是她为这点破事哭,笑得直不起腰来。。。。。


”另外,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不把它当成一个意外,而是为什么会太慌张,结果考变形了,寻找后面的原因的话,我也不会到12年级了,还会一到数学考试我就会很紧张。我是被考试评估这种单一价值观影响了,才会这样。“


”所以,你是说,其实你很在乎分数,起码比我在乎,但因为我不在乎,你觉得这种在乎很傻,所以你就不表现出来,反而更焦虑了?“ 我问她:”我还以为你没有那么在乎呢,也以为我表现出不在乎,你就会没有什么压力。“


我很郑重地,道歉了。


再抱了她。


她说:”没关系,这本来就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我明白,现在我知道这种考试文化的问题了。但回到5年前,你还是不应该have fun。“


是,非常对。


即使我自我觉得是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量的家长,但5年前一个不假思索的行为,还是被孩子记到了如今。



虽然安慰我自己,在之前的直播讲座里,不管是老曲还是王芳,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老曲这么注意瓜子情绪和健康成长的人,还是不经意说过关于外形的瓜子不接受的话。



天下没有没过失的家长,就像没有完美的孩子一样,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我们走过了这些错误,悔不当初。而我真心地希望,还没错过这些机会的家长们,不要重蹈覆辙。



关于考试应试这件事,既然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偷懒没有找到更人性化的替代方式,但起码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做帮凶,去帮助社会、学校和机构内卷我们的下一代。


什么仇什么怨啊,要这么对他们。娘生爹养,说的不就是我们付的心血吗?


所以我在朋友求教如何考4+的时候,毫不客气地劝她,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长成她该长成的样子吧。



无独有偶,今天是著名的holland park school的校长退休之日。在位21年,一手将HPS建成被称作社会主义的伊顿,并拿全英最高年薪28万英镑Hall被指控是有毒文化的代表,前一百多毕业生联名写信给教育监管部门,说学校以考试成绩为宗旨,充满了”退学“、”羞辱“、”没有关怀“等等的恶劣环境,而这所学校一直在英国教育部门的优异名单上。校长虽然离职,但教育部门和政府的调查还在继续。


(图片来自Sue的网站)

关于有毒的学校文化的研究很多,比如Sue Palmer曾总结:户外活动减少、广告商对童年商业化的影响、幼儿期学校化、新媒体造成儿童注意力持续下降等等。


当然,另外一方面,英国政府也在不同的教育政策里面左摇右摆,比如之前废除了小学毕业的Sat2,还废除过Sat1,现在在讨论改革GCSE和A level,甚至改革到先考A Level,再报大学,但今年又增加了Reception baseline assessment framework,4岁入学还有评测,虽然说是在玩中评。



这些,希望都能给家长们敲响警钟。当然,各个学校的改革也在路上。比如今年伦敦有的小学就废除了7+,改成更多的孩子入学4+。


可惜的是,所有的尝试,都是用孩子的生活来经历,并被评估的。


如果能回到5年前,我一定会在女儿拿到68分的一刹那,用另一种方式陪她重新度过。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和教养,也能够独一无二。


本周日,我们这些”过来人“给出一些过来的经验。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