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这位民国育儿教主“人设崩塌”,背后的故事让无数家长深思

2022-03-23

关注


周末,我在家收拾书柜,翻到了在书柜深处的《傅雷家书》,很多人都听过这本书的大名。这本被誉为“教育圣经”的经典之作,以父亲的慈爱打动了几代人。


从恋爱、学问、艺术、做人、礼仪到如何遣词说话,都事无巨细、悉心叮咛。


但真实的傅雷,却自陈“45岁之前没有觉醒父性”,并写信给傅聪请求原谅:“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阅读,一个真实却残酷的家庭悲剧渐渐浮现:



傳雷的人生故事


傅雷的母亲虐待傅雷,将自己与家族的不幸施加在自己儿子身上;

成年后的傅雷又虐待傅聪,将自己童年的痛苦无意识的复制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又一代的不幸。


可以说,傅家两代人,傅雷、傅聪都是从原生家庭中受到伤害的。



傅雷有三个孩子,长子夭折,二子傅聪,幼子傅敏。


但后来,通过傅雷的反思、改变与妻子朱梅馥的斡旋、调节,长大后傅聪最终与父亲和解,两人在异国鸿雁传书,留下了感人至深的家书来往。但这并不意味着傅聪被彻底治愈,原生家庭也直接影响了他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凡是认识傅雷一家的人,都对他管教孩子的方式印象深刻。知交杨绛说:傅雷在外人面前总是“含笑的”,但那笑只许给朋友看,不给孩子看,对待孩子,他总是严厉的。


邻居宋淇之子宋以朗则回忆说,自家佣人会听见傅雷大喊大叫、扔东西或打自己的两个小孩。佣人们私底下用上海话说傅雷是个“神经病”。


真实的情况,比他人口中更为惊心——

5岁时,傅聪在客厅写字,傅雷在吃花生,不知何事就火了,顺手抡过来蚊香盘,击中傅聪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少年时,傅聪在楼下练琴,傅雷在楼上监督。一走调,傅雷就会冲下来大骂儿子,甚至抓着傅聪的头往墙上撞;

傅聪犯了错,傅雷还会把他绑在自己家门口示众,只为教育儿子长点记性。


傅雷与儿子

傅雷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他恨孩子吗?


并不是。


他脾气暴躁,动辄对孩子动手,其实都和他悲惨、压抑的童年脱不开关系。


提起自己的童年,傅雷用了8个字:“只见愁容,不闻笑声”。傅雷4岁时,父亲被人陷害,入狱三月,被救出后很快因病郁郁而终,年仅24岁。而家中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则因母亲四处奔走救夫,无人照看而意外夭折。


一场变故,丧夫丧子,又失去大半财产,对一个年轻女人的打击可想而知。


遭此大变,傅雷母亲也因此常年悲愤、以泪洗面,将报仇的希望全寄托在傅雷身上,十分严格地督导他成才。


傅雷温习功课开小差,母亲就在铜钱的方孔中塞上蜡烛头,点燃之后,贴在傅雷的肚脐眼儿上,将他烫得哇哇大叫;

傅雷在外面多玩了一会儿,母亲一怒之下用包袱皮将他绑着,要扔到河里去;

甚至为了逼迫儿子上进,母亲不仅将傅雷绑在桌腿上,让他对着父亲灵位认错,还试过在家上吊,以死相挟……


傅雷的母亲


在这巨大的精神压力与严苛管教中,傅雷虽然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也养成了暴躁、乖戾的性格。


同时,由于童年父亲角色的缺失,傅雷成年后也不懂该如何做好一名父亲,以至于儿子长大去波兰留学,他回忆过往点滴时,曾不无悲哀的感叹道:“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


傅雷的童年是不幸的,父亲缺位,母亲严苛极端,因此造就了他的性格缺陷。


成家以后,他又因为一家之主的地位与父亲的权威,复制童年的关系模式,将自己的性格缺陷投射到儿子身上,深深伤害了孩子


在与母亲的亲子关系中,他是受害者,但在与儿子的亲子关系中,他又成了施暴者。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其实不止是性格,情感基础也是童年形成的。很多在原生家庭受伤的孩子,成年后会无意识将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带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


比如,如果父母习惯争吵时摔碗、吼叫,那么成年后的孩子,在关系中受挫时,也会下意识出现同样暴躁的破坏行为。


同样是知名大家,丰子恺先生却有着与傅雷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你能从他充满稚趣的画风中看到一位灵魂有趣、性格温润的长者形象。



丰子恺的人生故事


如果说傅雷是长在沙漠中的荆棘——尖锐、犀利、冷利那么,丰子恺就是夏日的一墙绿植——阳光、明亮、恬静。


丰子恺先生虽生在乱世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却始终保持着心底的童真和童趣,共创作出4500多幅温情的作品,很多作品都是以自己的子女为模特绘就而成的,彰显了艺术家的风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之所以有着如此难得的心智与好性情,多受于他的母亲的影响。他画过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那雍容恬静、幽默风趣的画风,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三四十年代,无比亲切又令人感动。


