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大部分中国父母,正用这种方式毁掉孩子的一生

2022-05-23

关注

广东一对父母,为了找寻自己离家出走的女儿,花费了整整四年时间。

当他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见到女儿时,发现孩子蓬头垢面,整个人的状态十分不好。


看到四年未见的父亲时,女孩没有表现出任何激动,反而很抗拒。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血肉相连的亲人走到了这一步?

事情回到四年前,女孩小鲁被家里人安排了相亲之后,对相亲对象根本无感的她不想继续,

没想到父母却擅自做主安排好了婚期,办了酒席。

与父母百般沟通无果的她,一气之下离开了家,开始了她的流浪生活。

最终,经过四年颠沛流离,女孩与父母团聚。

而父亲也表示自己再也不会强迫孩子。但这是个原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就像网友说的:“为什么要逼孩子结婚了,都直接让孩子离家出走了,每个孩子大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行吗?”

曾有人说:“压死我的不是生活,而是父母的控制。”

被过度控制的孩子,往往会在一个时间点爆发,走向不断失控的道路。

01


 深藏父母心中的控制欲,究竟有多窒息?


心理学家曾经评价掌控欲强的父母:
“他们戴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

在他们眼中,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永远需要自己的保护。

一句“为你好”,便理所当然地给孩子编织了一个无形的牢笼。

在电视剧《沉睡花园》中,左妍在职场上干练果断,遇到任何麻烦也可以温柔以对,似乎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难倒她。

但脱去那个职场面具,却被妈妈极强的控制欲压迫到几近崩溃。

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左妍,妈妈把所有的注意力与爱都倾注在她的身上, 对她报以极高的期望。

只要是她认为好的东西,左妍就必须接受。


妈妈认为网球是高雅运动,可以给留学加分,就硬逼着不喜欢网球的左妍练习。

当她试图反抗时,被妈妈关在门外一整天,告诉她如果不学就不要她了。

她发现自己的日记被妈妈偷看表示不满时,

得到的却是一句:“我是你妈,你有什么我不能看的。”


上大学时,她的初恋被妈妈掐死在萌芽中,

不仅抢过手机删掉男生的联系方式,还狠狠被羞辱了一番:

“你要找谁,也不能找比你差的吧。我不同意你和这样的人一起过苦日子。”


工作后,职场上指挥方遒的左妍,甚至连社交的自由都没有,

一旦晚回家,迎头而来的就是妈妈的质问:

“这都几点了”,“男同事女同事”,“以后决不能超过11点回来,下不为例啊”……


全方位无死角地控制,让左妍痛苦不堪。

她被“驯化”得不知如何反抗,因为无论怎样辩驳,妈妈的“为你好”那面旗帜似乎无法撼动。

一面是内心渴望摆脱束缚,一面是被长期驯化的机械性服从

两种情绪纠缠,狠狠啃食着左妍的内心。

于是她变成了那个只能躲在屏幕后面做个键盘侠,在虚无的网络世界中肆意怼人,口出恶言,以此找到一丝快感。

这就是当下很多控制型父母的真实写照。

他们希望孩子健康幸福,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避免孩子走弯路,

用各种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束缚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是不是真正需要这种照顾。

就像心理学教授林深对左妍的母亲说的那样:

“孩子其实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我们不能要求她去实现自己人生的遗憾。”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有时候却变成了最自私的爱,紧紧捆绑着孩子,无法喘息。

02


越控制,孩子就会越失控


以爱为名的控制,最终都成了孩子命运里的苦果,渗透到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而这种后果,最终也会反噬到父母身上,毁掉一个家庭。

日本发生过这样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

31岁的女儿残忍地杀害了母亲之后,分尸抛尸,被抓后毫无悔意。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亲生女儿对母亲抱有如此大的恨意呢?