当年的中国文化馆曾向丰子恺约稿一篇《我的母亲》。他在文章的开篇写道:“《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丰子恺的漫画和他的文字一样,都蕴含着满满的人间情味,他的漫画常常流露出人世间体现关爱的同情心,淳朴而温厚。初看貌不惊人,但越看越觉隽永而耐人寻味。


丰子恺说过:“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在丰子恺先生成为父亲之后,也把这样的教养方式传递给了他的子女们。


他喜欢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开心,画画引孩子笑,有时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与孩子们一起搭积木,一起看书,孩子们总是享受和父亲一起的快乐时光。丰子恺有许多漫画、散文就是写孩子的。



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喜爱向父亲提问题,父亲有时解答、有时引发他们观察、思考,直到满足为止。有一次,孩子问:“挂钟为什么走动时有响声?”丰子恺讲给他们听,可孩子们没听明白。他干脆打开挂钟后盖,指着里面零件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终于恍然大悟。


丰子恺在一篇文章中曾写过,有一次,儿子瞻瞻嚷着要吃香蕉,他抱着儿子去车站买香蕉,到家时,儿子却在父亲肩头熟睡,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


先来看看丰子恺的家训:正直为人、认真做事、宽厚待人。


正直为人——是丰氏家教中极为强调的重点。“先器识,后文艺”,丰子恺一直教导子女要先学做人,才后方可谈学问、艺术。为人要正直、坦率,绝不可弄虚作假,投机取巧。


认真做事——丰子恺经常教导子女和后辈的两句话。第一句是:“一个人能来到这个世界是极其偶然的。”所以要珍惜生命,也就是珍惜时间。第二句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因此要努力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怎么来珍惜时间,多做有意义的事呢?那就只有“认真”两字。


宽厚待人——丰子恺待人宽厚、温和,凡亲近、接触过他的人都深有感受。他对子女和学生有时也很严厉,但这种严厉出于深爱和责任,对朋友、同事宽厚,对工人和保姆同样宽厚,待若家人。



在这样的家风影响下,丰子恺的7个子女,个个都成了有用之材——

长子,丰华瞻,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次子,丰元草,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任编辑;
幼子,丰新枚,精通数国语言,任海外专利代表;
长女,丰陈宝,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孙子丰羽,在澳洲完成学业后来到香港打拼,担任香港证券公司高管;

外孙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当教师。


人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孩子的教育,看得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


丰子恺在《有趣生活》一书中写过:“原本我们初生入世的时候,并未意识到这世界是如此狭隘而使人窒息的。我们虽然由儿童变成大人,然而我们这心灵是始终一贯的,即依然是儿时的心灵,只不过经过许久的压抑,所有的怒放的、炽热的感情的萌芽,屡被磨折,不敢再发生罢了。这种感情的根,依旧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后的我们的心灵中。这就是“人生的苦闷”根源。”


我们在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重新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



1947年,丰先生50岁,他在杭州与子女立下“约法”。


年逾五十,齿落发白,家无恒产,人无恒寿,自今日起,与诸儿约法如下:


(一)  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放弃者作为受得论。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

(二) 大学毕业后倘能考取官费留学或近于官费之自费留学,父母仍供给其不足之费用,至返日为止。

(三) 子女婚嫁,一切自主自理,父母无代谋之义务。

(四)子女独立之后,生活有余而供养父母,或父母生活有余而供给子女,皆属友谊性质,绝非义务。

(五)子女独立之后,以与父母分居为原则。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六)父母双亡后,倘有遗产,除父母遗嘱指定者外,由子女平分受得。


从中这份约法中不难看出,丰子恺给儿女平等的爱,鼓励子女独立,其中不少超越了旧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既不向儿女索取回报,也为儿女安排舒适的生活,让儿女们走自己该走的路,过自己该过的生活,彻底的真实而纯洁。


丰子恺先生认为:大人需要从孩子身上学到一点童心。


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修正他们的对于事物的看法,要处处离去因袭,不守传统,不照习惯,而培养其全新的、纯洁的“人”的心。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从傳雷和丰子恺的一生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母亲的性情与爱的能力,对于一个家族有多重要。


一个男人的命运可能取决于三个女人,但一个女人的存在却能影响三代人的幸福。她能够决定父母晚年的幸福,能左右儿女的童年快乐,甚至会影响着隔代人。


母亲对孩子的爱,决定了孩子被接纳的程度。有些母亲爱得很少很少,少到只能接纳一个乖巧的孩子,当孩子有任何不符合标准的行为都要受到排斥。


但孩子所需的母亲的爱,是可以包容万物的,能让孩子在受到挫折与犯下过错时得到温暖与放松,让他们得到净化,获得继续前行的新的力量。


END


作者:知子花,部分图文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