当细节一点点被挖掘出来,使人不禁感慨,那以爱为名、经年累月刻到孩子人生中的恨意,最终以如此绝望的方式爆发出来……

由于父亲工作繁忙,凶手Nozomi几乎是由母亲一手带大。

母亲为她打造的人生规划是成为一名医生。

但Nozomi的成绩却无法实现母亲的愿望,她不停地苦读,最终仍然没有考上国立大学的医学系。

然而母亲却没放过她,她对外宣称女儿考上了,并且强迫Nozomi对外统一说法。

感到痛苦压抑的Nozomi决定找工作搬出去,以此摆脱母亲的控制。

然而, 这种反抗激发了母亲更严苛的控制。

她的手机被拿走,没有私人时间,甚至连洗澡都必须和母亲一起。

曾离家出走三次的Nozomi,最终都被母亲聘请的私家侦探找到,强行带回家。

这种窒息的生活,她过了9年。

她不断强迫自己不要崩溃,为了让母亲满意,她终于努力考上了医学护理专业,本以为母亲的控制可以到此结束了。

但就在Nozomi拿到了医大附属医院的护士offer之后,母亲强迫她放弃去助产士学校学习。

甚至让她写下保证书:即使助产士考试没过,也不去医院当护士,彻底毁掉了她的后路。

一直默默忍受的Nozomi彻底崩溃了,从而导致了这场人伦惨剧。


在武志红老师的《越控制越失控》这篇文章中提到:我们越想控制某一件事情不让它发生,结果却往往会促使这件事情发生。

父母控制得越多,孩子就会表现得越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孩子的失控。

Nozomi的名字,在日语里象征着“愿望、期望”, 承载了母亲对她的期许。

然而,畸形的控制欲却毁掉了孩子的未来,也让整个家庭陷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控制欲,是万恶之源。

03


 爱是保护,不是禁锢


为人父母,在养育的路上我们都不免有这样的担忧:

如果不放任孩子的成长,那么他们走了弯路该怎么办?

明明我知道这个选择有很多弊端,为什么不能阻止孩子去选择?

如果不管他们,以后过得不好,会不会埋怨自己?

其实,控制欲隐藏在每个父母心中,只是有人时刻保持自省的能力,警惕自己,不会轻易侵犯孩子的“心里边界”。

那么该如何从我们自身去保持这种边界感呢?

1、教育不是权力争夺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与孩子的反抗,本质是一场对控制权的争夺。

儿童学研究表明,孩子从会爬开始,将会经历口欲期,肛欲期…….

这就是孩子开始自己探索,掌控自己的开始。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父母不停与孩子争夺这场掌控权,势必会爆发激烈的矛盾。

教育,不是与孩子争夺对他们自身掌控的权利,而是慢慢从小事上给予他们选择权,

在涉及原则的事情上, 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利弊,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决定如何做的权利仍然交到孩子手里。

慢慢地,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有话语权的,也更愿意和父母合作。

2、降低期待值,停止孩子的 “童年恐慌”


在大多数控制欲强的家庭中,父母想要控制孩子,是因为他们渴望把孩子打造成自己的“理想型”。

背负这种期待的孩子,小心翼翼,活得极其压抑,就会造成“童年恐慌”,

巨大的压力导致孩子出于长期的焦虑状态,继而出现很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之前育儿博主老得的儿子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患有“童年恐慌”的孩子。


爸爸老得几乎付出一切、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把能对儿子做的都做到了100分,

但同时他对儿子的期待也很高,隐藏的控制欲更是成为了一得无法承受的压力。

从而导致了最终悲剧的发生。

放下心中的控制欲,其实就是要父母降低期待值。

怀有一颗平常心,做好父母该做的事情。

至于结果,那就交给时光吧。

毕竟,孩子想要成为的自己,往往不是父母心中的“理想型”。

3、把关注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身


生活中,真的很害怕听到父母那句“我上班赚钱,辛苦打拼不就是为了你吗?”

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没有孩子,你就躺平混日子了吗?

在成为父母之前,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身,

当有了孩子之后,关注力会从自身身上分散一大部分到孩子身上,

但绝不是全部,否则,就是一场灾难。

高晓松曾在谈及妈妈因为忙着老年合唱团的事情,把他的生日给忘了时说:

"我妈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事情做,我觉得很好。”


只围绕着孩子的爱沉重又窒息,不如把关注力多放到自己身上,

这样的亲子关系也许更加舒适自在。

一直觉得父母更像是孩子成长剧中的配角,在婴儿时,出镜最多。

渐渐地,镜头越来越少,直到退出这部剧集。

父母与孩子,在某一时段相交,随后在彼此的牵挂中渐行渐远。

我们所能做的,是在他们年幼时给予悉心地照料,在成长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正确探索,管理自己。

至于他们的选择与决定,我们可以倾听,可以给予意见,却不能粗暴地剥夺选择的权利。

毕竟,这是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舞台剧,而我们,只是配角。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